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舍夫沙万,摩洛哥最有名的小镇之一,因镇上房屋绝大多数涂有蓝漆,而被国际摄影师们誉为世界三大“蓝城之一(希腊的圣托里尼、摩洛哥的舍夫沙万、印度的焦特普尔)。它临近地中海,空气清新,古色古香,乍看之下有“圣托里尼”之感,但真正走进这座城市,从城市巴士汽车站开始,穿越新城抵达老城,不由感叹:这简直就是摩洛哥版的山城重庆。

小城位于里夫山宽阔的山谷之中,海拔564米。这个地方目前只能坐城市巴士前往,它没有飞机,也没有火车,城内也无电车。这座建立在山上的小城,在16世纪,曾是一个独立的王国,但很快就被摩洛哥苏丹攻陷,就此成了摩洛哥北部版图中的一部分。我之所以说它是“摩洛哥版的山城重庆”,不仅是它建立在山上,小城街道也具有重庆个性。

曾经有人跟我说,你那么喜欢跑步,如果去重庆旅游,你一定会崩溃。重庆道路因地势问题而错综复杂,它时左时右、时高时低,网传重庆是一个连导航都会迷路的地方。但摩洛哥的舍夫沙万自然没这么可怕,更不会将自驾游爱好者绕得头晕脑胀。但起伏的陡坡往往会让背包客、拖着行李箱的游客感到心肺功能的压迫。

通过街道两旁的建筑物就可以看出这条街道的有多陡。尽管舍夫沙万的网红气息让我不太喜欢,但这座城市扔给我留下深刻记忆,即是道路。从小城汽车站出来后,周边出租车非常少,我只能拖着笨重的行李箱,背着装有电脑相机的沉重背包,顶着烈日一路爬坡。尽管我有健身习惯,但那几乎有45度的陡坡令我此生难忘。

从新城到老城,这是一条主干道,其他街道同样如此陡。在进入旧城之后,也就是网红蓝城区域里,仍是一路上下坡,且坡度也陡。过来人告诉你:非常不推荐拖着行李箱进入城内,虽然路边会有专门的行李搬运夫。但背包旅行会节省不少力气。

在摩洛哥,几乎所有城市都会有一个新城和老城,老城往往是古城风貌,要么是世界遗产,要么是摩洛哥的重要古迹等等。但舍夫沙万算是个例外。它与我去过的马拉喀什、非斯等古城相比,无论历史、规模、建筑都显得粗糙和平庸。可因为有蓝色滤镜加持,这里吸引了大量游客。令我感到意外的是,这一站是我见过同胞最多的地方。卡萨布兰卡几乎没有碰到,马拉喀什很少,非斯相对多一些。?

相比旧城,新城的蓝色很少,居住的也多是本地人或者是欧洲移民者。而旧城却是大幅度的蓝色,各种深浅不一的蓝色令我感到视觉疲劳,尽管我很喜欢蓝这种色彩。但如果说旧城具有浓郁的阿拉伯风情的话,那么新城就有非常有欧洲小镇的情调。这里绝大多数人都说阿拉伯语和西班牙。

去新城的路上,也有不少建筑被涂成蓝色。在西班牙入侵之前,舍夫沙万还保持着与世隔绝的形态。这里规定基督教徒被拒绝进入,违者会被处死。直到1920年西班牙军队的入侵这条规矩才被废除。摩洛哥是一个被众多欧洲国家所侵占过的北非王国。

这一场景跟厦门鼓浪屿是不是有一点相像?这种介于新城和老城中间的建筑,附近还有个川菜馆,但价格很高,本想吃一次看看的,但因为价格高而决定放弃。

进入新城后,你会发现不仅树木多,而且建筑结合了阿拉伯风格和西式风格,人们的穿着打扮业变得现代化。这是位于新城的一个中心小花园,周边还有座清真寺。

花园里,几个年轻人坐在椅子上聊天晒太阳,还有一个忽然看向了我的镜头。整体环境很不错,十分具有欧洲小镇的气息。其实在摩洛哥许多重要城市里,有许多建筑具有西式风格,虽然有地理环境上的影响,但终究还是因为历史关系。

围绕着花园周边走了一圈,小城街道十分干净,意外的是并没有垃圾桶。从卡萨布兰卡到马拉喀什到舍夫沙万,以及后来的非斯和拉巴特,街道上的垃圾桶是少之又少。据知,摩洛哥是一个已实施“禁塑令”的国家,在街头出售的大饼包装袋和超市装水果的袋子都是纸袋,但塑料袋的使用率依然普遍。

只是街头巷尾几乎不见垃圾桶让我感到十分纳闷,难道摩洛哥不仅学习了日本喝茶仪式,也效仿了日本处理垃圾的方式?作为一个网红景点的旅游小城,舍夫沙万的城市环境是相当不错的。

在这个小镇上,许多人喜欢以摩托车代步,大概是道路太陡,起伏太大。但由于城市主城区不大,从新城到旧城,非常适合一边徒步一边街拍。新城区相对于老城安静许多,建筑物也高了一些。

由于在舍夫沙万留宿了一晚,逛完了老城(蓝城),我将更多时间留给了新城。我发现老城和新城真的是两个世界,看当地人的生活就该去新城,但人们生活并不像老城那样显露(这需要我慢慢去发现),但显露出来的也只是给游客看得表象,在经过商业和旅游发展下,老城除了一片蓝色和许多流浪猫,只有旅馆和餐厅以及纪念品商店。

这是新城区的一个小型广场,附近有咖啡馆和露天喷泉。由于进入老城区,是必须经过新城区的,因此许多游客并不会将时间过多留在这里。且大多数人游客也不会选择在舍夫沙万住一晚,很多旅游团停在这里时间特别短。但往往有很多来自欧美的自由行游客会在这里住很久,据悉在舍夫沙万抽大麻合法。

暮色苍茫,舍夫沙万呈现出另一番风景,虽然灯火还未通明,但日落下的小城却更是安静了。晚上的老城区也异常安静,商户关门后,老城里几乎不再有游客往来,街巷里安静得出奇。但这个地方留给我最深的印象还是它像极了“山城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