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科学教育:那些不陪娃写作业的妈,后来都怎么样了?

科学教育:那些不陪娃写作业的妈,后来都怎么样了?

阅读量:3661683 2019-10-22



"
放学后,你家孩子也这样吗?
坐不住:一会跑厕所,一会偷偷玩手机,就是不能专心写作业; 拖拉磨蹭:明明8点就能写完,硬是拖到10点,节假日作业到最后,才开始疯狂补;出错率高:刚刚教过的题,换个题型就又不会了,仿佛失忆了一般……这不是个例,近8成的孩子因为“喜欢分神,磨蹭”导致作业做不完、睡眠不足,最后影响成绩!
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学习,尖子生40分钟就能做完作业。
而有些孩子拖拉磨蹭,2小时都写不完,这才是拉开孩子成绩的关键。
结果很痛心,很多家长辅导作业靠吼,越吼孩子成绩越差!

01总是磨蹭的孩子,也许被冤枉了
貌似大家有一个共识:孩子都是越催越慢的!其实,孩子们着实被冤枉了。
6岁以下的孩子爱磨蹭,没有时间观念,皆因为他们真的不认识时间。
大人嘴里的1分钟、5分钟、10分钟,孩子根本不知道有多长,也就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要做的事。

心理学家发现:
孩子2.5-3岁,时间观念才开始发展。
到了6岁,大部分孩子仍然不会认表,对于具体时间有多长也没什么感觉和概念。
一直到8岁上小学后,孩子才有了一点时间概念,知道按时上学,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
从3岁到7岁,孩子的大脑一直在发育,脑容量不断增加,神经元链接不断增加,这样孩子才能慢慢做到对父母提出的要求快速反应。
所以,面对孩子的磨蹭,父母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在一定的时间频率下,不断重复相同的行为,提高熟练性;同时调动起做事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做事的效率。
成长需要时间,父母更需要一份耐心。
02 孩子爱磨蹭家长得“背锅”除了孩子自身时间观念淡薄磨蹭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家长的催促和一手包办。
快去洗手,外面脏死了!
怎么不换鞋呢,快去换鞋!
说了多少次脱下来的衣服别扔沙发上!
类似的追魂夺命Call相信你一定用过,这完全扰乱了孩子的注意力和做事的节奏。

孩子的大脑发育还不完善,无法一次性接收两个以上的要求指令,否则思维就会被打乱,手忙脚乱,容易出错,更何谈计划性、条理性和时间观念。
以至于到最后就演变成了家长的大包大揽,这一点在孩子每天早晨上学的时候体现的淋漓尽致。
一些家长为了能让孩子别迟到,就帮孩子穿衣服、喂饭、背书包、穿鞋子……
本来孩子能自己做的事,家长都替他做了。
慢慢的就会让孩子形成依赖性:反正我也做不好,反正做不好会被骂,那还不如不做!
美国一所中学有个规定:不允许家长帮孩子把忘在家里的午餐、课本、作业、运动鞋等物品带到学校,就是要让孩子们自己承担责任,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只有孩子有了责任心,懂得自己的事自己做,才能建立时间观念。
03怎样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首先:物理环境方面,也就是指的是家庭在一些摆设方面,会不会对孩子有影响?首先我们需要检查一下孩子所处的环境对他们专注力的影响。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能够保持专注的时间,虽然已经比幼年时期长了一些,但是人就比较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让孩子在充满诱惑的环境下工作,同时又要求他们绝对专注是不现实的。
用做作业举个例子,如果孩子做作业的书桌附近,有过多的杂物或者好玩的东西吸引他,客厅里的电视机开得太大声,或者周围的人来来往往不断发出干扰,那么他做作业的效率,自然就会大打折扣。不仅如此,孩子需要专注的时候,思路总是被打断,长此以往很不利于孩子专注力的发展。

第二:从心理环境方面,我们来描述一下心理环境,就是指的是孩子的内心感受。当你看到孩子专心做了近一个小时的作业,还只是写了一点点或者每周规定要完成的作文,总是拖到周日晚上才苦着脸开始写。这个时候你先不要着急冒火,很可能不是孩子没有迅速把事情做完的愿望。而是他遇到了困难,仍在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的时候,都会有一种无意识拖延的倾向。
而小学阶段的孩子,又不太善于发现总结自己的困难,并且自行找到解决改善的方法。所以当您发现孩子这样的拖沓现象时,要确认孩子完成这项任务是不是存在实际能力上的困难?如果是,那真的是需要爸爸妈妈提供及时的帮助了。有些事情大人觉得理所当然,所以在要求孩子做这些事之前,没有为他们讲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做不到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其实相同的画面,在我们成年人的工作场景当中也会出现。比如在家庭生活当中,大人会给孩子说,今天下午把你的房间打扫干净,叫你吃饭,你怎么老不过来?但是在这个时候,孩子心里,可能会想的是反正房间打扫干净了,很快还混乱,干嘛还要打扫?我这写作业,你们先吃不就行了吗?为什么非要我立马就过去?这些疑问在没有沟通清楚之前,他们在行动上面看起来就会非常的消极,慢慢腾腾磨磨蹭蹭。在父母眼里,简直就是故意拖沓,但其实,是他们没有从意识上重视这件事。

第三个方面:就是人文环境方面,也就是指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很多妈妈在看到孩子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做他们所期待的事情的时候,总喜欢不断的催促和责怪。但效果往往不理想,要不就是被孩子当成耳旁风,妈妈忍不住怒火将孩子斥责一顿,孩子不开心的慢腾腾的开始行动。要不就是在时间的压力下,妈妈太生气,自己亲自上阵三下五除二搞定。但是父母这样的行为习惯会让孩子长期处于被动的生活状态中,要不就是对妈妈的啰嗦,心生反感拒绝合作。要不就习惯于父母的安排和指挥,无论哪种情况,他们都丧失了很多被培养独立性的大好机会。
当然,他们的成就感也就不会得到满足,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成就动机逐渐增强。其实他们内心渴望能够主动承担,并且及时得到肯定和鼓励。父母们应该利用他们的这个特点,积极地营造肯定的氛围,并提供有趣有力的工具。这个时候孩子们往往都会很乐意合作的,他们的能力自然也会得到迅速的提升。我们现在清楚了孩子做事拖沓的原因。
孩子磨蹭的背后都是有原因的,这需要父母耐心观察,仔细分析。
别急,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慢慢来,而我们只需站在他们身后,投以鼓励的眼神。相信,蜗牛也终能抵达属于他自己的终点。

用中国五千年文明基因同化世界五百年!让中国中国化!让世界中国化!让中国世界化!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