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2019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下降

2019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下降

阅读量:3689553 2019-10-23


点击上方“金普在线”,选择“置顶公众号”
金普学堂,创业必读
近日,银保监会官网发布了《2019年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其中不仅介绍了近年来普惠金融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而且提出了一系列深化改革措施。普惠金融正稳步向前
《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末,我国人均拥有7.6个银行账户、持有5.7张银行卡,较2014年末分别提高60%和50%;
我国每10万人拥有ATM机79台,显著高于亚太地区平均水平的63台;每10万人拥有POS机2356台,较2014年末实现翻倍。
普惠金融的重点服务对象为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
2015年底,国务院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下称《规划》),对普惠金融工作进行顶层设计。
此后数年,在监管政策和数字技术的双重驱动下,普惠金融得以高效地渗透至目标人群。
除了人均账户、ATM和POS机占有率等数据大幅提高之外,更重要的是,宝贵的信贷资源亦在持续倾斜。
《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5.63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了14.27%。
普惠型小微贷款利率下降
《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4.27%,比各项贷款增速高7.14个百分点;有贷款余额户数1988.31万户,较年初增加265.08万户。
2019年上半年新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6.82%,较2018年全年平均利率下降0.58个百分点。
此外,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3.75%,较年初下降0.43个百分点。
从数据来看,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在快速增长的同时,贷款利率及不良率也处于下降通道。
银保监会最新披露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情况表显示,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存量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9.97万亿元,其中国有大行(包括邮储银行)、股份行、城商行分别占2.58万亿元、1.87万亿元、1.49万亿元;贡献最大的是农村金融机构,余额为3.92万亿元,占比约为40%。从提供普惠型贷款的银行类别来看,数量庞大、分布广泛的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是其中主力。实际上,监管指标的“指挥棒”只是起作用的一方面,央行、银保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也在联合其他部委,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例如,2019年9月20日,国家发改委和银保监会联合下发《关于深入开展“信易贷” 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的通知》,从信息归集共享、信用评价体系、“信易贷”产品创新、风险处置机制、地方支持政策、管理考核激励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的支持力度。多举措助推普惠金融发展
《报告》总结梳理了普惠金融体制机制、产品服务、资本市场融资、信用信息体系、担保增信体系、差异化监管、货币财税政策、法律法规、消费者权益等9个方面的举措:
一、深化普惠金融体制改革,初步形成“敢做、愿做”普惠金融的机制
《报告》指出,引导金融机构深化普惠金融体制改革,推动普惠金融事业部等专营机制进一步落地见效。
肯定了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在普惠金融中发挥的作用,同时也提出相应要求:银行进一步落实授信尽职免责、内部考核激励等制度,各保险公司进一步发挥在普惠金融中的保障作用。
二、创新普惠金融技术和产品,“能做、会做”普惠金融的局面有所改善
鼓励引导各类机构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服务质效,针对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特点和需求,打造专属产品服务。
对各地结合地方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创新农业保险服务模式的做法予以肯定。
三、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功能,拓宽市场主体融资渠道
《报告》指出,2019年在稳步推进新三板普通股和优先股、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创业公司债券、农产品期货期权等资本市场融资工具发展方面卓有成效,能更好地支持普惠金融重点领域发展。
四、加强信用信息体系和共享平台建设
2019年继续推动深化“银税互动”、持续推进“银商合作”、深入开展“信易贷”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
持续推进中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征信体系;
多地搭建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整合不同政府部门信息资源,缓解因缺信息造成的融资困难。
五、优化担保增信体系和机制建设,推动风险有效分担。
《报告》指出,通过开展动产担保统一登记试点,打造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并推动落地见效,逐步搭建完成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多地设立专项信用保证基金和担保基金。
六、强化考核评估,完善差异化普惠金融监管机制。
通过优化小微企业、农户等普惠金融重点领域监管考核目标实现差异化导向、开展“百行进万企”融资对接和民营及小微企业政策落实专项检查、加强普惠金融业务统计界定和监测分析。
七、强化政策激励,货币财税政策进一步发挥协同效应。
继续落实完善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扩大政策惠及面。
加强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管理,发挥扶贫再贷款政策导向作用。
对金融机构符合条件的普惠金融领域有关贷款实行免征增值税、印花税,减征企业所得税,加强政策红利效果监测。
延续有关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优化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使用方向,加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力度。
八、弥补制度短板,健全普惠金融发展的法律框架。
通过制定“两权”抵押等相关法律制度,加快补齐地方金融监管制度短板,研究修订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制度,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法律保障。
九、加大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
强化普惠金融领域信息披露和市场透明度建设,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宣传和消费者金融素养教育,推进金融消费纠纷非诉第三方解决机制建设,开展金融消费权益保护专项检查和治理。
- END
让创业者少走坑
加入金普学堂创业者小密圈
分享创业者实战经验,传播有价值的创业案例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