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IPO日报:传音控股挑战科创板制度?华夏天信IPO折戟

IPO日报:传音控股挑战科创板制度?华夏天信IPO折戟

阅读量:3710718 2019-10-23



【A股IPO】
 
传音控股挑战科创板IPO制度?刚上市就买理财“炸开了锅”
10月18日晚间,科创板上市公司传音控股的一则公告在市场上炸开了锅。传音控股的理财消息之所以受到市场的关注,甚至“炸开了锅”,主要是基于三方面的原因。
 
其一,传音控股是刚上市10个交易日的科创板公司。科创板是目前市场的风口,开设科创板的目的是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七大行业的企业通过上市来寻求发展。而作为科创板上市公司的传音控股是9月30日刚刚上市的新公司,到10月18日,该公司仅仅只进行了10个交易日的交易,结果却传来该公司进行现金管理的消息,这与科创板对七大行业的支持显然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其二,传音控股进行现金管理所用的资金全部来自于IPO的募集资金,而且几乎是将募集资金全部用于现金管理。数据显示,传音控股通过IPO募集资金28.12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26.75亿元,这笔募集资金已于2019年9月25日全部到位。在净募资的26.75亿元资金中,传音控股拟将其中的25亿元用于现金管理,几乎是将募资全部用于现金管理,该公司上市募资的意义何在?
 
其三,传音控股将募资用于现金管理,这是对科创板IPO制度的严重挑战。科创板的开设是支持七大行业公司发展的,为这些公司的上市融资提供方便。但传音控股却几乎把全部的募资都用在现金管理上面,而不是用于企业的发展,这显然与科创板的支持背道而驰。而且该公司几乎将全部的募资都用于现金管理,表明该公司的发展根本就不差钱,而既然不差钱,该公司为什么还要来抢占科创板紧俏的上市资源呢?这不是对科创板上市资源的巨大浪费吗?
 
华夏天信科创板IPO折戟 子公司收购前曾行贿遭重点关注
 
招股说明书披露,2017年11月30日,由于大连高端在业务过程存在给予客户30万元好处费的行为,被判处单位行贿罪,并判处罚金10万元,原董事长犯单位行贿罪。资料显示,大连高端为华夏天信在2017年11月28日收购而来的全资子公司。
 
在首轮问询中,上交所曾就上述事件要求华夏天信说明“原董事长与发行人及其实际控制人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涉案时是否为发行人或其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控制的公司”、“前述事项是否对本次发行构成障碍及依据”等。
 
在二轮问询函中,上交所对该事件进行了追问。上交所称,大连高端收到判决时,为华夏研究院控制的公司,华夏研究院的实际控制人为华夏天信实际控制人。为此,上交所在二轮问询函中要求华夏天信进一步说明是否符合《科创板首次公开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第十三条规定的“最近3年内,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存在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刑事犯罪”及依据。
 
国光连锁拟IPO:招股书犯低级错误 近千名员工无医疗保险引质疑
 
国光连锁有全日制员工和非全日制员工两种。公司招股书显示,截至2018年末,有全日制员工4243名,非全日制员工794名。
 
根据百度百科资料显示,非全日制用工,主要以小时计酬。在劳动合同的解除方面,非全日制下,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且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公司非全日制用工的形式引起证监会关注。证监会在本月下发的反馈意见中要求:保荐机构和律师核查并披露发行人各期非全日制用工人数,用工方式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另外,公司在全日制员工社会保障方面也有不到位之处。4243名全日制员工中,885人未缴纳养老保险,995人未缴纳医疗保险,598人未缴失业保险,276人未缴生育保险、工伤保险,1194人未缴纳公积金。
 
北鼎晶辉再闯IPO:销售费用率高同行 募投项目或难消化
 
招股书显示,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北鼎晶辉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89亿元、5.30亿元、6.07亿元和2.4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2亿元、0.41亿元、0.68亿元和0.30亿元。
 
