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热点 | 第三次LPR报价持平,后期市场化、结构性降息有望持续推进

热点 | 第三次LPR报价持平,后期市场化、结构性降息有望持续推进

阅读量:3655362 2019-10-22


作者 | 研究发展部 王青 冯琳

10月21日,央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新LPR第三次报价 :1年期品种为4.20%, 5年期以上品种报4.85%,均与上次持平。
这是1年期LPR连续两次小幅走低后的首次持平。我们注意到,作为LPR报价的基础,10月16日央行开展2000亿MLF的操作利率也持平于3.3%。这意味着本次LPR报价过程中,商业银行未下调加点幅度——商业银行加点主要考虑银行资金成本、风险溢价水平和信贷市场供需状况。
8月新LPR推出以来,主要作为企业信贷参考的1年期品种比原基准利率共下调15个基点,旨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直接指向实体经济“融资贵”问题;而主要作为房贷款参考的5年期以上品种仅下调5个基点,且从第二次LPR报价开始持续保持稳定,意在维护房地产调控政策基调的连续性。由此,本轮降息过程结构化特征较为明显。
后期市场化降息过程将会持续,LPR仍存在下行空间。9月以来,央行通过全面降准、MLF操作等方式,向银行体系注入中长期流动性,降低银行资金成本。由此,我们预计后期商业银行在LPR报价中仍存在压缩加点的可能。这意味着在MLF政策利率保持不动的同时,央行将持续通过新LPR实现市场化降息,降低企业贷款成本,推动“宽货币”更加有效地向“宽信用”传导。
另外,伴随LPR的推广使用,此前的企业贷款利率隐性下限也在打破。根据央行数据,截至9月末,已有占比达8%的银行贷款利率比LPR低50个基点以上。这就意味着这部分贷款利率低于同期LPR至少11.9%,从而打破了原来贷款基准利率0.9倍的隐性下限(即在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下浮幅度不超过10%),企业“融资贵”问题得到进一步破解。
我们认为,在政策利率保持稳定的背景下,未来LPR报价利率逐步下行,可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同时,保持稳健货币政策基调。这样做有助于稳定物价预期,维护宏观经济综合平衡。鉴于近期经济下行压力有所显现,逆周期调节需求上升,未来为推动LPR持续下行,央行将继续实施降准,加大“宽货币”操作力度,也不排除年底前后适时下调MLF操作利率的可能。
声明:本文是东方金诚的研究性观点,并非是某种决策的结论、建议等。本文引用的相关资料均为已公开信息,东方金诚进行了合理审慎地核查,但不应视为东方金诚对引用资料的真实性及完整性提供了保证。本文的著作权归东方金诚所有,东方金诚保留一切与此相关的权利,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授权不得修改、复制、销售和分发,引用必须注明来自东方金诚且不得篡改或歪曲。
审核:研究发展部
编辑:HX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