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宁一位出租车司机文先生反映说自己的出租车在2019年大年初被醉驾事故车撞毁,双方始终无法就赔偿事宜达成一致,文先生决定到法院起诉,要求对方赔付车辆维修费和相应的损失。可法院工作人员的回复让文先生犯了难......
2019年2月12日20点左右,文先生的副班司机驾驶出租车经过南宁良庆区东风凤凰路口时,被旁边一辆小车撞击。经交警部门鉴定,对方司机醉酒驾驶经检验不符合技术标准的机动车,通过没有红绿灯的交叉路口时,未按规定让右方道路来车先行,负事故的全部责任。
副班司机说对方司机一身酒气,经交警部门鉴定,肇事司机体内酒精含量为156.52mg/100ml。文先生说,当时车上还搭载有乘客,好在事故并不严重,乘客受到轻微伤,表皮有出血,事发后到医院检查没有大碍。肇事司机与乘客私了解决,乘客拿到赔偿后就不再追究责任了。
而文先生这边,副班司机没有大碍,但是出租车却“很受伤”。因为对方是醉酒驾驶,肇事车投保的保险公司按照规定不予理赔。就出租车的维修问题,文先生与肇事司机多次交涉,双方很不愉快且始终无法达成一致。
出租车每天都有份子钱,文先生耗不起,只好自己修车。最终修复出租车共花费6万多元,文先生投保的保险公司承担了4万元,文先生个人花费了2万元。加上车辆无法营运等损失,文先生自己估算损失总计10万元左右。
肇事司机已经拒绝与文先生继续交涉,直接说让文先生到法院起诉自己。文先生便带着现有的材料到法院,没想到再次碰了壁。法院工作人员称这个案子牵扯醉驾,醉驾是刑事案件,只能等刑事案件处理完毕后我们才能处理民事索赔部分。交警大队那边没有处理完法院不能帮我处理。
法院工作人员的意思就是,肇事司机醉驾的刑事案件还没有办理完,民事索赔部分也就还不能办,让文先生催一催交警大队。文先生表示,自己这起案件,对方醉酒驾驶撞车,案情已经很明确了,怎么就办不下来呢?
南宁交警六大队负责人介绍,醉驾入刑后,司法处理的流程确实比较长。因为涉及刑事案件,司机程序时间比较久,整理好证据材料送检察院,检察院查看材料看是否起诉,一般都起诉。然后就送法院等待判决,前后时间确实比较长,牵涉多个部门。
醉驾入刑之后,事故的处理确实很耗时。首先是交警到事故现场勘验,还要控制醉驾司机到医院抽血固定证据;随后交警要到辖区派出所对醉驾嫌疑人办理取保候审,完成相应材料和法律文书,再将案件转交给检察院,由检察院下达起诉书,接下来等待法院开庭宣判;法院开庭审理案件后,再下达判决书。
针对文先生的案件,南宁交警六大队表示继续协调尽快办理,估计至少还要一个月时间。抛开酒驾不说,即便是普通的交通事故,当事双方处理起来也耗时耗力,一味到法院起诉,也浪费了大量的司法成本。对此,审判机关推行先行介入的机制,各级法院在很多交警大队都有交通事故民事理赔协调点,组织事故双方进行协商。
交警坦承,因为涉及到酒驾,肇事车主的保险公司依据规定不予理赔,这让案件变得复杂。除了涉及到刑事案件的交通事故之外,相当数量的涉及到非机动车的轻微交通事故,双方也很容易无法协商。如果遇到一些“刺头”,推诿扯皮就是不赔偿,交警有时只能自己垫钱。
先生遇到的这起交通事故,也给我们带来一些提醒:
1.醉驾入刑,后果很严重,面临刑责,保险不仅不赔付,而且终身还留有案底。
2.走司法程序,流程确实复杂,打官司耗上个一年两年很常见,不管是对于个人来说,还是司法成本而言,当时双方能协调解决的,尽量协调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