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2020考生注意!高考时间调整为4天, 不注意这些将被淘汰!

2020考生注意!高考时间调整为4天, 不注意这些将被淘汰!

阅读量:3679698 2019-10-22



2020年高考还有不到8个月时间,对高三的同学来说,除了要梳理知识、熟悉考点、提高解题技能,还要熟悉2020高考将要考哪些新内容,命题方向将有哪些不同。今天师姐就来给为大家分析一下2020年高考有哪些新变化。
01.
2020年这个省高考时间改为4天
海南省教育厅2018年3月发布,对2016年3月20日印发的《海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进行了修订完善,并已经省教育厅厅务会议审议通过,从2017级高一年级学生(即2020届考生)开始实施。

图片来源:三亚发布
 划重点:高考时间调整为4天,6月7号、8号考语、数、外;6月9号、10号考政、史、地、物、化、生,剩下的就是细节安排了。
北京、天津、山东作为同样第二批实行3+3模式新高考的地区,想必2天也是考不完的。考试时间势必会延长,但具体时间安排还要等官方公布!
02.
2020高考或将出现第四套全国卷
针对北京、天津、重庆、河北、辽宁、江苏、福建、山东等进入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办公厅于近日发布关于印发《新高考过渡时期数学学科考试范围说明》和《新高考过渡时期语文学科背诵篇目说明》(以下简称《说明》)。

《说明》明确指出:部分新高考省市针对使用课程方案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差异,将命制两套新高考考卷,并对考卷考试范围做了具体说明。

说明中列了“北京、天津、河北、辽宁、江苏、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东、海南、重庆等省(市)”,实际上应该划分两类:一类为已经开始使用新教材的省市,一类为尚未使用新教材的省市。
新教材虽然从今年部分省市开始大面积使用,但之前有些省市部分地区已经开始试用,也就是说,试用过新教材的地区按第一类确定考试范围,使用一套试卷;使用旧教材的地区按第二类确定考试范围,使用另一套试卷。
这样,新高考省份至少有两套试卷,再加上没有进行课程改革的省市,原来已经有全国Ⅰ卷、全国Ⅱ卷和全国Ⅲ卷,全国卷可能会出现五套试卷的情况。
但从2017年进入高考改革的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个省市的2020届高考生使用的仍是旧教材和旧课标,所以他们明年高考使用的将是通知中提到的“基于旧课程要求的新高考试卷”。而“基于新课程要求的新高考试卷”,由于新课程刚刚从2019年秋季入学的部分省份高一新生中开始实行,所以在2020年高考中不会出现。
综上,2020年很可能是四套全国卷。
2020年各省份的高考试卷使用情况,主要分为以下五类:
2020年高考试卷1、使用全国2卷·甲卷地区2、使用全国1卷·乙卷地区3、使用全国3卷·丙卷地区4、使用新高考全国卷(基于旧课程)地区5、实行自主命题的地区
各省份试卷使用情况详见下表:

全国一、二、三卷,难度会有变化吗?
2020年高考仍使用全国一二三卷的省份,考试范围和教材、课标都将不会有大的变化,试题难度估计也将保持稳定。
至于各卷之间的难度区别,一般情况下,甲卷比丙卷难,比乙卷简单(也就是难度系数为:乙卷 > 甲卷 >丙卷)。但具体到每一年,情况又有所不同。
除此之外,全国卷的使用还有如下特征:
一、视地区差异调整(针对教育发达的地区,试题对考生知识点掌握精准度要求相应降低,出题方向侧重在能力上,考查考生能否对知识点进行灵活运用)。
二、视教育发达程度调整(针对教育不发达地区通常会考查一两个较偏的知识点,或平常较少见的题型)。
为什么江浙沪地区仍坚持自主命题?
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1、当前部分省份高中教材、高中课程设置不尽相同(如上海的沪教版教材和课程标准就比较特殊,一直自主命题),与其他地区存在一定差异。
2、因与其他省份考试科目、计分方式不同。(如江苏)
3、第一批高考改革试点省份,由于考试科目、计分方式、录取规则都不同,仍有必要自主命题。(如2014年之后的浙江、上海)
随着2020高考报名的开始,2020年高考复习也正式进入了冲刺期。在一轮复习中,考生首要的任务是梳理知识、熟悉考点、提高解题技能。2020年高考试题将可能考哪些“新”内容、命题方向呢,一起来看一下吧!
03.2020高考新课标
2019年高考结束后,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公布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就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综合推进新课程、新高考改革,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这也是新世纪以来国家层面出台的第一个关于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纲领性文件。
 目前我国的高考分两种情况,全国卷地区是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省级组织实施;独立命题地区是省级命题、省级组织实施。
在浙江、上海的改革试点方案中,由于两地的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不同、合格性选择性考试时间不同,更是无法统一命题。但在目前公布的第三批改革试点省份方案中,语数外和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时间、科目都趋于统一和固定,这就为统一命题奠定了基础。
 国办文件中没有提“省级统一命题”,只说了“省级统一组织实施”,这意味着新高考后语数外和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试题,很可能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目前“全国1/2/3卷+5套地方卷”的格局很可能被打破! 
独立命题的江苏省已经明确宣布,实行新高考后将使用全国卷、满分恢复750分。至于“全国统一命题”是否会最终变成“全国一张卷”,可能性不大。因为目前东中西部各省份教育发展水平差距还比较大,各地考生人数差距更大。结果很可能是全部使用全国卷,但增加全国卷的套数,甚至会出现全国4卷、5卷。
相比近三年的高考大纲而言,2020年的高考大纲将有重大修订,最新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也会在高考试题中体现出来。 
教育部在2018年8月份明确提出:2019年或2020年,将逐步在高一年级新生中开始实行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而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材的精神,会在高考试题中逐渐体现出来,时间节点,很可能就是2020高考。
04.
2020年高考新热点
教育部考试中心在最新的考试大纲中,着重强调了高考“考什么”,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教育部发布的最新《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科课程标准》,也首次提出凝练“学科核心素养”。 可以预见,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将是2020年乃至今后高考的命题热门。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语言)——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增进语文学养,努力学会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文字。
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在发展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推进思维机制的发展,提高思辨能力,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审美鉴赏与创造(审美)——在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以及在生活中,坚持对美的追求,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文化传承与理解(文化)——在语文课程中进一步理解和尊重文化多样性,关注当代文化,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
数学核心素养:
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共六项三大类。
1.数学抽象是指舍去事物的一切物理属性,得到数学研究对象的思维过程。
2.直观想象是指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态与变化,利用图形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数学抽象与直观想象体现了数学的一般特性。)
3.逻辑推理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规则推出其他命题的思维过程。
4.数学运算是指在明晰运算对象的基础上,依据运算法则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逻辑推理与数学运算体现了数学思维的严谨性。)
5.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知识与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
6.数据分析是指针对研究对象获取相关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推断,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知识的过程。(数学建模与数据分析体现了数学的实用性。) 
英语核心素养:
由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这四大要素构成。
1.语言能力是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意图和情感态度的能力。
2.文化品格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文化意识、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
3.思维品质是学生通过英语学科的学习而得到的心智发展。
4.学习能力是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
不管高考怎么变,高考的知识点,高考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唯一的变化就是知识点应用更加灵活,知识点慢慢的会和生活精密链接起来,所以请不要因为高考改革而迷茫,努力适应拿高分才是王道!
END

编辑 | 师姐
?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一键置顶公众号   从此高分不用愁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