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生态想象与电影

生态想象与电影

阅读量:3647811 2019-10-21


生态想象与电影
 
有几个电影,我还记得应该都是美国制造,主题关涉生态,如《阿凡达》、《海王》以及最近的《沉睡魔咒》。这几部影片各有特点,譬如就其视界而言,《阿凡达》最为宽广,把故事铺展到了外星球,《海王》下沉到了海底世界,《沉睡魔咒》则虚构出精灵森林之类的世界,但生物世界都美轮美奂,生态意象极其丰富,不可谓不精彩(其实有时也很一般)。这些想象其实就是生态想象。
 
自古至今,人与动植物之间一直有着冲突,这一情形可以称之为生态斗争。在电影中,动植物的形象可以大胆想象、自由嫁接,在加以拟人化之后,在工业技术的烘托下这一斗争场景就更加好看了。但是,斗争的根子都落在了人与自然不能和谐共生共荣这一点上。因此,因为它们都肆意鼓吹这一观念,于是就代表了当代先进文化,在价值领域占领了蓝波湾。好莱坞的电影工业在技术上提供的强大助力有如两翼,使之飞向了文明世界的各处,顺便赚了个袋漫钵满不亦乐乎留下国人艳羡不已兼痛心不已。
 
生态想象其实我们也有。神幻类的《西游记》无疑就是,而时代更久远一点的《山海经》当然也是。甚至思想类的《庄子》里也有,“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但中国人似乎失去了想象力。我们的电影里既占据不了文化的高位,又缺乏想象的丰富。从前有个电影,叫《狼图腾》,改编的取向是生态的,固然可喜,但缺失了想象,终究没有留下什么印象。
 
中国人不缺想象力。网上有些游戏,广告词或许有点“手牵一狗,天下我有”的气概。托这点气概的洪福,愿中国人生鲲鹏之思,也能拍出《阿凡达》这样的电影来。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