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韩影百佳片单,《寄生虫》《熔炉》都没有?

韩影百佳片单,《寄生虫》《熔炉》都没有?

阅读量:3692903 2019-10-23



1919年10月27日,结合舞台表演和大银幕影像制作呈现的剧情片《义理的仇讨》在韩国最早的常设电影院“团成社”上映,“韩国电影”由此诞生。
2019年正值韩国电影百年,《韩民族日报》与CJ文化财团主持评定了一份韩国电影百年百部韩影榜单,借此回望与总结韩国电影百年历史。
1919年《义理的仇讨》报纸广告

韩国最早的常设电影院团城社

《义理的仇讨》演出示意图
这100部电影,可能并非“最优秀”的,但却是最能代表韩国电影历史,同时也是最能反映近百年韩国社会发展与时代变迁的作品。
这份榜单由导演、制作人、影评人等不同身份的38位韩国电影业内人士共同选定,最早的一部是1934年上映的《青春的十字路》(安重华导演),最近的一部则是延相昊导演的《釜山行》(2016)。

《寄生虫》因为技术原因未能上榜
由于操作上的原因,此次评选没把2019年上映影片计算在内,所以刚刚捧获戛纳金棕榈大奖,为韩影百年送上厚礼的奉俊昊新作《寄生虫》并没有上榜。但奉导的《杀人回忆》、《汉江怪物》和《母亲》三部作品均有入选。
按照年代划分,1970年代的作品要明显少于60年代的作品,不难看出70年代维新独裁政权背景下的文化审查,对文化艺术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1980年代,以李明世、裴昶浩、李长镐等导演为代表,韩国电影迎来了电影技法上更为风格化的革新,由此开启了韩国电影的“新浪潮时期”。这期间边永妵、张允炫等导演也开始创作大量的独立电影,以表达社会批判和宣扬进步思想。这十年间,也可为韩国电影最为“自我”的十年。

《生死谍变》成为韩国电影工业化的分水岭
进入1990年代,由于更多资本的涌入,韩国电影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20年,1990到2010年间的作品占据了百部作品的半数之多。
经历了首次引入策划概念的喜剧片《结婚的故事》(1992)的成功试水,以姜帝圭导演的《生死谍变》(1999)为开端,一大批高概念、大制作、简单叙事的商业大片接连登场。《王的男人》、《汉江怪物》、《釜山行》等“千万观众电影”也不时涌现。其中不乏像《两个刑警》、《朋友》这类带有很明显港片、好莱坞电影模仿痕迹的佳作。

林权泽导演

李沧东导演
按照导演划分,这分榜单之上,林权泽导演和李沧东导演的作品最多,各有五部上榜。林权泽导演的作品是《曼陀罗》、《歪鼻子》、《离别泪》、《借种》和《西便制》,李沧东导演则是《绿鱼》,《薄荷糖》、《绿洲》、《密阳》和《诗》,但最新作品《燃烧》并未入选。
随后李长镐导演有四部作品上榜,李晚熙、金绮泳、裴创浩、朴光秀,朴赞郁、奉俊昊等导演以三部作品紧随其后。

独立电影、纪录片《牛铃之声》海报
这份榜单中有不少独立电影和纪录片入选:聚焦1988年奥运会被夺去家园的人们的故事的纪录片《上溪洞奥运会》(1988);纪录劳动者斗争故事的纪录片《罢工前夜》(1990);开启独立电影新千年的《没好死》(2000)。
动员293万观影人次创下独立电影票房纪录的《牛铃之声》(2009);讲述济州4.3抗争故事,在圣丹斯电影节上首次斩获奖项的韩国电影《芝瑟》(2013) 都有上榜。这些作品的存在,也让这份榜单在艺术的社会维度上更具价值。
如何选定?
第一轮投票:38位评审委员首先要从一份1919年-2018年上映的1200部电影初选目录中各自选出100部作品。
这份初选目录是基于2013年韩国电影资料院评选“100部韩国佳片”时,参考各种因素筛选出的1000部电影,再加上2013-2018各个年度的票房前20名,以及综合国内外电影节的邀请和获奖记录、电影杂志《CINE21》的年度前十位,选定200部电影作为补充。
第二轮投票:38位评委开会集中讨论,敲定最终的100部作品。
接下来,时光网与大家分享这份榜单。从这100部电影中,洞察韩国电影有史以来的变化。
1930-1950的韩国电影

1.《青春的十字路》(1934)导演安忠和,韩国国内现存最古老的电影。

2.《迷梦》 (1936)导演杨周南。韩国现存最古老的电影之一,纪录了朝鲜半岛30年代的生活日常,同时表现了社会对新女性的焦虑。更有意思的是很多场景着力表现首尔的街道与交通,原因是这部电影原本就是殖民政府交通部门订做的交通安全宣传片。

