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新高考政策对初中学习有何重大影响?该如何选科?

新高考政策对初中学习有何重大影响?该如何选科?

阅读量:3679691 2019-10-22


今年4月份作为全国第三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8个省份,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陆续发布本省份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新高考从2021年开始实施,即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

一、“3+1+2”模式
在增强选择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避免弃难就易,造成物理等科学素养的下降。“3+3”设计在较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但也带来了等级赋分制所导致的学生避考物理的现象。
因此,专家提出在选考学科中,将物理、历史作为必选科目,学生必须至少选择其中一门报考,这等于给偏文、偏理的考生一个选择的自由。同时,对物理、历史两门限选科目计100分,采用原始分计分。
“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1”,指物理、历史两门限选科目;“2”,指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以及除了必选一门以外的科目中任选2门。

原来“6选3”选科的20种组合,锐减成为12种组合,物理、历史分道扬镳。对于高一的学生和家长来说,由20种选择变成12种选择,难度显著降低,但是根据已经实行新高考改革省份的经验来看,12种组合全部开班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此在进行预选科的时候,避免成为小众选科组合而被迫重新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选科选专业1.选科,有哪些重要参考指标 (1)能力:按自己最擅长的科目选择;(2)兴趣:根据个人兴趣,选择最喜欢、最适合自己的学科。(3)专业倾向:按目标专业对学科的要求来选;或根据专业覆盖面积,选择路径较宽的学科
2.选科与未来选专业
选科前必然要考虑未来就读的专业。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选科其实就是把高三的高考志愿选择提前到高一来考虑了。因为高校录取专业将与选考科目密切相关,现在选科就需要考虑未来就读的专业。
选科并不是任意选择的,因为高校在录取不同的专业时,是有专业必选的科目要求的。选择科目要注意目标大学的目标专业类对高中所选科目的具体要求,这种要求大概分为下面几种:有3 门科目要求、有2 门科目要求、有1 门科目要求、不限制选考科目。
以下收集了所有新高考改革相关的选科数据,为大家整理了3+1+2模式12种选科组合可报专业、不可报专业的的简要信息,以供高一学生和家长在预选科时进行参考。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物理、化学、地理三科的组合,将来大学里99.4%的专业都可以报考,但是如果选择政治、历史、地理三门科目的组合,可以填报的专业只有52.9%。其他的学科组合可以填报的专业基本都在80%以上,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只要不选政治、历史、地理三门科目的组合,在大学专业选择范围上都不会太受限。

三、选物理or历史?不妨看看大家是怎么说的
@觅·时光:物理怎么样都有保底分
@Husky_Bae:物理物理我爱物理
@旦丁与神曲:建议选物理,物理专业涵盖面广,而且招生多,到时候物理和历史是两条分数线,估计物理的会低很多。历史看似简单,实则不然,而且招生少。
@天壤间一胡郎:绝对是历史啊,可以套用些初中的历史知识。
@初云时:历史好记,还有趣
@丶飞飞不想:物理学通就好,记模型
@初时见你正年少:历史这种基本都不用听课的,为什么不果断选择呢?!!
@莫伟业:物理可以选90%的大学专业
@只要zwc:有很多专业都涉及物理,不选物理将来专业很少,但是物理是真的难学!
@村口骑驴大爷:历史,因为物理不会
@星空Nothing:历史不叫容易简单,而物理说实话,我觉得你没学好数学,物理也不用想了,只是我觉得。
@黎青LI:选物理,想学历史可以自学。
@城上雁:主要是我这种文科脑对于物理这种逻辑性的科目真的get不到点啊,还是历史好,我爱历史
看完了微博网友们的评论,看来大家对于新高考选科还是比较热衷于选择物理,而且感觉大家好务实啊,大家普遍选择物理的原因基本上都是因为以后报考大学,可选择的专业比较多。
四、选科时要考虑什么因素?
我们都知道多个省份是实行“3+1+2”选考模式的,“3”就是语数外三科主科,“1”就是物理或者历史二选一,“2”的话就是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选择两科。所以选择物理或者选择历史都各有6种组合。

根据上表的数据,可以看出来,选择物理的话,有以下几种组合:1、物理+化学+生物;2、物理+化学+地理;3、物理+化学+政治;4、物理+生物+地理;5、物理+生物+政治;6、物理+地理+政治。
而选择历史的话,则有以下几种组合:1、历史+地理+政治;2、历史+地理+化学;3、历史+地理+生物;4、历史+政治+化学;5、历史+政治+生物;6、历史+化学+生物。
那么说了那么多,到底是应该选择物理还是选择历史呢?其实高中历史呢,基本是属于单纯的记忆性内容,你对历史的发展历程有一定的了解,基本就能答题,但是物理呢就不一样了,物理在做题的时候则是需要更多地去衡量判断。
同时参考上面的微博网友评论以及过往数据,我们也可以得知,对于选择文学、哲学、艺术等学科时,选择物理或者选择历史对于未来就读专业选择面来说都是差不多同等水平的,也就是说文学类,哲学类等学科选择物理或者选择历史都是不受影响的。
然而,对于其他的工科,理科专业来说的话,选择物理明显更有利于未来专业的选择,所以如果是以后想要学工科、理科等的专业,选择物理,是比较有利的,而选择历史的话,可选专业范围相应会较窄一些。

五、选择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3+1+2”模式下,物理和历史二选一成必然趋势,上面简单分析了一下,但是仍然有不少同学存在是不是历史比物理更容易学、高考也更容易的误解。同学和家长们要注意了,在选择报考物理还是历史之前,要先了解这两个误区!
误区一:历史比物理容易学
第一个误区:历史比物理容易学。很多家长对历史和物理的认识还停留在过去,认为历史属于文科,只要简单的读一读,背一背就能够打高分了,比高中最难学科——物理,肯定容易多了。其实并不然。
现在历史学科的试题对学生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学生掌握书本中的知识点,还要求学生拥有非常好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因为很多材料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现的,学生需要对材料里面的历史事件做出正确的解读和分析。因此,历史比物理容易学,这是一个大误区!
误区二:学历史高考更容易
第二个误区,学历史高考更容易。有的学生人觉得历史学科简单易学,就选择了历史。在他们看来,容易学当然会学好,高考考上的机会就会更大。其实高考的难易程度和学科本身的难易程度并没有太大关系,高考的难易程度更大一部分是取决于录取率。
实行“3+1+2”模式后,各普通高校会预先公布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以《河北省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中北京大学的科目要求为例,如果考生选择了物理,则可以报考北京大学公布的所有52个专业,但如果选择了历史,则只能报考其中约70%的专业。即使是中国人民大学这样的偏文科高校,选择物理可以报考所有专业,选择历史却有两个专业不能报考。各高校情况也基本上是如此。也就是说,在专业的选择上,选择了物理就意味着机会远远大于选择了历史。所以说哪个选择更容易考上大学,一看数据就一目了然,即印证了那句老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话对于“3+1+2”模式省份的考生来说同样如此。
看完对选科各方面因素的分析后,大家心里是否有更明确的方向呢?
当然以上分析仅作参考。选择物理或者选择历史,始终还是需要按照自身因素来综合考虑,清楚了解自己未来是想走理工方向还是更喜爱文科专业,再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才可以做出适合自己的明智选择!
总之,同学们就是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及基础,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然后持之以恒,并及时的调整自己的心态,应对考试。
文章来源:广州中考公众号
关注可获取更多中考政策解读,学科知识干货
-End-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