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北京】 | 燕台一望,景别千年

【北京】 | 燕台一望,景别千年

阅读量:3656154 2019-10-22




燕台一望,景别千年
(一)

故·时
老舍先生的一句:“可是,我真爱北平”,将我彻底拉入这座城市最深邃的情感里。
小时候对于北京的印象非常模糊:遥不可及的大都市,就如自家房顶上那颗闪耀却遥远的星。
上学后对帝都的印象是诗文里的: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一个边关重地的沉重,梦回间仿佛都是铁骑刀戟的声音。
唯一没想到的是,长大后的我跟这里有了些许交集,短短岁月,深陷京城之韵。这个让人无法不去深爱的城市,用她的沉寂与古韵诉说着她的过去,用她的包容与坚强谱写着广阔的未来。

静    城中心的那份回忆
是她的红墙绿瓦,是她的青灰石砖,那是她千年硝烟过后应得的荣光,可她就是这样低调,连荣耀都这般唯美雅致。若问何可穿越时光,是灵魂的深邃,是文明的传承,是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多年的坚守。
走近那些名胜古迹的时候,虽周遭人来人往,但我总是能感受到她们宠辱不惊的气质。那朱墙虽斑驳,却从不失典雅;那青瓦虽老旧,却从不失威严;那古木虽已老,却从不怠慢发芽。
走在坑洼石砖上,一步一步的走进过去。明明就是一条长安街,一脚是那尘封的历史,一脚是位于发展前沿的大都市。动中有静才是帝都的魅力吧,地铁再怎么拥挤,长安街再怎么熙熙攘攘,都不影响红墙内的世界。累了,走进去,便是另一方天地,若说相较传说中的穿越之感其实也不过如此了吧。
故宫的庄重,景山的别致,处处透着古人的智慧。哪怕置身在人声嘈杂的天安门广场,却也似乎能看见当年对面的千步廊,沉稳清静。
遥望过去,如今的正阳门似乎有些孤独,毕竟,时过境迁,当年陪他伫立在此的千步廊早已不见踪影。消失的活在精神和文字里,犹在的将继续担负传承文明的重任,别伤心,是一样的,往后的风雨正阳门可以独自承受。

          
    庄  琉璃不失色,脊兽立屋檐
蓝瓦金顶,气势恢宏,是我第一眼看到天坛祈年殿的感受。这座几经改建的明堂式建筑,多年风雨没有将他的庄严之气洗刷掉,反而如陈酿一般,历久弥香。
接天连地,仿佛在告诉你,多年之后还是要向他臣服,不是阶级的低头,而是自身渺小的写照。大自然与建筑空间学的完美契合,他就是从过去来,走向未来的过去。
 
走过丹陛桥就是圜丘和回音壁,这些巧妙利用了声学原理的建筑,既有“九九”八十一块九重天的寓意,又有层层递进,汉白玉全石打造的精美。圜丘正中央的天心石,有机会你们也站上去说几句话吧,听一听来自内心的声音。
 
看过天圆地方的庄重,掩映在宫城后面的几方院落也不失繁华,游人如织。每当看客尽散,夕阳辉照之时,那华而不骄的雍和宫,胡同里的孔庙和国子监,幽深秀丽的恭王府,一切的一切归于平静,只有那黄色、蓝色、绿色琉璃瓦,反射着金黄霞光,坚守着自己檐下的这片礼制。
~故关陪你自律的第十二天~
这里是故关,点击二维码,去找寻最优秀的自己。
胸中有丘壑,立马振山河!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