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左上蓝字 西澳料姐 订阅
我们总说澳洲是“土澳”
但其实澳洲隐藏着许多高精尖能人
今天料姐就给大家挖掘一下
澳洲
娱乐圈到体育界
再到获得诺贝尔奖的大!神!们!
娱乐圈
1
最近一部DC漫画旗下的同名角色电影
《Joker》-- 小丑
引发了各路观影点评狂潮
其中主演杰昆·菲尼克斯对角色极致的刻画与表现
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
这让人不得不联想到另一个因出演小丑而辉煌的人
就是《蝙蝠侠:黑暗骑士》里扮演小丑的
希斯·莱杰
不知道大家是否都知道希斯·莱杰是谁
但希斯·莱杰版的小丑大家有印象吧
希斯·莱杰(Heath Ledger)
1979年4月4日出生于澳大利亚Perth
2005年,希斯莱杰凭借《断背山》中的表演
获得了第78届奥斯卡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2008年因出演诺兰大神的《蝙蝠侠:黑暗骑士》中的小丑
获得了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配角
希斯莱杰的小丑被誉为最成功的小丑,
被誉为“希斯莱杰之后,再无小丑”
令人惋惜的是,
2008年1月22日,
希斯莱杰被发现死于纽约的公寓里,
终年28岁。
除了希斯莱杰
也还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大牌明星
来自澳洲这片土地。
比如以下这些娱乐圈人士
包括
凯特大魔王(凯特布兰切特)
雷神(克里斯·海姆斯沃斯)
狼叔(休杰克曼)
妮可基德曼
小丑女(玛格特·罗比)
雨果维文
米兰达可儿
不过与西澳地区关系密切的娱乐圈人士
除了希斯莱杰之外
就不得不提到以下这一位
萨姆·沃辛顿
2007年,
通过主演卡梅隆指导的《阿凡达》而火遍全球的
萨姆·沃辛顿也是来自澳大利亚
并且还是成长于西澳
于1976年8月2日出生于英国萨里郡哥达明镇的他
在6个月大的时候就随父母搬到了西澳大利亚的Perth
在珀斯罗金厄姆城郊的Warnbro长大
1998年,
萨姆·沃辛顿从悉尼的国家戏剧艺术学院毕业
因为出演展现奥斯卡·王尔德生平的舞台剧
《犹大之吻》中的威灵顿公爵一角而崭露头角
2000年,出演个人第一部电影《踢到铁板》
从而正式进入娱乐圈
不过真正让其跻身大牌的还是在2007年
沃辛顿与佐伊·索尔达娜、西格妮·韦弗
联袂主演由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里程碑式的科幻片
———《阿凡达》———
凭借在该片中的出色表现,
萨姆·沃辛顿获得了第36届土星奖最佳男主角
以及第12届青少年选择奖最佳科幻电影男演员
体育
2
在体育界,
澳大利亚也在诸多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比如澳大利亚足球队就曾多次杀入世界杯;
老牌田径名将卡思伯特世界赛场上博得精彩;
以及ATP史上最年轻世界第一的80后
澳大利亚职业网球运动员莱顿·休伊特
(Lleyton Hewitt)
他在2001年的美国网球公开赛决赛中击败桑普拉斯,
首次捧起了大满贯冠军奖杯
同年10月23日,20岁零8个月的休伊特
成为ATP历史上最年轻的世界第一
2002年,休伊特在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中
获得个人第二个大满贯冠军头衔
之后虽然似乎巅峰时期一去不返,
但莱顿·休伊特依然活跃在网球场上,
并且排名几乎都在世界前二十位之内。
2016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第二轮结束后,
休伊特宣布退役,
就此结束了长达20年的单打职业生涯。
而在他的职业生涯中,
休伊特拿到了30个ATP单打冠军头衔
和3个ATP双打冠军头衔。
诺贝尔
3
目前为止,
已有14个诺贝尔奖颁给了来自澳洲的高精尖大神
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普罗科洛夫
(Aleksandr Mikhailovich Prokhorov)(1916-2002)
196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亚历山大?普罗科洛夫出生在澳大利亚的乡村,
20世纪20年代和父母一起移居到前苏联。
他与俄罗斯的尼古拉?根纳季耶维奇?巴索夫
(Nikolay Gennadiyevich Basov)
以及美国的查尔斯?汤斯(Charles Townes)
在量子电子学领域开展研究,
并发明了“微波激射器”(一种受激辐射的微波放大器)
和用“光”代替“微波”的激光器。
他们因此被共同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伯纳德?卡茨(Bernard Katz)(1911-2003)
