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共享电动车,下一匹“黑马”?

共享电动车,下一匹“黑马”?

阅读量:3632426 2019-10-21


10月14日,ofo辟谣了“月盈利百万”的谣言,称目前还在“众所周知的困难”中。

另一头,随着“美团黄”推出,摩拜单车也被传即将告别标志性的橙色涂装外观,变身新“小黄车”——即使那曾经是死对头的颜色。
共享单车差不多大局难改,但共享领域的战事尚未结束。
其中,共享充电宝的逆袭带给了大家新的希望。起初根本不被看好的品类,如今越活越滋润,甚至敢小幅涨价开始盈利,在“烧钱求流量”的共享领域中,它算是混出头了。
所以,共享单车大势已去后,“共享电动车”又带来了新的想象。

重获巨头关注
其实共享电动车与共享单车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它们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又充满竞争。
不可否认,是单车吹起了共享出行的风,带动共享电动车进入大众视野。但相比单车的轻便、即开即走、停车方便等优势;电动车造价更高,停车取车也必须在指定地点,同时驾驶需要一定技术门槛,听上去确实比单车的使用场景受限许多。

简单来讲,共享电动车比单车受众更窄,但投入更多。再加上电动车一直处于政策边缘,相关共享品牌较少,进场也比较低调,也就没有呈现共享单车最火爆时“百车大战”的盛况。
于是,整个共享电动车行业默默发展,蛰伏到2019年,仿佛又看到了希望。
年中,哈啰出行与滴滴先后爆出进军电动车领域的动作。
6月12日,哈啰表示要用两轮解决十公里以内的出行;6月17日,滴滴调整两轮车组织架构,表示将出行单车事业部、电单车事业部,正式整合升级为两轮车事业部。

共享领域潜规则就是这样,巨头开始入场,好戏也就开始了。
重走谁的路
有单车与充电宝两块命运截然不同的“珠玉”在前,共享电动车之后会收获怎样的命运也引发了大量猜测。
共享电动车首先不可避免它本身出行的基因。同样两个轮子,共享单车的下场大家有目共睹,资本也开始趋于理性。
目前共享电动车多选择在三四线城市低调开城,小规模铺设,一方面减少风险,品牌也能及时根据市场反馈做出调整。电动车与电车使用场景相似,用户有大量重叠,但比单车更省时省力,这是它很大的竞争优势。
共享电动车“定点取车、还车”的方式,其实更接近于共享汽车。对于共享电动车来说,“充电”永远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共享电动车目前续航里程短的仅20多公里,而长的最多到80公里。一辆共享电动车满电的下,基本上可以给2-8个人使用,之后就必须去充电。而这个过程是由用户停到公司提供的充电桩附近,或者是停到指定的区域内,然后由工作人员去取回。
这实际上要么就是让用户非常的不方便,要么就是让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总之,共享单车拥有的无桩使用便捷性,在共享电动车这里得不到相应的体现。
共享电动车在盈利模式上,又类似于共享充电宝。

电动车的收费模式一般是按照里程收费,模式更类似于“租赁”,这样的计价规则让其更容易产生盈利。但共享电动车造成成本与后期运维成本高昂,加上并没有像共享充电宝目前随处可见,现阶段距离盈利还尚有段距离。
综上,共享电动车会重走哪位“前辈”的路,目前还难下定论。
(图片来自网络,请作者与本号联系,以奉稿酬)
你还想看这些:
华为Mate 30对阵iPhone 11,光颜值就吵了半条街
拼多多在其中狂赚N个亿,微信自家“好物圈”咋就做不起来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