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普通人的爱国方式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普通人的爱国方式

阅读量:3678965 2019-10-22



我和我的祖国
2019年9月30日,由国内知名导演陈凯歌、管虎、张一白、徐峥、薛晓璐、宁浩、文牧野执导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上映,爆红全网。作为国庆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透过7个真实的历史瞬间,以普通人的视角,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人民亲历并见证了国家的发展,为祖国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其中,令小编印象最深的是《前夜》《相遇》《夺冠》。 
《前夜》“立国大事 治远必鞠躬尽瘁“
管虎导演的《前夜》,以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为历史背景,讲述了开国大典前夜,工程师林治远负责新中国第一面国旗顺利升起。为了确保电动升旗万无一失,林治远和助手在缺电、缺人、缺材料的紧急情况中,全力以赴投入到国旗电动装置的研发和准备工作中。
《前夜》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于,在国家大事面前,每个平凡的人都能以国家大业为己任,团结一心,乐于奉献。哪怕他们的力量很微小,但是只要是国家需要,他们定能做到全力以赴。
如,林治远为了不断试验自动旗杆的稳定性、准确性,几个晚上不眠不休,他的妻子给他送驴打滚来也只能交给门口警卫。在国家大事面前,林治远以及他的妻子,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力量;林治远团队急需金属材料,群众得知后,纷纷提着灯笼,拿着家里的铁铲、金条、长命锁等物品,从黑夜中赶来,哪怕那些东西对于林治远团队没有多大的用处,但却温暖和鼓舞了林治远团队,给予了他们精神上的支持;阻断装置的材料很特殊,在物资紧俏的当时,清华大学化学系为了国家,献出了系里最后一块铬。也正是有了这一块铬,得以使国旗在开国大典上顺利升起。清华大学作为培养国家人才的摇篮,在国家大事面前,为人民树立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典范。
影片中,人民群众为了国家,为了国旗,团结一心、克服困难、乐于奉献的精神,表现了每一个中国普通群众在国家命运、国家荣誉面前的使命担当,展现了小人物大时代不可忽视的力量。
 林治远说:“你以为升起来的仅仅是一块红布吗?“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国旗是28年的抗战史,是2000万人的鲜血,是中国民族的脊梁,没有国旗,就没有我们今天的主权、自由、尊严、幸福。所以,作为中国人,不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热爱我们的国家,爱护我们的国旗。只有维护、热爱自己的国家、国旗,齐心协力助力国家发展,才是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永恒的幸福。
《相遇》“他叫什么名字我不知道”

张一白导演的《相遇》,以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为背景,讲述了很多像”高远”一样的科研工作者为了国家的科研事业,隐姓埋名,与家人、恋人切断联系,并最终牺牲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的故事。
《相遇》感人肺腑的是,像高远一样的科研工作者们,明知道核辐射对身体的危害性很严重,还是会为了国家,为了集体的利益,义无反顾的牺牲自己。在他们心中,比起个人幸福,国家和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
比如,关键时刻,需要大家赶紧撤离时,高远跑了几步又返回来,冒着被核辐射的危险,关掉了科研设备,保住了科研成果,维护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他自己,在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不久,失去了生命。他的领导说:“他叫什么名字我们都不知道。”
科技,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国之重器。而每一次的科技进步,离不开背后寂寂无名、默默付出的科研工作者。如果不是他们的乐于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我们不会享受到今天的国泰民安、国富民强。在国家大业面前,无数个“高远”视“生命轻如鸿毛,国家利益重于泰山”的崇高品质,应该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铭记。
他们用他们的青春和生命,为我们铸造了幸福路上的“万里长城”,我们更应该懂得这份幸福的来之不易,从现在和未来的每一天起,努力学习、勤奋工作,用实际行动去向他们致敬。
《夺冠》“冬冬太难了”
徐峥导演的《夺冠》,以1984年8月8日中国女排奥运夺冠,首获世界大赛三连冠为背景,讲述了上海胡同小男孩冬冬,在帮助旅居们看女排夺冠还是和喜欢的小女孩告别,做出抉择的故事。
《夺冠》让人记忆犹新的是,在电视机还不是很普及的年代,小男孩冬冬家有一台黑白电视机。那一天是冬冬帮助邻居们稳住天线,看完女排夺冠比赛的日子;那一天是冬冬喜欢的小女孩小美,离开上海飞去美国的日子;那一天冬冬想要送别小美,可是邻居们需要他;在两难间,冬冬完成了自己内心的抉择,帮助邻居们看完女排。
在让人捧腹大笑又让人感动落泪的真情流露中,小男孩冬冬展现了中国少年的可爱与担当。当他身披床单,扶着天线,稳稳地站立在天台上时,仿佛就是一个护旗手,正在用自己的力量,牢牢地守护着祖国的荣光,与祖国共成长。
作为一个小男孩,冬冬小小年纪,有一颗热爱祖国、乐于助人的心,在个人觉悟和民族精神上,他展现了少年强则国强的精神。而冬冬一次次跑上屋顶稳住天线,似乎也对应了电视机中女排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中国精神。
影片中,除了冬冬的戏份很出彩,街坊邻居对于女排夺冠的热情也很让人感动。为了完整看完女排比赛,他们随身携带收音机。作为普通民众,他们诠释了爱国是任何事物都不能阻挡的事,爱国是发自内心真诚地喝彩、祝福。
当黑白电视机上,女排夺冠,人们欢呼着、高兴着,将冬冬举起来,似乎也在启示着:中国的冠军梦将在一代又一代的少年中传承。那些拼搏、进取的精神,将继续感染着像冬冬这样的小少年。
后来,冬冬长大了,成为代表国家乒乓球队出征的主力,冬冬实现了中国精神文明的传承。后来,小时候离开上海,赴美学习的小美,学成归国,昭示着:中华儿女不论走到多远,始终心系祖国,也终将会回到祖国的怀抱。
冬冬和小美,这些新中国成长起来的孩子,也将继续继承先辈的精神,在各自的领域里,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中华民族的精气神也必将在无数个中华儿女的身上,代代相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故事讲完了,可是影片传递给我们的价值观却深深地在印在我的心里,我不禁想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人民能够在短短的70年,从新中国刚刚成立时的百废待兴到现在的国富民强,人民安居乐业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薪火相传。如果没有党和国家正确领导与号召,没有一个个中华儿女的前赴后继,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而作为中国人,我们有必要,有义务,有责任去热爱我们的国家,热爱我们的中国共产党。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为国家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只有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利益,助力国家发展,才是每一个中华儿女永恒的幸福。
爱国爱党,从来不分男女老幼。生而为中国人,也许我们很平凡,但是我们始终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任何困难,都难不倒中国人民。任何理由,都不能阻挡每一个中华儿女热爱祖国的心,中国人民也将继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图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关 注 文 旅 大 邑,大 邑 人 的 平 台
帐号主体:大邑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投稿邮箱:423465047@qq.com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