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按识别 即刻享受
秋季课程报名 12h咨询
一线名师讲座 试题解析
升学、中高考最新政策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立即抢报
来源:高中学习资料精选(ID:gzxuexiziliao)

海南省教育厅2018年3月发布,对2016年3月20日印发的《海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进行了修订完善,并已经省教育厅厅务会议审议通过,从2017级高一年级学生(即2020届考生)开始实施。

(图源:三亚发布)
划重点:高考时间调整为4天,6月7号、8号考语、数、外;6月9号、10号考政、史、地、物、化、生,剩下的就是细节安排了。
北京、天津、山东同样作为3+3模式新高考地区,那么,2天想来也是考不完的了。

9月底,一则辟谣引发关注,各微信群内频频流传一份的2020年山东高考时间表,具体时间表如下:

随后,山东省教科院教研室相关人员随即辟谣,这只是征求意见稿,具体时间等待研究决定,并一再说明,请不要信谣更不要传谣。
山东在2020年实施"3+6选3"的新高考改革方案,两天考完是不可能的了,必然会延长。语、数、英时间是不好变动的,全国统一,个别地区想要提前考或者延迟考对于试卷流传控制压力太大。
在这张流传的时间表中,思想政治和地理的考试时间都安排在了下午的一点半开始。一点半开始考试,按照提前30分钟进入考场的原则,考生在下午一点钟便要进入考场。同时再考虑赶考的时间,很多考生在中午12点的时候,便会踏上去考场的路上。中午的12点正是最热的时候,这个时候赶考,很容易引起中暑。尽管上午的考试科目在10点半便会结束,但是留给考生们休息的时间并不多。
山东省2020新高考各科时间安排,还需等待官方发布消息。

教育部于近日印发了《新高考过渡时期数学学科考试范围说明》和《新高考过渡时期语文学科背诵篇目说明》。明确指出从2020年高考开始,将针对新高考试点省份实行新课程方案的差异和教学内容范围不同,命制两套新高考全国卷,并对考试范围做了具体说明。
从2017年进入高考改革的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个省市的2020届高考生将实行新高考。但此届高考生使用的仍是旧教材和旧课标,所以他们明年高考使用的将是通知中提到的“基于旧课程要求的新高考试卷”。(“基于新课程要求的新高考试卷”在2020年高考中暂时不会出现)
由此可知,2020年各省份的高考试卷使用情况,主要分为以下五类:
1、使用全国2卷·甲卷地区
2、使用全国1卷·乙卷地区
3、使用全国3卷·丙卷地区
4、使用新高考全国卷(基于旧课程)地区
5、实行自主命题的地区
各省份试卷使用情况详见下表:

当然,上面那些只是个大家提个醒,下面放点干货,对于2020高考备考做出引导!
2019高考前教育部主管、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的《中国考试》杂志公众号最新发布考试中心主任姜钢的重磅文章《发挥高考内容改革导向作用 助力推进教育评价改革》。
关于高考内容改革,在4月15日教育部紧急发布的《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规定》中明确提出——

至于高考内容改革如何改,教育部的紧急通知并未提及,但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在此文中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这些改革方向和举措,在2019年的高考试题中已有体现。
在2020备考之际,先从宏观上了解一下可能的改革方向,对于考生们做好心理预期,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根据学科内容和特点,将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品德修养、奋斗精神,以及知识见识、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要求有机融入到试题中;通过试题素材的呈现和设问,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学习哥解读】

要根据高中教学要求和不同学科以及纸笔考试的特点,系统设计考查方式,明确考查目标、考查重点、呈现形式,通过优化试卷结构和题型,把健康观念和意识、审美能力和修养、劳动精神和实践等方面的内容纳入考查范围,加强考查实验操作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方面的试题设计。
【学习哥解读】

“一核”为高考考查目的,明确了高考的核心功能是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立德树人是高考育人的重要使命,服务选才是高考的基本功能,引导教学是基础教育对高考的现实需求。
高考是高校选才育人的第一道关,高考要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在高考命题工作中要以立德树人为引领,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实现“四个正确认识”,进一步强化、凸显高考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

这四项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内容中的提炼,回答“考什么”的问题。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内容要有足够的容量,将素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内涵考虑在内,涵盖素质教育的主要层面。
以司机开车类比,司机必须要了解道路安全法规、驾车基本理论、车辆基本构造等基本内容,这些属于必备知识;一个合格的司机,能够熟练开车上路,平安行驶,可以说具备了关键能力;一个高水平的司机,能够在复杂的路况中应对棘手问题,能够完成较为困难的驾驶任务,可以说具备了学科素养。
以关键能力为例,与各学科原有的能力要求相比,关键能力更加契合时代需求,同时强调具备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与各学科原有的能力要求相比,高考内容改革后要考查的关键能力有2点不同:
一是更加契合时代需求。如阅读能力一直是高考语文的考查重点,信息时代对阅读能力的要求发生变化,因此高考语文的关键能力之一——阅读能力也相应要由注重精读转向强调精读、泛读等各种阅读策略的灵活运用,由注重文本内容理解接受能力转向侧重对文本传递的各类信息的审视阐释能力。
二是强调具备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关键能力不仅包括学生已经获得的能力,还应该包括能够在未来获取新知识、新能力的学习能力。

