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欧盟、英国:分分合合

欧盟、英国:分分合合

阅读量:3604189 2019-10-20


城中眼
整部《三国演义》可说是一部历史风云录,而历史无情,当下的纷纷扰扰,分分合合,浪花淘尽之后,终究转眼成空,读了《三国演义》,回头再读《临江仙》,更是百味杂陈。
2016英国脱欧公投尘埃落定之后,看到的许多名人纷纷以《三国演义》卷首名言:天下大势,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解读英国的脱欧情境。
当年学生时代读四大奇书,读得最着迷的是《红楼梦》,最有趣的是《西游记》,教人一边读一边兀自义愤填膺的是《水浒传》,最感困惑的却是: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写的是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魏、蜀、吴三国争夺天下的历史风云。小说起自东汉晚期的农民起义黄巾之乱,终于西晋统一。
罗贯中所谓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指的是春秋战国之后秦始皇嬴政统一中国建立华夏史上首个帝国。
但秦帝国仅仅两世就灭亡,变成楚汉之争,汉朝自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一统天下,王莽之乱后,光武中兴,传至献帝,又分裂为三国。百年左右的三国争霸,最终统归于晋。

初读《三国演义》,对于小说中尔疑我诈的政治斗争与军事争夺,一场场波澜起伏的大小战争,其中机谋算计,兵法韬略,看得眼花缭乱,却又似懂非懂。
深入记忆的反倒是桃园三结义、草船借箭、赔了夫人又折兵、关云长单刀赴会、赵子龙单骑救主、刘备三顾茅庐、曹操煮酒论英雄,能够飞砂走石,遮天蔽日的八阵图等经典故事。
《三国演义》虽说脱胎自陈寿的史书《三国志》,可终究是文学作品,作者从中注入大量虚构元素,虚虚实实,虚实结合。
罗贯中真是说故事的高手,书中生动丰富的小说情节,性格鲜明的人物,尤其是一个个胆气冲天的英雄人物,历来吸引读者无数,常让人在阅读之后印象深刻,不知不觉误将小说当正史。

小说开宗明义说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历来被辗转引用,并非始自今日。有一回读历史学家唐德刚的《民国史军阀篇:段祺瑞政权》,谈到在袁世凯死后,黎元洪、段祺瑞斗得你死我活之后,把个统一的中国,弄得一分为二。
这时唐德刚说:“最简单明了、最通俗的历史哲学便是《三国演义》上所说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问题了。
唐德刚一贯爱以通俗有趣的语言讲述历史: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虽被他说成,最通俗的历史哲学,但谈到三国时代,至五代十国这段历史,唐德刚也以这:分合程序,来解释。
在唐德刚看来,中国历史上合久必分,是从治世退化到乱世,而分久必合则是拨乱反正。
再从乱世恢复到治世,但唐德刚也认为,中国传统的改朝换代是从一个崩溃了的帝王专制,经过一番换汤不换药的分合程序,再回转到另外一个相同的帝王专制,依样画葫芦,照本宣科,从头来过。

更有趣的是,唐德刚接下来说,一些流氓、无赖,利用农民起义,打平天下做起开国之君来,也可以做得相模相样,不离大谱,照样可以造福生民。
关于“分合”论述,常有人进一步解读,认为所谓分、合之道源于有利于合或有利于分的两股力量,两股力量相对的大小与较量,最终决定了是合是分。
曾经称霸一时的日不落国(过去英国),过去曾以各种统治手段殖民五大洲,其功利主义姿态不在话下。对于精于算计的英国人来说,脱欧公投,不就是对于与欧盟的“合”与“分”之利弊衡量。
这里面当然有经济利益的考量,也有包括了对移民大量涌入等种种社会问题的不满与担忧,在英国人心目中,这些问题何者为轻,何者为重,也就决定了分或合的结果。
说了那么多,不知为何,脑子里却蹦出《三国演义》卷首词所引明代才子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对我而言,《临江仙》不论何时读来都别有一番滋味,词中的江上白发老翁,看似平凡渔樵相逢,却在秋月春风,一壶浊酒中,将“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何其豁达,何其苍凉,又何其淡泊。
整部《三国演义》可说是一部历史风云录,而历史无情,当下的纷纷扰扰,分分合合,浪花淘尽之后,终究转眼成空,化整为零。读了《三国演义》,回头再读《临江仙》,更是百味杂陈。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