3.《自由万岁》(1946)导演崔寅奎。高丽映画协会制作,朝鲜光复后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全长80分钟但仅存51分钟残本。
1950-1960的韩国电影

4.《稗牙谷》 (1955) 导演李康天。影片聚焦朝鲜战争休战时期的志异山驻扎游击部队,讲述了一个桃色案件引起了原本就矛盾重重的小团体的崩溃,由于正面描写了游击队员形象,违反了当时的“反共法”,一度成为禁映作品。

5.《未亡人》 (1955) 导演朴南玉。该片结尾部分遗失,而目前可以放映的部分也是在结尾十分钟丢失音频的不完整版本。

6.《自由夫人》(1956)导演韩滢模。影片反映了解放后的韩国社会受到近代化、资本主义及西欧文化的复合影响,女性逐渐以独立的形象出现在人们视野当中,过去被强烈隐忍的原始性欲得到觉醒。

7.《出嫁的日子》(1957)导演李炳逸。最初在海外获奖(亚太电影节最佳喜剧奖)的本土电影。

8.《地狱花》(1958)导演申相玉。影片背景“美军基地村”很好地勾勒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首尔地区混沌的面貌,片中的“洋公主”指带有西方混血的韩国女子,她们行为大胆,并赤裸裸地流露出自己的情欲,自然也成为“新女性”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960-1970的韩国电影

9.《下女》(1960)导演金琦泳。导演中期代表作,也是他的“下女三部曲”的第一部,影片以“楼梯”为线索,将整个房间划分为两层,运用怪异的景别和不和谐的音效带给观众极端的恐怖感。奉俊昊导演的《寄生虫》对于空间概念的运用也借鉴了该片。

10.《误发弹》(1961)导演俞贤穆。

11.《马夫》(1961)导演姜大振。

12.《房客与妈妈》(1961)导演申相玉。

13.《一去不回的海兵》 (1963) 导演李晚熙。

14.《渔村》(1965)导演金洙容。

15.《赤脚青春》 (1964)导演金基悳。

16.《金药局的女儿们》(1963)导演俞贤穆。

17.《雾津》 (1967)导演金洙容。

18.《将军的胡须》 (1968)导演李星究。

19.《再爱我一次》 (1968)导演郑素影。

20.《休日》 (1968)导演李晚熙。

21.《火女》 (1970)导演金绮泳。

22.《星星的故乡》 (1974)导演李长镐。

23.《傻瓜们的行进》 (1975)导演河吉钟。

24.《去森浦的路》 (1975)导演李晚熙。

25.《英子的全盛时代》 (1975) 导演金镐善。

26.《机器人跆拳剧场版》 (1976)导演金清基。

27.《冬天的女子》 (1977)导演金镐善。

28.《异鱼岛》 (1977)导演金绮泳。
1980-1990的韩国电影

29.《刮风的好日子》 (1980)导演李长镐。

30.《最后的证人》 (1980)导演李斗鏞。

31.《曼陀罗》 (1981)导演林权泽。

32.《矮人射出的小球》 (1981)导演 李元世。

33.《避幕》(1981)导演李斗鏞。

34.《底层市民》(1982) 导演裴昶浩。

35.《歪鼻子》 (1980)导演林权泽。

36.《傻瓜宣言》(1983)导演李长镐。

37.《纺车》 (1984)导演李斗鏞。

38.《深蓝色的夜晚》(1985)导演裴昶浩。

39.《离别泪》 (1986)导演林权泽。

40.《借种》(1987)导演林权泽。第44届威尼斯电影节竞赛片,姜受延捧获最佳女演员奖,也是韩国首个欧洲三大电影节影后殊荣。

41.《捕鲸猎人》(1984)导演裴昶浩。

42.《七洙和万洙》(1988)导演朴光洙。

43.纪录片《上溪洞奥运会》 (1988)导演金东元。

44.《旅者不息》 (1987)导演李长镐。

45.《达摩为何东渡?》(1989)导演裵鏞均。

46.《捕鲸猎人搞笑演员》 (1989)导演李明世。
1990-2000的韩国电影

47.《情易逝》 (1990)导演申相玉张善宇。《情易逝》通过一对男女的爱情故事反映了都市化、产业化的社会氛围下,下层人群的生活百态。

48.《他们也和我们一样》(1990)导演朴光洙,青龙奖最佳电影。

49.《南部军》 (1990)导演郑智泳。将南部军作为历史的牺牲者来看待,并在朝鲜民族牺牲者的构图中重新勾勒了朝鲜,高度纪实的风格和《太白山脉》一脉相承。

50.《罢工前夜》(1990)导演张允炫 / 李在久 / 张东洪 / 李恩。

51.《情场如马场》(1991)导演张善宇。屡现伯格曼时刻,张善宇独孤求败,超前整个韩影史。

52.《白色战争》 (1992)导演郑智泳。影片摆脱了传统战争片对血腥战场的直露描写,而是间接通过两个越战军人在战后的不幸人生和内心活动刻画出了战争的残酷性。影片耗资也创当时之最,共投资20多亿元,打造出的战争场面比之前任何一部本土战争片都要出色。

