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刷脸取件被小学生“破解”,丰巢紧急下线!这是真的吗?

刷脸取件被小学生“破解”,丰巢紧急下线!这是真的吗?

阅读量:3695232 2019-10-23


相信前几天大家都看过一则新闻,刷脸取件被小学生“破解”,丰巢紧急下线!
有人可以拿着你的照片取走你在快递柜里的包裹,你怕不怕?丰巢快递柜的人脸识别近日就被爆出了这样的“BUG”。
前些天,嘉兴上外秀洲外国语学校402班科学小队向都市快报《好奇实验室》报料:他们在一次课外科学实验中发现,只要用一张打印照片就能代替真人刷脸、骗过小区里的丰巢智能柜,取出了父母们的货件。随后,小朋友们还发来了几段视频佐证。这是真的吗?


随后我们进行了测试
果然,用照片一秒钟时间识别成功!
又连续试了5次,4次全部成功打开。
一次失败是因为照片没有拿稳。
如果把正脸自拍照换成偷拍的照片,还能打开柜门吗?出乎意料的是,丰巢柜又一次被打开了!
为什么系统会“上当”?
         因为他们采用的是2D人脸识别         
         相比刷脸支付         
         安全系数完全不在一个层面   
靠一张照片就能骗过人脸识别的并不只有丰巢。
据《南国都市报》报道,去年,海口市一小区安装了人脸识别门禁系统,业主只需要往人脸识别系统前一站,摄像头便立即启动并进入人脸识别模式,只需一两秒钟门禁就打开了。

图片来源:南国都市报
系统为什么会“上当”?这要从人脸识别的这项技术讲起。
据了解,目前,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分为两大类:基于2D人脸图像和基于3D人脸图像。2D人脸识别和3D人脸识别步骤基本上一致,都是图像数据获取-人脸检测-特征提取-信息比对。

2D人脸识别和3D人脸识别步骤(图片来源:天下网商)
但3D人脸数据比2D人脸数据多了一维深度的信息,不管在识别准确度上还是活体检测准确度上3D人脸识别都比2D人脸识别有优势。
因此可以看出,在人脸识别中,3D要优于2D。
丰巢快递柜摄像头采集人脸的时候,形成的只是一张2D平面图像,也就相当于一张照片。2D人脸识别只是通过2D摄像头拍摄平面成像,所以即使算法和软件再先进,在有限的信息下,安全级别终究不够高,通过照片很容易被破解。

要提高人脸识别的安全性,“活体检测”的技术非常关键。如果说人脸识别的功能是“认人”,那么活体检测的功能就是“识真”。识别在摄像头前接受测试的这张脸是不是真正的人脸。
在2D领域,主要有配合式活体检测、静默活体检测等方式。
其中,配合式活体检测方式主要通过眨眼、张嘴、摇头、点头等配合式组合动作,验证用户是否为真实活体本人操作。

而静默活体检测无需用户进行繁琐的脸部动作,只要求用户实时拍摄一张的照片或是一段人脸视频,即可进行真人活体校验,一般时间在3-4秒钟左右。
在3D领域,活体检测的方法更加复杂,有近红外活体检测、深度信息活体检测等,这些都需要额外的摄像头进行辅助。
比如近红外活体检测,一般是一个可见光摄像头加一个近红外摄像头组成的双目摄像头模组。
可见光技术可实现人脸快速识别,近红外成像技术具有对光照不敏感,电子屏幕无法成像,可穿透墨镜成像等特点,能够有效地防止照片、视频等攻击,最后还能利用两个摄像头成像的相关性分析判断镜头前的活体。
深度信息活体检测则是利用3D结构光或TOF(Time Of Flight)获取3D人脸信息进行活体判断,同样需要额外的3D镜头。
现在大部分智能手机都带有3D人脸识别系统,大家可以自己试一下,遮住一个摄像头后,不能解锁的就是真3D。


微信、支付宝的“刷脸支付”会有问题吗?看到这些人脸识别被“破解”,网友有疑问了:那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微信和支付宝的刷脸支付安全吗?
答案是——安全!
据中国青年报,微信方面表示:
微信刷脸支付使用安全等级最高的3D活体检测技术,综合使用3D、红外、RGB等多模态信息,可以有效抵御视频、纸片、面具等的攻击。
同时,微信支付会通过多维度安全风控策略确保账户安全,且提供多因子校验,部分用户需要输入与微信账号绑定的手机号或扫描二维码等进行校验,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微信刷脸支付出现账户冒用、盗刷等风险隐患是极小概率事件,如果因为刷脸支付导致账号资金损失,也可以申请全额赔付。
支付宝方便也曾表示过,如果因为支付宝刷脸刷脸支付,被盗刷出现的财产损失支付宝也将全额赔付。
【做刷脸支付,就选无感科技】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异议请致电或微信联系,必定第一时间删除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