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陕西】李晓军|子长老巷子印象

【陕西】李晓军|子长老巷子印象

阅读量:3706081 2019-10-23



2019年第 204期(总第 1316 期)


  
子长老巷子印象【陕西】李晓军
                           
实行单行,送孩子不方便,只能绕到城外河畔,开始寻找一条从河畔到瓦小的最佳捷径。第一次从旧毡房厂的那个破拱洞而入,七扭八拐地,才到主街道,又到瓦小,差点儿迟到。送毕孩子,上班还早,便没事开始转悠下河滩的这些老巷子。巷子的确很老了,有些砖瓦斑驳,风烛凄凄,但建筑的古风犹存,古砖犹在,古门古院古风韵。说古其实也不算太古,顶多也就是清末民国初吧!最后通过实践,终于找到了一条捷径,可从中医院旁的这条巷子而入,比较径直而端,可通畅至主街道。起初,我对这条巷子的初步印象是古老、陈旧,再没什么感觉,后来走的多了,送孩子送的多了,细细观察的多了,才感觉这条巷子如陈年老酒,是越来越受看耐看的。巷子最新的地方当属地面了,用砖侧栽起,铺过,还较平整。中医院的房背靠,被许多铁棍横木顶了,与农户的窑洞互相支撑着。巷子最亮眼最难看的当属一个过洞,过洞陈旧、残落,如八十的姥的牙,嚯嚯嚓嚓,感觉些许砖块就要掉了下来,很不牢靠。过洞一过一侧的砖,也就是张闻天故居窑洞背靠巷子的一侧砖,风化的痕迹,非常厉害和明显,感觉有一层砖就要风吹成空了。再往下走,在张闻天故居的院墙前,放着一盘碾子,碾子的下面是碾盘,碾盘的下面是三颗不知是否从此碾盘上退槽下的碾轱辘,稳当当地作为底座拖着这盘厚而硕大的碾盘,三颗作为支点的碾轱辘早已锈迹斑斑,老而腐朽,但又却能给人一种死而不僵、“退岗”尤“站岗”的感动和精神。我一直不知为什么陕北的老百姓将“碾子称为龙,磨称为虎”,新媳妇结婚又将碾子和磨用被子盖住,看着这盘碾子,若有所悟,敬畏神灵,立而默,视而察,敬而远,折身退而去。折身转过一个拐角处,挂有何智祥的一块儿牌子,牌子上也没说是看病还是写对联或起名什么的,牌子的喷绘图案是一个人吹笛子,而或是个音乐家,我不知其为何人也——何智祥。这个院子的门口,放有一垛石头,石头上放许多花和种一点儿小菜,这些“花盆”有趣——有由塑料葫子裁掉上半截的;有破瓷破瓦罐的;有装毕蔬菜水果泡沫塑料方匣子的,有一天早上,我看见一位戴着眼镜,年近四十几的书生,手拿书本,正朗朗有声地读着书,还不时用花盆里斜插着的木棍插弄插弄。我凝其可能有神经病。巷子年月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存在着,生活着,过着。老的、新的、破的、陈旧的。它都一股脑儿地容纳着,笑看着过客匆匆,历览过朝代更替,依旧安详而寂静地静默着。老巷子。 (在线责编  尚书)
作 者 简 介
  李晓军,1979年8月生于子长县,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子长县作家协会会员,爱好写作,曾有多篇文字散见诸报刊和网络平台,现供职于县文联。

推荐阅读:余秋雨|笔墨祭
毕淑敏|离太阳最近的树
高洪波|鸡血石记池 莉|熬至滴水成珠
张继炼|大漠神韵(系列散文)廖静仁|调琴师 (小说)
张 镭|失独者K先生
李云迪|好人詹尼森
林清玄|生命的意义曹学林|我与汪国真的一面之缘
天 涯| 带一个春天回家
王鸿达|萧红与我的创作
王 菲|生活不让我走更远的路(组诗)
吴世莲| 吴世莲抒情诗选司汉科|甘河,不只是一条河流嫣 然|草原之恋(外二首)王卫民|紫 薇庞凌云|四月的纪念赵晏彪|心灵的家园 创作的牧场  ——评张继炼小说集《遥远的牧场》刘战峰 | 手提灯盏的人——作家施秀华印象潘永翔|天堂之花
许知春 | 侠骨柔肠慨人生——施秀华散文随笔集《别相信永恒》序曼 娘|茶水依依董 谦|漫步北国温泉王春阳|文人的大写——读施秀华的散文集《生命的滋味》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