53.《结婚的故事》 (1992) 导演金义石。年度票房冠军,该片的成功吸引了大企业纷纷开始尝试电影投资,但本土片得以大幅度地扭转局面则是在1999年初春凭借姜帝圭导演的南北谍战大片《生死谍变》。

54.《西便制》 (1993)导演林权泽。以潘索里为主要表现对象回应反思了韩国现代化。入围第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1993)金爵奖,林权泽获最佳导演奖,吴侦孩获得最佳女演员奖。

55.《两个刑警》(1993)导演康佑硕。韩国系列电影的先驱,年度电影票房冠军,港片模仿痕迹严重。

56.纪录片《微弱的声音》(1995)导演边永柱。作为韩国第一部正式在影院上映的纪录片电影而备受关注。

57.《美丽青年全泰壹》 (1995) 导演朴光洙。获第4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提名。这可能是韩国最早的众筹电影,由7000人集资拍摄,名字都出现在片尾字幕。以黑白影像回顾全泰壹,以彩色影像记录搞民运的逃亡教师,纪实感强烈。

58.《性、食物、女人》 (1995)导演朴哲洙。《301,302》是一部相当具有实验性质的影片,无论是影像风格或是情节主题都相当西化,探讨了女性、身体、欲望、食物等话题,显而易见的让人看到西方女性主义理论支撑了整个影片的发展。

59.《猪堕井的那天》(1996)导演洪常秀。尽管只是处女作,不难看出洪尚秀已具备了一个成熟电影人所必须的修养——对角色的刻画、熟练的导演技法,以及特有的人生观、世界观等。

60.《花瓣》(1996)导演张善宇。韩国影史上首部触及光州民主化运动的作品。

61.《黑帮三号再上位》(1997)导演宋能汉。宋康昊在片中虽然戏份不多,但十足出彩。

62.《绿鱼》 (1997)导演李沧东。作为新人导演,李沧东入围了第2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奖提名。

63.《伤心街角恋人》 (1997) 导演张允炫。《触不到的恋人》对该片有模仿之嫌。

64.《心跳》(1997) 导演金成洙。这部电影以“我没有明天”的悲壮独白开始,并配以长达2分30秒的激烈动作场面是韩国电影从来没有使用过的。郑大骑摩托张开双臂的镜头像极了刘德华《追梦人》里骑摩托的一幕。

65.《八月照相馆》 (1998)导演许秦豪,韩国纯爱经典。

66.《江原道之力》 (1998)导演洪尚秀。入围第51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提名。

67.《美丽的时节》(1998)导演李光模。故事有些像《牯岭街》的杨德昌,场景又似《童年往事》的侯孝贤,导演凭此一片留名韩国影史。

68.《无处藏身》 (1999)导演李明世。本片导演被誉为“韩国吴宇森”。影片开头十分钟的打斗和凶杀场面,时间不长,却运用了黑白画面、静止画面、低速镜头、剪影、合声、跳切等众多的镜头语言,视听感非常强烈,几乎是对观众眼睛进行了一次集中轰炸。

69.《生死谍变》 (1999)导演姜帝圭。打响拯救韩国本土电影工业第一枪,据说它刷新了泰坦尼克在韩国本土票房的记录, 从某种意义上, 它养成了韩国电影观众进影院观影的习惯。

70.《女高怪谈2》(1999)导演金泰勇、闵奎东。本榜单上唯一的一部恐怖片,甚至《蔷花红莲》都没能入围。影片中的女同志内容备受争议,在最终版中许多戏份和情节都遭到删剪,留下的只有若仙和诗韵同性接触的几抹淡淡的痕迹。
 2000-2010的韩国电影

71.《共同警备区JSA》 (2000)导演朴赞郁。首部正面表现处于分裂的南北双方士兵之间友谊的影片,对于这两个一直处于敌对状态的国家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突破。韩国年度票房冠军,入围第51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72.《薄荷糖》 (1999)导演李沧东。《薄荷糖》通过一个男人生命中的20年向我们展示了韩国社会的巨大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所带来的冲击。

