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广州市情”关注我们!
植地庄抗日战斗烈士纪念碑
植地庄抗日战斗烈士纪念碑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里仁洞村植地庄外的挞沙岗上,前有石阶、平台。纪念碑建在平台上,底座5层,逐层向上收,五层建有186×186×247(cm)方柱型碑座,正面刻有碑文及烈士名录。

植地庄抗日战斗烈士纪念碑
方柱形碑座上是纪念碑主体,碑的正面题“植地庄抗日战斗烈士纪念碑”十二字;左面为林锵云题的“与当地人民结合起来的保卫禺南英勇战斗的抗日烈士们永垂不朽”二十八字;右面为郭信民题的“革命精神永世长存”八字;背面为黎春华题的“为国为民而英勇斗争的烈士们永垂不朽”十七字。原碑立于1956年10月13日,是番禺县人民委员会为纪念1944年7月26日在植地庄战斗中光荣牺牲的卫国尧等48位烈士。现在的纪念碑为1992年重建。
植地庄抗日战斗纪念碑为纪念1944年7月26日植地庄战斗建造。1944年上半年,广游二支队连续取得了活捉沥滘卫氏“八虎”、伪区长冼尧甫和夜袭市桥等一系列胜利。7月7日在禺南召开军民大会,纪念抗战七周年,公开宣布成立广游二支队新编第二大队。卫国尧任大队长,郑少康任政委,下辖三个中队。新编第二大队为了进一步发展大好形势,配合中山、顺德兄弟部队的战斗,决定组织第二次袭击市桥。大队领导一方面部署对市桥的侦察,一方面调动在禺南东线活动的队伍250多人集结到市桥以北的乡村。7月24日晚,部队经过战斗动员,向市桥方面运动。适逢刮台风,下大雨,市桥以北的主要道路被水淹没,无法通行。部队撤到植地庄隐蔽。植地庄距市桥西北7公里,与里仁洞毗邻,是一个群山环抱的小村庄。庄的西面是葫芦岗、长岗,往南是塔沙岗,东面是白虎岗、燕子岗,后面是松岗。山岗上长满树木和野生植物,庄的四周是茂密的竹林,形成一道藩篱,便于部队隐蔽。正当部队撤到植地庄隐蔽,待机再出击的时候,不料被汉奸特务侦悉。7月26日拂晓,驻广州市郊石榴岗日军500余人在指挥官吉田的率领下包围植地庄。大队领导马上组织抵抗突围。郑少康、卫国尧、黄平、李海等同志分别带领部队转移;卫国尧同志带领的队伍向西南方突围,他们边打边撤。何达生带领着通讯员梁细九掩护大队撤退。坚守植地庄的只有8位同志,他们是中队长何达生,通讯员梁细九,班长黎明,副班长、机枪手植枝,机枪副射手孔联,弹药兵陈耀祥,战士黄贤、曾九。他们在何达生的带领下,在植地庄民兵和群众的配合下,利用地形地物,灵活地组织火力,巧妙地与敌周旋,先后打退了日军的多次疯狂进攻,有效地杀伤敌人,保卫了村庄。
植地庄战斗共击毙击伤日军70多人,其中指挥官4名。战斗中,二支队新编第二大队牺牲了大队长卫国尧等48人,伤20多人。烈士们用鲜血在植地庄写下了禺南地区抗日战争光辉一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番禺人民政府在植地庄塔沙岗上建起了纪念碑。
——选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广州红色史迹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