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有一种痛苦叫做"无关" 有一种死亡叫做"孤独”

有一种痛苦叫做"无关" 有一种死亡叫做"孤独”

阅读量:3706096 2019-10-23


      最近看了一本“无缘社会”纪实书。是日本NHK电视台大型纪录片《无缘社会》采访组一手采访资料大公开。读后感触颇深!自从有了越来越多的电子书籍以后,很少再买纸质的图书,况且是一气读完。
       “无缘社会”讲的是:高龄、无子、失业、不婚、城市化,这样一批人。他们活着没有工作,没有配偶,没有子女,不回家乡,也没有人和他们联系;他们死了,没有人知道,即使被发现,也无从认领他们的尸体,甚至无法知道他们他们姓甚名谁,他们的人生被总结为寥寥几个字的骨灰认领布告,他们被称为“无缘社会”,他们所在的社会也会渐渐从“有缘社会”变成“无缘社会”
        日本每年有3万2千人走上“无缘死”的道路,他们中间,有在公司20年没有迟到请假,却在一夜之间变成街头流浪汉的工薪族;有热衷一个人旅游的旅者;有一生未婚的女性;有儿女远走他乡的空巢老人;有从来就在网络上交友的年轻人......
       “无依无靠者”与日俱增的社会现象;日趋脆弱的家庭纽带;职场绝缘之后的悲凉;中国失独夫妇越来越年迈的现状,以及消失的高龄者.....
       曾经的四世同堂甚至于五世同堂,在城市化进程中,也在越来越个体化的家庭结构下将一去不复返。其实日本国的问题,也即是全球化的问题。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今天,我们也同样会面临着“无缘社会”这样一个严峻的现实。
      曾经轰动一时的新闻: 14.10月嘉兴报道 --<</b>悲剧:儿子从上海回嘉兴 发现独居父母已离世多日> ,16.2 四川日报网《农村老人自杀的平静与惨烈》,搜狐新闻去年6月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4名留守儿童在家中喝农药死亡后,8月4日,毕节市下辖纳雍县的一起留守儿童命案又将毕节带回公众视野。由于城市化进程,独生子女离开自己的家乡去外地工作,离开即将年迈的父母,或者是父母为了生活离开幼小的子女去外地打工,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无论贫困还是富裕,使得现今的社会家庭人员越来越分散,越来越孤立。
   我的童年是在一个四合院里长大的,在那个院子里,有叔伯堂哥堂姐,有爸爸的婶婶,远房的亲戚,还有租住在我家的邻居。我记得最多的时候,院子里有7个老人,8个孩子,还有中年的夫妇,加起来有20几个人。我们住在一个有200-300见方的大天井的院子里,夏天的时候大家搬来桌子席子,一家家的翻晒冬季的衣被,晚上则吃饭乘凉,看满天星星。在农忙季节,还有隔壁的邻居挑一框框收割完的稻谷晒在名堂的青石板上,在这样的大院子里,也许根本就没有所谓的阳台一词,没有采光一说。
    我印象中最为深切的是,我爸爸的婶婶,一个20几岁年轻就守寡的婆婆,虽然是叔叔过继给她做了儿子,但是叔叔一家常年在外地工作生活,一年里很少回家看她,但是在这大院里,婆婆每天早起,有规律的坐在靠近正房弄堂前的凳子上,慢慢梳头,然后看其他重孙辈的小孩在院子里嬉戏奔跑,骑车打闹。闲来还翻翻报纸,在后院伺弄些花草。现在想来婆婆虽然孤单,但是绝不寂寞。不比现在的独居老人,极少有人过问。
  “无缘社会”,无缘家人朋友职场,最后孤独而死。城市化的进程,消失的四合院。高龄、无子、失业、不婚、尽管在生活条件相对优越的家庭里出现这样的无缘状况要相对少一些,但是这必将是一个趋势,无论在城市在农村的空巢老人,甚至是离开父母的空巢年轻人中,会有更多的人“无缘社会”。
     所以什么时候,我们的房地产商,可以更多的来考虑一下建房的布局结构。哪怕像福建的土楼,都将给世人产生更多的关联。除此我们的政府是否也可以多给“无缘社会”的人提供更多的关爱!
分享: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