73.《没好死》(2000)导演柳昇完。导演凭借该片勇夺青龙奖最佳新人导演奖,导演弟弟柳承范捧得青龙奖最佳新人男演员奖。该片仅有6万美元成本,很多长镜头,打斗粗旷生猛写实,摄影和场面调度令人叫绝。

74.《茅趸王》 (2000)导演金知云。宋康昊最爱的一部自己出演的电影。

75.《猫咪少女》 (2001)导演郑在恩。这是一部关于青春成长的电影,相比其他同类电影中充满着青春残酷的叛逆和暴力,这部影片述说的更多的是关于青春的迷茫和徘徊,带着一丝淡淡的哀伤。

76.《威基基兄弟》 (2001)导演林顺礼。

77.《春逝》 (2001)导演许秦豪。纯爱经典。

78.《朋友》 (2001)导演郭暻泽。一出反英雄神话,定义韩国黑帮类型片。上映后以以超过800万人次刷新了韩国影史最高票房纪录。

79.《我要复仇》 (2002)导演朴赞郁。导演“复仇三部曲”首部作品。

80.《爱·回家》 (2002)导演李廷香。真实动人,没有煽情。

81.《绿洲》 (2002)导演李沧东。入围第59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82.纪录片《境界都市》 (2002)导演洪亨淑。在德韩国哲学家宋斗律教授被韩国政府认定有间谍嫌疑被禁止归国。33年后归国在即。宋教授究竟能否重新踏上故乡的土地?最后一个“境界之城”究竟能否接纳他呢?

83.《杀人回忆》(2003)导演奉俊昊。毋庸置疑的韩影巅峰。

84.《老男孩》 (2003)导演朴赞郁。入围第57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获得评审团大奖,并在2013年被好莱坞翻拍英语片。

85.《拯救绿色星球!》 (2003)导演张俊焕。韩国鲜有的科幻喜剧片。导演凭借该片获得青龙奖和大种奖的最佳新人导演奖。这部电影在当时被视作异类,现在看也依然是个异类。

86.《偷情家族》 (2003)导演林常树。入围第60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87.《送还》 (2003)纪录片导演金东元。获得圣丹斯电影节自由表现奖。一部讲述北朝鲜人到韩国进行间谍活动的影片,同时也反映了上世纪30、40年代韩国的监狱状况,以及韩国到北朝鲜的探亲活动。该影片在韩国长时间被列入禁片,2004年成为第9届釜山电影节参展影片。

88.《王的男人》 (2005)导演李濬益。影片以低成本最终动员导1230万观影人次,被视作韩国电影神话,目前排名韩国历年票房榜第13位。该片题材敏感涉及到了同性恋情节。

89.《汉江怪物》 (2006)导演奉俊昊。动员1301万观影人次,目前位列韩国历年票房榜第八位。

90.《家族的诞生》 (2006)导演金泰勇。汤唯老公金泰勇导演的剧情长片处女作,导演才华显而易见。

91.《密阳》 (2007)导演李沧东。入围第60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全度妍获得最佳女演员奖。

92.《追击者》 (2008),罗泓轸导演处女作。

93.《我人生最辉煌的瞬间》 (2008)导演林顺礼。提名第1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体育电影的标杆之作。

94.《绿头苍蝇》 (2009)导演梁益准。第38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老虎奖。

95.《母亲》 (2009)导演奉俊昊。入围第62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

96.纪录片《牛铃之声》 (2008)导演李忠烈,纪录片。
2010-2020的韩国电影

97.《诗》(2010)导演李沧东。入围第63届戛纳电影节竞赛单元,李沧东获最佳编剧奖。

98.《茂山日记》 (2010)导演朴庭凡。影片讲述了“脱北者”在韩国遭遇的残酷现实,是新人导演朴正范的处女作,他曾担任李沧东导《诗》的助理导演。《巫山日记》制作费仅为8千万韩元,根据朴正范亲身接触过的人和事改编,在釜山电影节新浪潮单元受到了好评并摘得大奖。

99.《芝瑟-未尽的岁月2》(2013)导演吴篾。这部长达108分钟的影片在第29届圣丹斯国际电影节颁奖礼上大放异彩,在争夺竞争部门的评审委员大奖时,竟然获得了全票,有评委表示:"《芝瑟》真实再现了65年前的那段残忍艰难的历史,让观众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直至影片结束仍不能将情绪很快抽离出来。这便是导演的精湛功底了。"

100.《釜山行》(2016)导演延相昊。韩国首部丧尸商业大片,动员观影人1156万人次,目前位列韩国历年票房榜17位。
这份韩国电影百佳片单,你认可吗?还有哪些你喜欢的没有入选?
—End—
往期精选回顾: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