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创翼原创丨高考完之后才关注高考志愿?该醒醒了!

创翼原创丨高考完之后才关注高考志愿?该醒醒了!

阅读量:3707870 2019-10-23



“考得好”未必“走得好”。我印象深刻的有一位“考得好”的考生,不要说多考两分,比其所填院校西安交通大学调档线多了5分,但所填志愿不符合该校的录取规则,被退了出来。西安交通大学的退档理由是:“按照我校招生章程第十七条的规定,考生单科成绩应达到及格水平,该生语文成绩单科不及格,故予以退档。”这位考了604分的理科高分考生,语文却只有86分。
但并非所有院校对语文或其他单科成绩都有要求。如有一所同样是“211”、“985”的高校,其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只要求“理工类考生外语、数学须在及格分数线以上”。如果这位考生事先查一查西安交通大学校的招生章程呢?自然会避开填报有明确语文单科成绩要求的这所高校。
当然,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还有很多,诸如进档排序方式、体检要求、加分是否认可、外语语种规定等等,都是考生在志填报愿时需要留意的。
如果仅仅只在考后或成绩出来后,再查阅招生章程也许根本就来不及,何况志愿填报所要搜集的资料远非仅仅查阅招生章程。
而志愿,应是志向和意愿的体现,所谓志向定志愿。而早定志向,有了目标,既有利于鼓学习劲,也有利于有针对性地搜集意向院校和专业的信息。很难想象,考后或知道分数后才考虑志愿,能较好地把握自己的志向和意愿。在我的QQ聊天记录里,留下了去年志愿填报期间,几百位考生和考生家长关于志愿填报的疑问,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考生和考生家长劈头就问,估计或考了多少多少分,报什么院校或专业好,甚至直截了当地请求推荐院校和专业。一位考生家长更是毫无顾忌地说“我是热锅的蚂蚁哦”,一会儿“担心”、“郁闷”,一会儿“力不从心”、“我倒”,一会儿“我快疯了”等等,随着“滴滴滴滴”的提示音映入视窗,末了还不忘发出“要是有人帮助填就好了”的慨叹。
如果早一些学习志愿填报知识,早一些查阅院校分数,早一些了解专业内涵,早一些根据自己或孩子的性格、兴趣等搜集志愿信息,相信就不会有这么多的考生或家长面对志愿的迷茫了。那天下午,与一位毕业于有着“211”“985”头衔的名校的实习记者聊志愿时,无意中聊到了这位实习记者当年的高考志愿,实习记者很郁闷,感慨要是当年如果早做志愿方面的准备,也不至于那么惨。“能上这样的学校说明你的成绩很不错”,话音未落,立即被一连串的“别说了”打断。感受得到,这位实习记者的确非常相当不愿意回忆当年的惨状。兴趣与现实,所学与非所用……一不小心,又聊到了这位实习记者身上,“别说了,别说了……”实习记者努力想要从不堪回首的记忆中挣脱出来。
今天,距离高考只有二十天了,不希望自己或孩子的高考志愿留下美好的记忆么?关注志愿吧,还等什么呢?(编辑:赵莹)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