考查内容与考查要求之间具有关联性,考查内容通过考查要求来达成,考查要求对考查内容的实现方式给出具体明确的规定。
高考考查内容强调基础性,应关注学科的主干知识,关注学生未来生活、学习和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不可或缺的知识、能力和素养。
高考考查内容强调综合性,既包括学科内的综合,也包括学科间的综合;要求学生既做到对知识横向的融会贯通,也做到纵向的融会贯通,要在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这个具备内在逻辑关系的整体架构中做到游刃有余。
高考考查内容强调应用性,要求学生不仅关注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等紧密相关的内容,而且要求学生养成运用学科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并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考查内容强调创新性,在考试中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通过试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能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一,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
高考内容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同时,高考内容改革还要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高中课程标准、测评理论和技术等科学设计考试内容和创新试题形式。
第二,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高考负载价值引领与导向使命,要在考查知识和能力的同时,科学、有效地把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方面的价值观融合到考试内容中,唯此才能助力教育评价改革,扭转“唯分数”教育评价导向。
第三,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
高考内容改革要在科学设计的高考评价体系总体框架下推进,同时各学科可以根据德智体美劳教育方针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科优势,设计体现本学科特点的考试内容改革方案。
第四,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
高考内容改革体现国家意志,立足全面发展育人目标,通过考试内容的改革引导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落实;同时,考试内容改革要以学生为主体,遵循教学实际和学生认知规律,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下面汇总了考生大省广东省2019年各科阅卷组长总结的各科失分原因及补救建议,对于现在的高一高二高三生备考及老师教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警示意义!
语文科
段吉方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
教授、高考语文科评卷组长
考生失分原因分析:从考生的实际答卷情况来看,存在一些不足。如现代文阅读中对阅读信息的筛选整合能力仍需提高,对“中国脊梁”的形象理解、对故事与新编之间的关系的理解还不够深透;古诗文阅读中古代汉语词汇积累不足、对诗歌文本细读能力不足;作文“立论”和“驳论”的能力有待加强,演讲稿写作不规范、读者(听者)对象不明确,现场感不足等。
2020高考建议:建议中学语文教学,要关注现实生活,认真学习当前理论精神,认真领会和贯彻新课程标准精神,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基础上更强调融会贯通。阅读教学需要加大阅读量,加强对文本的整体解读,加强各类文体特征的认识以及文体阅读间的联系,进一步强调对阅读中思想内涵和艺术技巧的理解,注重文本细读的落实。作文教学,要重点理解写作任务的要求,理解考题创设的写作情景,培养学生有针对性的论述事理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数学科
黎稳 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
教授、高考数学科评卷组组长
考生失分原因分析:从评卷情况来看,大部分考生能适应试卷对解答题布局和难度的调整。存在主要问题有:用数学语言来表述推理的严谨性有所欠缺,基础知识仍需加强。
2020高考建议:从今年评卷情况来看,中学教学应夯实基础知识,培养数学思维的灵活性与创新性,突破僵化的应试模式。
英语科
谷红丽 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院长、
教授、高考英语科评卷组长
考生失分原因分析:从考生的实际答卷情况来看,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语法填空与短文改错题上存在读题不认真,没有领悟题干的具体要求;书写不规范;单词拼写错误;部分学生答题有投机的倾向等问题。在书面表达题作答出现的问题主要有:考生审题不清,缺乏语体意识;信息点采集和整合的偏离;语言表达不当,缺乏语境和语用意识;语篇构建上应试思维痕迹明显。
2020高考建议:根据试题分析及考生存在的一些问题,建议考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应该多注重培养根据上下文语境准确使用词汇(尤其是动词)的能力,同时要注意书写的规范性;平时教学和备考要注意加强学生的审题意识并加强过程性指导。
通过头脑风暴,同伴反馈等形式,借助思维导图与学生一起分析写作情景和写作要求,构思写作提纲,拓展和填充支撑素材,提升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重视平时的积累,不靠熟背写作模板和范文来应对高考作文;应该多重视语言的得体性。在写作教学中可以给学生强调四种意识,目的意识,读者意识,任务意识和礼貌意识等。平常的写作教学要尽量摆脱应试思维。教学要从长计议,致力抓学生的基础,从点滴做起,不迷信所谓的“应试套路”。
理科综合-物理科
文德华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学院教授、
高考物理评卷组长
评卷分析及建议:
(1)加强基本科学素养训练,规范物理表达。例如,在物理量符号的规范使用上存在较多的问题。计算题中题目中已经出现的物理量符号,要严格按照题目的意思使用;题目中没有规定符号的物理量要采用常用的符号,例如长度符号采用x, s, l等,不要采用容易混淆为其他物理量的符号来代替。