197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伯纳德?卡茨出生于德国,
1939 年赴澳大利亚
与约翰?卡鲁?埃克尔斯(John Carew Eccles)
在悉尼医院共同进行研究。
随着二战的进行,
卡茨于1941年成为澳大利亚公民。
他因发现了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细胞之间的传导机制
而被授予诺贝尔奖。
帕特里克?怀特(Patrick White)(1912-1990)
1973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怀特以其史诗般及刻画人物心理的叙述艺术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怀特的著名作品包括《男人之树》、《暴风眼》。
他的作品还获得过其它很多奖项,
其中包括"迈尔斯富兰克林奖",
也因此在现代文学世界中为澳大利亚赢得了一席之地,
他的许多作品已被译成中文。
约翰?康福思爵士(Sir John Cornforth)(1917- )
1975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约翰?康福思爵士由于其对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的研究
帮助人们了解酶的化学特性与三维结构的相关性
而被授予诺贝尔奖。
他的发现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生物系统的反应机制。
康福思毕业于悉尼大学有机化学专业。
彼得?查尔斯?多尔蒂教授
(Professor Peter Charles Doherty)(1940- )
1996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彼得?多尔蒂教授因其在探索免疫反应方面
所取得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而被授予诺贝尔奖。
多尔蒂与他的同事罗尔夫?辛克纳吉(Rolf Zingernagel)
共同发现白血球必须识别入侵病毒和其它分子
才能杀死被病毒感染的细胞。
多尔蒂曾在昆士兰大学学习兽医学,
并在堪培拉的约翰科廷医学研究学院
完成其在免疫学领域的突破性研究。
而近些年的澳洲诺贝尔奖得主
有在200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巴里马歇尔
(Barry J. Marshall)和罗宾沃伦(J Robin Warren);
2009年同样是在生理医学领域获奖的
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 H. Blackburn);
以及在201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
布莱恩施密特(Brian P. Schmidt)。
而诺贝尔得主里
离我们西澳人民最近的
就是巴里?马歇尔教授(Professor Barry Marshall)(1953- )
巴里?马歇尔教授与罗宾?沃伦博士
(Dr J Robin Warren)(1937- )
由于共同发现了导致胃炎和胃溃疡的幽门螺杆菌
而共同获得了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巴里?马歇尔教授正是西澳出身哦。
他现为西澳大学内科及药理学院名誉临床教授
在西澳大学的Crawley校区内,
大家熟知的Barry J. Marshall图书馆
正是以这位诺贝尔奖主的名字命名的。
1951年9月30日,
Barry Marshall出生于西澳的Kalgoorlie
1974年在西澳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
于Perth皇家医院任肠胃病学研究人员。
马歇尔通过亲自吞食自己培养的这种细菌,
再用抗生素来治愈自己,
从此革命性地改变了世人对于胃病的认识
和对胃溃疡的治疗方法。
马歇尔教授目前仍在西澳大学任教。
并且目前仍在研究幽门螺旋杆菌,
并在西澳大利亚大学管理一个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这么看来,
大土澳真是人才济济,
我们大西澳更是牛人不少..
土澳的下一个牛人,
会是你吗?
或者,
是他们?!
↓
11月2日,
VansWest宝藏男孩
巅峰之夜,
我们共同见证!
来源:澳洲驻广州领事馆官网
◆ ◆ ◆ ◆ ◆
料是用来爆的,
姐是用来扫的,
扫我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