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优生的教育
文\张明坤
长期以来,我们老师包括我在内都认为优生就不用操心,只要“维持教育”就行了,但是近年来,优生出问题的越来越多,自杀、报复杀人、破坏社会…..也让老师们大跌眼镜。
现在读李老师的《爱心与教育》,里面有一章节都是谈优生的教育,原来李老师早就注意到了优生教育的重要性!读完这一章,我思考了很多,收获了很多,现将感悟写下,期待大家的共鸣。
李老师说,优生的优点当然多,但是优生也有很多我们忽视的缺点,我们老师往往容易放大他们的优点,忽略或者纵容他们的缺点,我们以为这是爱,却不知道这是害!从李老师讲的两个例子中我读出了:优生各有各的特点,也需要激励与鞭挞!
1、 程烨是个多才多艺的学生,也是个智商高的学生,李老师是喜欢他的,但是李老师能冷静的站在局外人的立场看到他的不足-----见识少,思维不开阔,知识面窄,这当然与他小时候在山区的因素有关。这些不足其实在一般老师看来不算什么,一点不影响程烨的成绩,但是李老师是个忧国忧民的人,他爱惜人才,想让人才发挥最大的潜质,所以李老师的教育开始了,他先用谈心的方法,让自己走进学生的心灵,这是最关键的一步,然后他推荐名人传记,历史故事让程烨去读,并且把感悟与收获用演讲的方式表达出来,锻炼他的表达能力与应变能力,这对程烨后来走上社会影响很大。程烨在书里升华了自己的思想,作文也是与时俱进,获奖是一定的,主要是他的眼界开阔了,更能看到现实中的问题,立场也是正面的,这种正面教育对他的影响是深远的。但是程烨毕竟是个不成熟的孩子,他是有小毛病的,比如倔强任性顽皮等,这些毛病对于一个优秀的学生也许不算什么,学习成绩可以抵消一切的,但是李老师没有纵容,而是鞭挞。程烨有一段时间有点叛逆,父母的批评能让他离家出走,在班里也不遵守纪律,如果李老师因为优生而睁只眼闭只眼,程烨也能考上大学的,可是李老师不愿一个优生就此止步,他应该有更好的前途,更大的责任。在一次校会上,因为程烨说话,李老师硬是把她拉了出来,在全校亮相。一个从小顺风顺水的优生就这样出丑,大家可想而知他的反应,是恨李老师的,这是李老师对他的“受挫教育”,我觉得优生教育最缺乏的就是这个,老师的无原则的宠真是害了他们,李老师这次是对他心理素质的考验,优生早点受到挫折教育其实是爱他的,李老师当然不是放任不管了,他跟程烨有了一次质的谈话,这一段话我很感动:“程烨,你应随时提醒自己,别人可以放纵,我不可以,因为我是要干大事的人!这是李老师对你的希望,也是你父母对你的希望,更是我们的国家对你这样的学生的希望啊!”多么激励人的话,这是李老师对优生的更高要求,我们都应该这样对优生说。
2、 王铜也是一个优生,但是他偏理科,自由散漫,经常跟老师对着干,但是很讲义气,崇拜“男子汉”。李老师对他是头疼的,因为王铜的桀骜不驯,以致李老师一年都没有和他建立起信任的感情。可见他情况的特殊。李镇西老师一直在思考教育他的契机:他是独特的,学习好,但是纪律散漫,不喜欢约束,如果引导的好,他会出类拔萃,如果顺其自然,他很难成才,还会对社会有副作用。李老师分析完他的特点,就开始了对他个性的教育。李老师的教育总是从谈心开始,因为王铜对“男子汉”的追求,李老师便拿女生比他学习好入手,激起他的争胜心,在王铜的强烈愿望下,跟他分析他的偏科现象,提出解决办法:理科要最优,文科要慢慢加强,喜欢体育就额外支持他,初步的谈心是成功的,(先观察他,然后找出优缺点,有的放矢的谈心)王铜随后就说非常感谢李老师朋友般的理解。迈出了第一步,李老师还邀请他和同学们去自己家吃饭,继续联络感情,王铜在向李老师靠拢了。正在这时,王铜有了早恋的倾向,李老师跟他谈心,告诉他“男子汉要志在千里”,不要浪费自己和别人的感情,耽误前途。然后李老师让王铜竞争班长,推荐名人的传记,占据他大量的时间,以致王铜多年后还感谢李老师及时的干预,(我身边一个同学曾经因为老师没有干预他的早恋,还有点纵容他,以致他学业无成,现在说起来还骂那个班主任)王铜的教育也是成功的,李老师说,成功的不是他考上名牌大学,而是勇于把加分优惠让给同学,这是他成功之处,我也认同这个说法。
李老师经常说,优生总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格局不大,怎么去担当更大的责任。这是对优生的未来负责,为国家的未来负责,一大批优生走上社会,是有益国家的,如果相反,对社会的危害更大,因为他们都是未来社会的精英啊!老师们想想,往长远看,优生的教育重要吗?
? 怎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 学生兴趣的发源地
? 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
扫码二维码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