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老北京的“深夜食堂”都一处

老北京的“深夜食堂”都一处

阅读量:3616554 2019-10-20



老北京时期,前门老字号“都一处”因深夜接待了一位尊贵的客人而声名广布,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2008年,“都一处”的招牌中只有烧麦制作技艺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秘诀呢?
今天,小编就带您走进北京的“深夜食堂”——都一处。
 “皇家”深夜食堂

旧时的北京城,一进腊月,达官贵人、王公贵族早已置办齐年货不出门了,官府封了印,戏楼封了台,酒店、饭馆也早就没生意了。
然而,前门大街路东的鲜鱼口有处王记酒铺,店里煮小花生、玫瑰枣、马连肉、晾肉等各式小菜样样都有,每日都是不过子时不关门,到了年三十,掌柜也严格执行店规。
据说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三十晚上,乾隆皇帝下通州私访,回京进永定门途径前门一带,见王记酒铺仍未封灶,便入座歇脚。
酒菜入口,鲜香四溢,乾隆皇帝不禁心情抚慰愉悦,便问:“酒铺可有名号?”酒铺只因店创始掌柜姓王,便一直叫着“王记”,于是,店主答道:“未有名字。”
乾隆皇帝回答:“到了这个时候,不关门的酒店,偌大京都怕也只有你们一处了。我送酒铺个名字,不如就叫‘都一处’吧。”

一日,几个太监将乾隆皇帝御题的匾额送到了“王记酒铺”,这匾额呈椭圆形,上下左右各有一个点金眼睛的蝠头,样式别具一格,表示福气,福禄寿喜之吉祥。
从此,“王记酒铺”便改称为“都一处”,并因乾隆赐匾而生意兴隆,消息广传,使许多食客都来到“都一处”尝鲜,声名广布。至今,“都一处”成为已经有着270多年历史的京城老字号。
  
不少于24个褶的烧麦
“都一处”的烧麦可不是一般的烧麦,而是乾隆皇帝点过赞的烧麦!而且在2008年,“都一处”的招牌中,只有烧麦制作技艺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什么小小的烧麦技艺可以成为非遗?这其中有这样几个秘诀。
首先,这里的烧麦应时当令,春夏秋冬馅料各不相同。其次,工艺讲究,制作工序复杂严谨。16道工序全部手工制作,单拿擀皮来说,就特别神奇。通常每个面皮不少于24个花褶,代表24节气,并且大小一致,直径3.3寸,边薄心厚(边0.5毫米,心1毫米)。最后,味道独特,馅大包团,汤多味美,以咸鲜为主。
更为精彩的是,“都一处”经过多年发展,研制出了近百个烧麦品种,花样繁多,不仅技艺堪称一绝,极具观赏性,口感也愈加鲜美,让人回味无穷。
尤其在应对新的市场形势和树立品牌新风尚方面不断创新,例如,情人节烧麦和奥运五环烧麦。为了迎合食客对健康养生的需要,“都一处”更是推出了五谷烧麦等等。

做烧麦时,用两只手各拿一个生面,不时地粘着面案上的面粉,凑齐十个后,拿起中间粗、两头细的梅花擀杖开始擀皮,一揉一擀一转,一张张整齐划一、花褶均匀的烧麦皮就从手下飞出来了,四周皱起就像芭蕾舞裙式的绽放开来!

之后放上馅,手指轻拢,收口稍松,顶头露馅,不到20秒钟,擀皮包馅就全部完成!
据“都一处”烧麦制作技艺的第八代传承人吴华侠介绍,这烧麦制作的秘诀,关键技艺在擀皮,需把握好力度,一定要大小一致,不低于24个花褶,并且要做到每只烧麦重量相等,花褶一样,并非易事。

这些年,都一处对恢复老菜式、老工艺投入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些菜肴不能通过标准化机器生产出来,越是纯手工的越难制作,这就是饮食文化的精华,绝不能丢。
在恢复和坚持老工艺的同时,都一处还不断创新。近些年,都一处不仅是老一辈人的怀旧场所,也是新一代青年喜欢光临感受经典文化的地方。

都一处烧麦馆(前门店)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前门大街38号  
   
电话:010-64006303   
营业时间:9:30—22:30
  -End-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有趣的灵魂在等你
www.northcanal.cn
瓷,让我们知道您“在看”!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