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岳就任徐州绥靖公署主任,并且很快就显示出他极其犀利的一面。
国民党将帅中,薛岳的名气不说别的,抗战时期正面战场上的大战役,基本都由薛岳参与或主持,仅他指挥的三次长沙会战就已蜚声中外。
1946年9月10日,薛岳采用“毒箭穿心”战术,派整编第74师朝淮阴方向猛袭过来。
两淮(淮安、淮阴)乃华中首府,又是苏中前线的后方,位置极其重要,粟裕在苏中战役中“攻魏救赵”,竭力守住邵伯,也为的是保两淮。
中央电令粟裕“率主力即开两淮”,接到电令,粟裕立即收拢部队,昼夜兼程北上。
华野出发地距两淮约500里路程,沿途全是水网地带,苏中战役时,粟裕能够一天一夜赶到淮安,那是因为只有他和警卫员两个人,现在几万人马,又碰上大雨,连找条船都不容易,行军自然不可能快得起来。到最后,只有作为先头部队的五旅率先赶到,参加了守城。
在华野主力到达之前,防守淮阴的是陈毅所率山野主力。山野已经碰了颗硬钉子,在泗县吃了败仗。泗县一战,“陈老总袖子里的小老虎”第八师伤亡达两千之众,预期中的歼灭战变成了消耗战,泗县也没能拿下,全军士气大受影响。

防守泗县的是桂军第7军,桂系李宗仁的看家部队,这支广西部队战斗力强,且擅于守备,桂军第7军被称为“钢军”,可与北伐时代的“铁军”第4军相媲美.

同时作为薛岳手中的杀手锏,整编第74师是国军五大主力。
该师的原番号为第74军,它的前身和老底子,正是在谭家桥战斗中令粟裕刻骨铭心的补充第一旅。
补充第一旅在谭家桥崭露头角后,便得以升级为第51师,成为第74军起家的基干部队,旅长王耀武也随之晋升为师长,后来又升任第74军第二任军长。
第74军真正的辉煌期,还是在抗战阶段。从淞沪会战开始,这支部队几乎经历了抗战中所有重大战役,其中以它为作战核心的就有万家岭战役、上高会战、常德会战、雪峰山战役,基本胜多败少,且每一次重创的都是日军师团级主力,也因此被日军称为“虎部队”,即中国的顶级王牌军。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军队进行缩编,第74军缩成了整编第74师,辖三旅六团。人少了,但是它的装备得到了加强,成为一支纯美械部队,除配备山炮、迫击炮、战防炮外,还拥有相当数量的美制冲锋枪、卡宾枪和春田步枪,无线电报话机配备到连。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薇仔历史,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如果您能关注下面的二维码,是对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