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流传十分广泛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有别于我们熟知的唐诗宋词元曲、或是后期的明清小说,它更考验的是才子佳人的文学功底,急中生智的应变能力。

对联的发起年代久远,早是无迹可寻,有人说最早出现是在秦朝时期的吕氏春秋里,吕不韦门下食客三千,平日除了修书造册,就爱吟诗作对,因对联的言语简练,意味悠长,又大多考究作者的随性而作,所以一个精妙绝伦的好上联,想要求得与之相称的下联,实属难得,所以往往会深受后世人的追捧。

唐伯虎,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平常也是对对子的一把好手,这个我们在很多影视作品中也多次见识。而这位大才子对于自己所出的上联也颇为自信,他曾放言道:“这对联上联,恐怕只有天才能对的出了……”。
历史也真如他所预料的,往后的两百年间,终无一人能对得出他的下联。

也许在人们的印象中,唐伯虎他更应该是如电影中那样才高八斗、风度翩翩、妻妾成群。而不该是历史上那位因科场舞弊案而功名受挫,又遭家难,经历坎坷,一生跌宕曲折的落魄书生,
唐伯虎祖籍苏州,家门虽算不上是书香门第,但他自幼在父母的熏陶下,加之天生聪慧,唐伯虎便已经是远近闻名的才子。按理说这样的才子长大后走上仕途做官应该是一路通达的,但是事与愿违,当唐伯虎上京赶考时,却被惨被人出卖,被诬告行贿考官,拖入刑堂棍打,押入大牢……

等几经波折逃出生天,饱尝人间冷暖的唐伯虎性情大变,变得浪荡不羁,开始流连于风月场所的吟风弄月,和游戏于名山大川,这世间,好似再无什么可以让他牵挂心头了。

那一年,有位无名僧人得知唐伯虎才华横溢,便想考考他,于是拿出自己新作的画,对唐伯虎说:“唐施主,这是我新画的一幅荷花,望先生题字。”
唐伯虎见僧人和蔼面容,丝毫不忌讳自己的坏名声,不由得心里亲近了几分,提笔思索片刻,便笔走游龙、写下了一个上联:
画上荷花和尚画
唐伯虎写完把笔一丢,哈哈大笑:“我这上联,如果一百年内有人能对出,那一定是天才的了。”僧人一听,虽然心中有些不相信,但还是点头赞叹不已。

唐伯虎这上联精妙在于它是个回文联,僧人虽艳羡得到了唐伯虎的笔墨,但苦于才学疏浅,只得每次碰到名人前来庙里,便会拿出上联,希望终有一天能有人对出下联。但终究是事与愿违,直到僧人圆寂那日,那个能对出下联的人还没有出现。

老僧人走后,小和尚接力,接着寻着盼着哪位奇才大家能来对出下联,这一等便是二百余年。二百年,时间久到寺庙里的人都快忘记了这件事情,一直到清朝的才子李调元,恰巧躲雨来到寺庙,听到僧人们讲到此事,心下好奇,问道:“竟有这种事,让我来瞧一瞧。”
等僧人拿出那幅画打开,李调元不由得大声赞叹说:“难怪那时唐伯虎敢如此大放阙词,这上联果然精妙,不过今天碰到了我,这天才的名头从此就归我啦!”
李调元随即提笔,在唐伯虎的上联后面,慢慢写下写下:
书临汉帖翰林书。
上下联对仗工整,意境相称,僧人们无不拍手叫绝!

往期精彩回顾
点击标题查看
香港事未了!周润发的事件遭曝光!国人彻底惊呆!
敢这样同美国谈外交的,仅他一人!太痛快,太伟大,太过瘾!!!
二战唯一向中国“宣战”的国家,不是日本!后惨遭屠掠,被打的差点亡国灭种
中国成为联合 国五常之一,有2个国家坚决反对,竟然是它们!
不许笑!朝鲜政府与澳大利亚断交始末…
成吉思汗被一个噩梦吓醒,遂对枕边妃子说:你立即嫁给门外的卫兵
100年前光绪帝在北大的讲话,完全超出你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