(2)注重学生物理思维的培养,解题过程要能简明、清晰地体现物理思维过程。一般不要在解题的中间步骤中就带入数值进行计算;不能跳过必要的步骤而直接写出结论性公式。例如最近两年的答卷中,对于带电离子在均匀磁场中运动的问题,都出现了直接写出结论性公式的问题。
理科综合-化学科
胡建强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副院长、
教授、高考化学评卷组组长
考生失分原因分析:总体来看,常考题型和常见知识点作答情况较好,而对陌生考点,新情境信息试题、综合性强的试题作答较为不理想,说明信息加工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显得不够,逻辑推理能力和学科思想方法掌握得还不够。
2020高考建议:
(1)加强基本功。万丈高楼平地起,练好基本功是学生的首要任务,基础扎实方能以不变应万变。
(2)强化表达能力。用文字熟练、清晰、规范、准确地表达出来使每个学生都要努力练就的一项重要功夫,要尽力避免不会表达、字迹潦草、眼高手低、毫无逻辑、书写不规范等弊端。
(3)注重活学活用,增强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教师在教学之中也要善于利用真实的、有效的教学情境实施教学。
理科综合-生物科
王菊芳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高考生物评卷组长
考生失分原因分析: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实验技能掌握较好。大多数考生对试题难度比较适应,对考试大纲的要求把握较好,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反映出我省生物学科教育的基本状况良好,稳中有进。评卷中也发现考生存在的一些不足:一是有些考生分析新情境、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二是有些考生答题思路不够清晰,逻辑思维能力需要加强;三是有些考生答题冗长繁琐,文字表述及语言规范性应受重视。
2020高考建议:一是加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训练,注重融会贯通,培养综合能力。
二是结合国家战略方针开展教学活动,重视实验探究,着力生态文明建设。
三是强化逻辑思维,重视科学术语的规范性表达。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思辨、答辩、小组谈论等方式理解科学原理、技术方案,并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及科学表达能力。
文科综合-政治科
赵艺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院长、
副教授、高考政治评卷副组长
考生失分原因分析:考生答题总体表现基本与去年持平,学科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结合材料分析的灵活性不足。如三道非选择题,知识内容基本较为清晰,也是热点主干重点知识,但考生在提取材料信息,建立知识与材料之间的关系,以及切题分析说明方面还是欠缺较多。
2020高考建议:通过议题式教学,结合学科知识把握新时代主旋律和时事热点问题,关注教材修订的新内容;重视考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增强推理和辨析能力,着重梳理各知识模块的大逻辑,融会贯通,以应对小切口宽范围的材料分析题,避免漏答;强化快速阅读、提取有效信息的训练,学会以材料提供的关键词为线索组织逻辑完整的答案;原理表述要求完整准确,避免错答;提建议、措施类的开放性问题,作答要具体、有针对性;考生临场要淡定自信,不放弃,避免答题答错位置,不留遗憾。
文科综合-历史科
陈文海 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兼历史文化学院院长、
教授、高考历史评卷组长
考生失分原因分析:从考生答题情况来看,大多数考生的基础知识较为扎实,答题技巧较为熟练,主要表现为能够准确叙述历史的知识点,并且按照题目的要求规范答题。
例如,“钢产量变化趋势”一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对钱穆观点评述”一题涉及较为严格的小论文题答题规范,但考生大都有着较好的表现。这说明,在应对试题的基础性和综合性方面,考生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不过,在应对试题的应用性和创新性方面,不少考生则显得较为被动,其主要表现是,既不太善于运用所掌握的观点和材料去论证新的问题,也不太能够做到有理有据地对一些观点进行批判性思考。
文科综合-地理科
张争胜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
教授、高考地理评卷组长
考生失分原因分析:考生地理基础较扎实,解决实际地理问题能力有待加强。从考生们的答题情况看,大部分考生能够从试题中获取有效的地理信息,解读相关地理信息并且根据所学的地理概念、规律原理以及结合试题所提供的背景材料和设问要求进行答题,具备了一定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用地理基本知识和技能、阐释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的能力。但仍有部分考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及地理观点的表达能力有待加强。
2020高考建议:重视地理过程教学,培养地理核心素养。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地理概念、地理过程的教学以及地理专业术语的表达,重视地理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大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以及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体现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重视地理思维能力培养,在地理高考中,需要考生具备地理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评价能力、逻辑能力、表达能力等,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培养。
声明 本文素材来源于中国考试、三亚发布、高中生学习(ID:gzsxuexige)、高中学习资料精选(ID:gzxuexiziliao)、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立即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