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备战小论文:明清时期的经济

备战小论文:明清时期的经济

阅读量:3664483 2019-10-22


关注我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安古斯·麦迪森运用实际购买力计算法计算中国汉代以来的GDP,提出自1700年至182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数倍于欧洲,中国的GDP在世界GDP的比重从23.1%增长到32.4%;而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的比重仅从23.3%增长到26.6%;贡德·弗兰克认为,直到1800年,中国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尽管这些认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验证,但它毕竟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在西方资本主义进入中国之前,中国的传统经济究竟是不断发展,还是处于停滞的状态?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中的“悖论”,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要求:观点鲜明,论证严密,表述成文,富有逻辑。)(12分)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由材料“在西方资本主义进入中国之前,中国的传统经济究竟是不断发展,还是处于停滞的状态”得出观点: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经济是不断发展的、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经济发展处于相对停滞的状态。论证环节结合所学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角度思考回答。
答案:
示例一
观点: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经济是不断发展的。
论据:农业:封建小农经济继续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经济作物普遍种植。
手工业: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发展;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对外销量更大;手工业产品种类更加丰富。
商业:城镇商业繁荣;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货币(白银)作用越来越大;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出现了商帮(徽商和晋商等)。
示例二
观点: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经济发展处于相对停滞状态。
论据:农业: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农业工具与生产技术没有重大改进。
手工业:仍以手工作坊为主(经营方式陈旧);生产手段没有重大突破。
商业:商业资本积累不足(商人大多用财富购房置地,供应子女读书);海外市场拓展不够。
RECOMMEND推荐阅读可怖的明清时期
中国古代文明的转型时期——明清
试分析明清商业资本难以大规模向生产转移的原因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