其中,北鼎晶辉的外销业务营收高于内销业务营收。北鼎晶辉外销 OEM/ODM 主要产品为多士炉、养生壶和电热水壶;内销主要为自主品牌产品养生壶、饮水机、烤箱、周边食材和其他用品配件等。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北鼎晶辉主营业务外销收入金额分别为29145.66万元、28032.63万元、29725.40万元和12335.68万元,营收占比分别为60.25%、53.48%、49.74%、和50.43%;内销收入金额分别为 19229.22 万元、24388.74 万元、30030.94 万元和 12127.09万元,营收占比分别为39.75%、46.52%、50.26%和49.57%。
 
从公司毛利率水平来看,公司内销业务毛利率与外销业务毛利率存在较大差异。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7.34%、40.78%、42.26%和43.41%,其中,内销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67.26%、67.89%、67.56%和66.76%,外销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17.59%、17.19%、16.70%和 20.46%。
 
龙利得IPO“二进宫”前夜铩羽 “瓦楞纸龙头”产能消化待解
 
原定于10月17日接受发审委考验的龙利得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龙利得”),却于上会前夜“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而取消审核,再次抱憾A股。
 
而当天上会的中科海讯、嘉美包装、锐明股份、科安达4家企业,均顺利闯关IPO。
 
作为国内瓦楞包装生产行业龙头、“中国印刷包装企业100强”,龙利得在资本市场的遭遇,却是一波三折。
 
龙利得曾经是一家新三板公司,2017年5月,其提交了创业板IPO申请。不过在2018年1月首次上会时,遭到了证监会无情否决。
 
不久之后,龙利得还筹划与上市公司*ST工新(600701.SH)重大资产重组,但是短短两个月后计划告吹;到了2018年11月,其由“龙利得包装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龙利得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再度冲刺IPO,仍然遗憾收场。
 
【全球IPO】
 
港股年内第二大IPO:易商红木即将上市,拟募资超100亿港元
 
据IPO文件显示,易商红木(ESR)计划以每股16.2至17.4港元发售6.5368亿股股份,其中包括6.19亿股国际配售股份和0.347亿股香港公开发售股份,占比分别为94.7%和 5.3%。易商红木(ESR)本次IPO计划募集资金105.9亿港元至113.74亿港元。
 
这并不是易商红木(ESR)第一次冲击IPO。早在今年3月份,易商红木(ESR)就曾在港交所披露招股说明书,今年6月份,易商红木再次更新招股书并计划于6月20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随后,由于种种原因,易商红木(ESR)宣布暂缓IPO发行工作。
 
彼时招股书显示,易商红木(ESR)拟发售5.6亿股,其中约58%为新股,发行价格为每股16.2-17.4港元,预计募集资金90.8-97.6亿港元。而本次重启IPO,易商红木将募集资金105.9亿港元至113.74亿港元。
 
由此可见,易商红木本次重启IPO,虽然发行价格没有变化,但发行股数增加16.6%,由此导致总募集金额也随着增长16.6%。
 
【IPO观察】
 
本周新股申购压力将骤减!浙商银行申购大概率被延期
 
根据行业规律,浙商银行等国企持股公司,其新股发行价格一般不得低于每股净资产,否则就可能面临国有资产流失的危险。
 
浙商银行今年二季度末每股净资产为4.94元,倘若最终按照这一价格发行,则其发行市盈率将高于所属中证行业的平均市盈率。
 
而根据证监会相关规定,如拟定的发行价格对应的市盈率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二级市场平均市盈率,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应在网上申购前三周内连续发布投资风险特别公告。
 
以目前情况看,浙商银行的新股申购或将被延期三周。

梧桐汇-荟好物-惠品质-会生活
凤凰网梧桐汇为凤凰网旗下电商平台,秉承凤凰网就做不同的品牌精神,甄选全球优质好物,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购物体验和服务。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