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坐网约车认识“大款男友”
今年35岁的张女士在本市西青区某公司上班。离婚后,她带着女儿一起生活。去年3月的一天晚上,张女士下班后,订了一辆网约车。张女士坐上车后,就与这名司机闲聊起来。这名司机十分健谈,他自称叫王伟,在其父亲开的公司上班,家境比较优越,他平日不忙时就开网约车,他开网约车不为挣钱,只因为离婚后心情烦闷,开车与乘客聊天解闷。张女士看王伟人长得比较清秀,说话也比较直爽,对他多了几分好感。当车到达张女士家后,王伟对张女士说,他家离这里不远。而且,他父亲的公司和张女士的上班地点也比较近,他可以每天接张女士一起上下班。起初,张女士还有些不好意思,但王伟十分热情,张女士也就答应了。随着频繁的接触,两人感情迅速升温,很快便确立了恋爱关系。
恋爱期间,王伟称自己与父亲在经营中发生分歧,打算另成立一家公司。但自己手头的资金周转有些紧张,便让张女士办理了三张信用卡,并将信用卡全都放在自己手中使用。为了套现方便,王伟还私自办了两台POS机,用张女士的信用卡套现7万余元。就当张女士催促王伟还款时,王伟再次对张女士说,他和父亲的关系有所缓和,父亲还给他买了一套200平方米的房子。因他名下有房产,想将这套房子过户给张女士,但王伟称,他的父亲还有所顾虑,要求张女士出一部分税款。在张女士犹豫时,王伟将房产证交给了她。张女士觉得两人关系很稳定,王伟又多次勾勒出两人结婚生活的场景,便对王伟深信不疑,将3万元钱交给了对方。
在那以后,王伟变得对张女士十分冷漠。随后,王伟将张女士的微信拉黑。意识到被骗后,张女士赶紧到公安西青分局报警。
2故技重施又一女士“上钩”
在西青警方全力侦办此案时,事主陈女士报警称自己被王伟所骗。陈女士称,她也是在乘坐网约车的时候结识的王伟。王伟自称是本市某公司的高管,年薪百万。而且,王伟同样以上下班时接送陈女士为由,主动与陈女士接近,并很快建立了恋爱关系。随后,王伟以和朋友合伙开公司需要资金周转为名,让陈女士办理了两张信用卡。但陈女士留了个心眼,在办卡之后开通了短信提醒业务。在随后的三个月时间里,她陆续收到银行的催款短信,才知道王伟透支了4万余元。陈女士有些害怕,赶紧与王伟交涉,让他尽快还钱。王伟让陈女士别紧张,并许诺一周后就去还钱。随后,王伟不仅没有还钱,还将陈女士的微信拉黑后消失。
就在陈女士惊慌失措的时候,他又接到了多个网贷公司的电话。原来,王伟还用陈女士的身份证在网贷公司共借款6万余元。眼见自己被这个“多金”男友骗得体无完肤,陈女士只得选择报警。
3“已婚男”为还赌债欲罢不能
西青警方经过缜密侦查,很快将自称王伟的犯罪嫌疑人刘某(33岁,天津市人)抓获。原来,刘某已结婚多年,还育有一个女儿。平时,刘某以开网约车为生。但在沉迷赌博后,他不仅将家里的积蓄花光,还欠下了不少赌债。就在这时,他受电视剧的启发,将目标投向了乘坐网约车的女乘客。他见张女士比较单纯,便隐瞒自己已婚的身份,装扮成“富二代”,凭借着自己能说会道,很快便讨得张女士的芳心。刘某还找人办了一个假的房产证,以与张女士结婚为由,编造了大量的谎言进行诈骗。
尝到甜头后,刘某再次对陈女士进行诈骗。见陈女士的警惕性比较高,他先将陈女士稳住,再用她的身份证快速从多个网贷公司贷款。刘某将骗来的钱全部用于赌博和偿还赌债。
在案件被移送到西青区检察院后,面对承办检察官的审讯,刘某突然翻供,拒不认罪。为完善案件证据,更好地指控犯罪,承办检察官多次与技术人员外出取证,调取了书证、录音文件等检材,最终做出笔迹鉴定等能指控犯罪的关键性证据。面对证据,刘某只得承认了所有罪行。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