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原来你是那样美|郭战峰

原来你是那样美|郭战峰

阅读量:3703308 2019-10-23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还是将来;不管地球上任国家和地区,忽然发现同车同行的某个女子很美,喜欢并爱上同车的女子的男人,应该是大有人在。
早在三千年前,也就是《诗经》那个年代,就有男子爱上了同车的女子。不仅爱上,还写了一首诗《有女同车》,把那个女子赞美了一番,且留下千古绝唱。
人类文明之花,在岁月的长河中沐浴着阳光雨露,始终艳丽如初。自然界中的“女人花”,更是艳丽无比,而且始终是人类文明歌唱的主题。
我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也可能没有人知道,三千年前那个男子与女子同车而行。但是,我能想到那个女子一定是朵“女人花”。女人花的艳丽芬芳在车上弥漫,深深的吸引了。他为女子之美所动,扼腕之余,唱出了心中的感动。原来你是那样美,我会为你心碎。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同车:同乘一辆车。舜华(huā):木槿花,即芙蓉花。翱、翔,飞翔。琼琚:指珍美的佩玉。孟姜:姜姓长女。《毛传》:“齐之长女。”排行最大的称孟,姜则是齐国的国姓。后世孟姜也作为美女的通称。洵(xún):确实。都:闲雅,美。英:花。将(qiāng)将:即“锵锵”,玉石相互碰击摩擦发出的声音。德音:美好的品德声誉。
从全诗的文字来解题,《有女同车》这首诗歌的主题不是说同车同行,而是说女子的美。是不是还有其他人同车,诗中没有说,那个男子上车前就认识那个女子,还是上车后认识的,诗中也看不出来。
可是,我们可以想象,把时间拉回到《诗经》那个年代。如果说,那个年代没有今天这么发达的通信交通,那么那个男子与女子悠哉乐哉地同车同行,可能就是早就准备好了,他们已相识乃至很熟了,或者说女子已经是他的女朋友了,他驾车去迎娶那个女子。不多文字说这个,因为我说过了,这首诗歌的旨意不在同车,而在于同车发现了那个女子好美。
《有女同车》是《诗经郑风》的第九首诗歌,应该也是一首民歌。全诗二章,每章六句,字数、句数完全相等,意思也大致一样。采用叙事与铺陈的手法,饱含感情地对那个女子的美丽进行了描写,摹形传神,活画出了一位出众的美女形象,即使今人也无法比。
今天,花的美丽,花的浪漫,花的情怀,让人很自然联想到女性,女人就是花,这也是三千年前我们先民的智慧与美学观。《有女同车》是我国最早的以“花比喻美人”的诗歌。这首诗歌与《诗经》其它名篇一样,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
战国时期的辞赋家宋玉创作的《神女赋》中:“婉若游龙乘云翔”,曹植《洛神赋》“翩若惊鸿”、“若将飞而未翔”,等句子都从这首诗而来。在文人骚客的毫锋下,花便与美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忠贞地点缀着女性之美。如李白《宫中行乐图》:“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薇。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
艺术创作中除以“花比喻美人”之外,还喜欢用花的形态、习性意象比喻女性的品性,花是人的影子,人是花的替身。比如,富贵丰润的牡丹比喻杨贵妃;高风亮节的梅花比喻王昭君;娇艳多姿的玫瑰比喻西施;红袖添香的桃花比喻貂蝉。而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中的“十二金钗”就是姹紫嫣红的百花园,群芳争艳。
反复阅读《有女同车》,觉得那个男子一定是认识那个女子的。因为在古代孟是老大,孟、仲、叔、季。诗中的“孟”是老大的意思,而“姜”则是女子姓姜,是姜家的大姑娘。
男子可能平时并没有注意她的美丽,或者忽视了她的美丽。那天同车,他满含热情专心的看着坐在身边的孟姜,惊呆了。她的容貌、穿戴、行为举止,一直到内在品质都美到骨子里,这无疑是要表达恋人绝代风华的容貌,以及内在的贤良淑德,而这种内外兼修的女子,毫无疑问,男子是及其的欣赏和喜爱的。啊,她就像“舜华”一样水灵娇媚,嗅之陶醉。
“舜华”指的是木槿花,花色有白、紫、米黄等,而红色的木槿花,岭南一带俗称为“大红花”。木槿花开时节,迎霞沫日,临风招展,光彩秀美夺目。
北宋的陆佃《埤雅》:“颜如舜华,则言不可久也。颜如舜英,则愈不久也。盖荣而不实者谓之英。”陆佃的表述很是直接,木槿花花开不长,而且没有果实,显然不是什么好花。
那么,为什么诗人要以“朝开暮谢”的木槿花来喻比心爱的女人呢?花开色美,花败人衰,这和“残花败柳”、“蹂躏遗弃”又有什么两样?也与诗中所洋溢出那种热烈浪漫的氛围所背驰。显然《诗经》作为“经”是要告诉男人们要珍惜自己身边的女人。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姑娘和我同乘车,容貌就像花一样。体态轻盈如飞鸟,珍贵佩玉泛光芒。她是美丽姜姑娘,举止娴雅又大方。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姑娘和我同路行,容貌就像木槿花。体态轻盈像鸟翔,佩玉锵锵悦耳响。美丽姑娘她姓姜,美好声誉人难忘。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