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1、智利首都暴力活动持续已致8人遇难。—中新网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及周边地区局势20日未能恢复平静。当天凌晨和白天发生的暴力示威活动导致8人遇难。20日晚,当地再次爆发暴力示威活动。
2、俄罗斯大坝垮塌事故致15人死亡,另有18人住院治疗。—中新网
当地时间10月19日凌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库拉吉诺区谢京基诺村附近,一家金矿公司在谢伊巴河上修建的蓄水堤坝垮塌,决堤引发的大浪高达4至5米,携载淤泥、石块和杂物形成泥石流,吞没了工人村两间临时宿舍。
3、美国防部长访问阿富汗,称希望与塔利班重启和谈。—中新网当地时间20日,埃斯帕会见了阿富汗总统阿什拉夫·加尼。埃斯珀在会议前对记者说,“我们的目标是在某种程度上,仍然达成一项和平协议,一项政治协议。这是前进的最好方式。”
4、俄公开73年前首枚原子弹的制造委托书。—中新网1946年6月21日核工业第一领导人鲍里斯?万尼科夫,委托第11设计局局长帕维尔?焦尔诺夫在二号实验室的科学监督下,建设使用重燃油(S-1)和轻燃油(S-2)的两个版本S 型喷气式发动机的委托书。据称,政府的决议在之前就发布了,这是首次直接委托开展工作。
楼市
1、2.67万套!北京限竞房库存达峰值。—新华网尽管开发商不断促销,但随着供应量持续井喷,北京地区的限竞房库存正达到历史峰值。来自机构的监测显示,截至2019年10月16日,北京限竞房的上市库存达到2.67万套,为入市以来的峰值,超过半数的限竞房房源仍在待售。
2、中小房企上演“求生之战”。—新华网
房地产市场新一轮洗牌正在加速进行。人民法院公告网显示,今年以来约300家房企破产清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发现,负债过高、资金链断裂是房企破产的主要原因。业内人士认为,在坚持“房住不炒”定位的大环境下,传统房地产开发模式难以再持续,行业“马太效应”更加明显,房企竞争日益激烈,房地产市场资源将更加向龙头企业集中。
3、长租行业进入深耕期 智能场景化成新方向。—新华网近年来,随着“租购并举”楼市长效机制的推进,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政策加快落地,租房住成为都市年轻人的主流生活选择。伴随都市青年对于租住生活质量的需求爆发,长租平台正成为租赁市场中的新兴力量。通过连接电子设备,实现家庭场景、智能社区生活的全智能操控来提供更高品质、智能化的产品与服务,让用户享受美好生活。
国内股市
1、收评:沪指缩量震荡微涨0.05% 银行、保险等权重板块表现强势。—证券时报网
10月中下旬以来的市场下跌,更多的是受经济数据的影响。三季度GDP增速下滑至6%,同时在猪肉的影响下,CPI增速达到3%,两市股指近期持续承压下跌。盘面上看,在猪肉股的提振下,农业股表现持续活跃,银行、保险、房地产等权重板块走强,化纤、公用事业、券商、多元金额等多数行业板块下挫。
中信证券表示,接下来是经济数据空窗期和政策密集落地期,配置型资金大概率择机增持而不是持续流出,指数调整的空间有限。维持“月度级别反弹”的观点,市场预期重新陷入冰点只影响了反弹节奏,并不会改变方向。配置上,建议以金融和消费中的核心品种为底仓,延续对低估值且受益于经济企稳的品种的推荐。
2、指数调整暗藏潜力 两大重磅会议或成行情突破点。—源达投顾国内机会,重组新规为优质资产注入松绑,创业板允许借壳。随着重组新规的落地实施,短期创业板壳资源概念有望受到资金的青睐,可以从市值较小叠加主业相对低迷的角度挖掘热点个股。板块方面,把握金融地产龙头等滞胀、高股息类债券品种,重视业绩主线,长期坚守核心资产,通信、电子相关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三季报业绩改善明显,近期大幅调整后可继续关注。操作上,当前还是以控制仓位、防范风险为主,但需要保持乐观,静待时机,对业绩主线适当多关注。
金融
1、“打新”周A股迎来17只新股,其中14只科创板新股,2只创业板新股,1只沪市主板新股。—中新网
2、险企“补血”近800亿元 前三季度增资发债忙。—中新网一家今年获批发行资本债的险企高管对《证券日报》表示,公司之所以发债是因为偿付能力长期处于略高于监管线的状态,这很考验管理层对业务进度的把控能力,也不利于开展业务。增资后,公司业务发展将不再受到保费规模的限制,也不会影响一线业务人员发展业务的积极性,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
3、银保监会规范结构性存款业务 销售起点不低于1万元。—中新网近期部分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快速发展中出现的产品运作管理不规范、误导销售、违规展业等问题,银保监会18日发布通知,规范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要求严格区分结构性存款与一般性存款,实施相应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加强结构性存款合规销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