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卫报》丶BBC报导:英国议会19日通过修正案,迫使首相约翰逊必须延期脱欧,约翰逊只好依法去信欧盟。据报英国政府共寄了三封信,其中一封不署名要求将脱欧期限延长3个月至明年1月31日,另一封则表示希望欧盟拒绝。
唐宁街消息证实,英国政府一共寄出3份档,除了上述两封信外,还附上英国常驻欧盟代表巴罗(Tim Barrow)的备注,解释第一封信是为了遵守英国议会通过的法令。

约翰逊在第二封署名信件中说,他个人认为延长脱欧期限会“伤害英国和我们欧盟夥伴的利益”,他还说很有信心可以在10月31日前通过他的脱欧协议。
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在推特证实收到约翰逊来信。图斯克并没有提供信件细节,仅表示他现在必须和欧盟领导人协商“如何回应”。延後脱欧的决定权握在欧盟手中。欧盟官员指过程可能需要耗时数天。
虽然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曾在达成新脱欧协议後表示,不会再次延後脱欧期限,但大多数欧盟成员国都说,若约翰逊提出要求,他们会答应。
趁着欧盟协商之际,约翰逊稍微有一些喘息空间,推动议会表决自己的脱欧协议。保守党下议院领袖李思铭19日表示,议会将於21日(周一)针对约翰逊的脱欧协议进行辩论与表决。英国《金融时报》分析指出,约翰逊有机会以5票险胜。
此外,约翰逊致欧盟的“不诚心”延迟脱欧信件或再次令他吃官司。BBC政治新闻编辑库恩斯伯格表示,政府决定寄出3份档非常具争议性,她并预言,这件事一定会很快闹上最高法院。
视点东方:迷失的脱欧 迷惘的民主
英国议会下院19日以322票支持丶306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由独立议员利凯辉提出的英国脱欧修正案,要求政府先完成对“脱欧”协议中相关内容的立法程式再将英欧17日达成的协议提交议会表决。
这一修正案的通过,迫使首相约翰逊致信欧盟丶寻求再度推迟“脱欧”。人们对“脱欧”进程可能取得进展的新希望旋即破灭,“脱欧”航船再次失去方向。
自2016年6月英国举行全民公投以来,“脱欧”话题热度持续不减,政府与议会也一直打得不可开交,但“脱欧”前路至今依然迷茫。约翰逊上任後,将议会视为实现自己“脱欧”目标的一大障碍,动用合法程式对抗议会对政府“脱欧”计画的阻挠,使本来就很紧张的府院关系更加对立。
19日的投票结果一经宣布,约翰逊便很快明确表示,不会按照议会的表决结果寻求欧盟再一次同意推迟“脱欧”。然而,尽管约翰逊内心极不情愿,还是被迫按法律行事。几小时之後,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就宣布,欧盟方面已收到来自英国的延长“脱欧”期限申请信。
分析人士认为,约翰逊可能会修改手中的这份协议後再拿到议会下院表决。但是,由於保守党在议会不占多数,政治底气明显缺乏。加上他的前任文翠珊与欧盟达成的“脱欧”协议在议会三次折戟以及自己多次受到议会反对的前车之鉴,新协议未来命运如何,依然充满悬念。
此次投票结果再次暴露英国保守党与工党之间以及英国政府与议会之间在“脱欧”问题上的严重分歧。正如一些英国媒体指出的那样,投票结果让社会不同阶层丶不同地区以及不同经济地位的人们之间的裂痕进一步扩大,“没有任何一个单一的选择能够弥补”。
一些英国有识之士已经开始从源头上反思英国“脱欧”屡次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日前发文说,英国政客们就“脱欧”这一极具争议丶严重撕裂社会的话题举行公投时严重准备不足,“将公投结果硬塞进英国议会制度,是造成各方合法性出现对抗的源头”。
《金融时报》和《旗帜晚报》等英国报纸曾先後发表评论说,准备不足丶对形势过分乐观丶轻视欧盟以及对“脱欧”带来的代价与後果预计不足等因素造成了“脱欧”陷入持续困境。美国《纽约时报》则感慨“脱欧”局面的混乱显现民主机制“陷入危机”。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在如今的英国政坛,“民主”这个旗号却频繁成为政客们捍卫自身立场丶打击政敌的武器。在围绕“脱欧”的攻守战中,不少支持“脱欧”派和支持“留欧”派人士都不约而同地指责对方是“民主的敌人”。
然而,民主并非存在於真空,一旦民主的解释权掌握在有个人政治私心丶善於见风使舵的投机分子手里,民主就可能变了味道。以民主名义推行的“脱欧”方案反而给民主本身造成伤害,甚至让民主程式陷入“越合法越失效”的怪圈。沃尔夫等人评论说,英国“脱欧”走到今天这一步,“脱欧派”和“留欧派”双方均难辞其咎。
“脱欧”的分裂延宕越久,对英国的伤害越深。英国民众期盼英国政坛弥合分歧,形成共识,盼望脱欧“马拉松”早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