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微信公众号 额的个神
吕德彬简历
1953年5月生,河南鄢陵人,教授。
1975.9-1978.9,河南农业学院学习。
1978.9-1981.9,河南农业学院硕士。
1982.5-1985.12,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硕士。
1986.1-1988.4,堪萨斯州立大学博士,后回国,曾任河南农业大学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培训中心副主任、主任、农学院院长、副校长等。
2002年8月,任民盟河南省委主委。
2003年1月,任河南省副省长。河南省政协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河南省委第九届副主委、第十届主委、民盟第八届中央委员、第九届中央常委。
2005年6月,被依法撤销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职务,河南省十届人大代表资格同时被罢免并终止。
2005年6月8日,河南郑州警方接到了一个报警电话,报警者是省政府的一位工作人员,他受副省长吕德彬的委托向警方报案:吕副省长的妻子陈红当天上午在自己家中被人骗出并被绑架,至今下落不明。
仅仅一天之后,吕德彬主动向警方通报情况说:妻子已被绑匪撕票!
6月15日,一个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新闻轰动了河南各界——副省长吕德彬因涉嫌杀妻被郑州市检察机关依法逮捕,同时卷入此案的还有新乡市副市长尚玉和。
身居高位的副省长为何对妻子痛下杀手?新乡市副市长尚玉和到底在此案中担当了什么角色?此文厘清了这起建国以来罕见的高官犯罪案件背后触目惊心的真相—
仕途正红,海归夫妻离异失和
吕德彬于1953年出生于河南省鄢陵县大马乡义女村,现年52岁。幼年贫寒的家境造就了他不断追求上进的个性。1975年初中文化的吕德彬被推荐到河南农学院(现为河南农业大学)上大学。1975年至1981年,本硕连读,吕德彬获得了河南农学院的硕士学位,并且留校工作。不久,他与大学同学叶婧结婚。

曾任河南省副省长的吕德彬
1982年5月,吕德彬成功申请到了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的助学金。半年后,他的妻子叶婧也获准来到美国“伴读”。1982年至1988年4月,吕德彬先后获得堪萨斯州立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并谢绝了美国几家大公司的聘请而毅然归国,回到母校河南农学院工作。
吕德彬在母校工作期间,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其中他在小麦转基因研究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成为河南省小麦育种方面的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同时他还担任农业部专家组顾问,是国家863计划河南省唯一评委。
因为工作成绩突出,吕德彬先后担任母校农学院院长、副校长等职,被组织部门作为更高层次的领导干部来培养。
随着其科研成果的不断涌现和职务的不断升迁,仕途一片大好之际,吕德彬家的“后院”却起火了。
吕、叶二人结婚初期,夫妻感情一度较好,但好景不长,当他们的生活转向安定之后,两人在赡养吕德彬父母问题上却出现了巨大的分歧。
吕德彬是个十足的“孝子”,认为自己的日子过好了,数十年来贫穷而受苦受累的父母也应该同自己一样过上好日子。为此,吕德彬便经常把身有残疾的老父亲接到郑州与自己同住,早晚侍奉床前。与此同时,吕德彬的小妹妹也来到了郑州,吃住在吕家。不仅如此,吕德彬还要求妻子要像自己一样在公婆面前尽孝,吃饭时要把碗端到老人面前,生病时要守候在老人面前端屎端尿。
但叶婧是一位知识女性,回国后一直在一家科研所工作,有自己的事业,且素爱清净。这时他们已经生育了女儿圆圆。养育孩子的辛苦和科研任务的繁重已让叶婧喘不过气来,吕德彬
家人的频繁光顾自然打乱了她生活的节奏,日子一长,自然引起了她的不满。
在照顾吕德彬的父母问题上,尽管叶婧努力地在扮演着一个孝顺儿媳的角色,却总是不能让吕德彬满意。
吕德彬为人心直口快,口无遮拦,经常在自己的领导和同事面前述说自己对妻子的不满,叶婧如何对自己的家人不好等等,闹得整个农学院人人皆知。如此,又进一步加深了两人的矛盾,双方冷战不断。
1996至1997年间,吕德彬就任农大副校长后不久,他与叶婧的关系已达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1997年11月,双方达成了离婚协议,女儿由叶婧抚养。
私情事发,不对称婚姻硝烟滚滚
历经这段失败婚姻的煎熬,吕德彬身心疲惫,但吕在向同事谈起此事时表示自己绝不后悔,因为“我宁可不要自己的老婆,也不能不要自己的老父亲”。
在总结自己婚姻失败的原因时,吕德彬认为,前妻之所以不能很好地对待自己的父母以及家人,主要是因为她是城里的知识女性,人长得漂亮,又有自己的事业,如果是换了一位文化层次较低的农村妇女,就会大不一样。
1998年上半年的一天,经与老父亲商议后,吕德彬决定在农村老家寻找自己的第二任妻子,且这位妻子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文化程度越低越好,
人长得越丑越好,
必须愿意照顾吕德彬的老父亲(其母已亡故)。
正是在这三条择偶标准要求下,1998年下半年,吕德彬的第二任妻子陈红浮出了水面。
相貌平平的陈红小吕德彬14岁,是河南省鄢陵县大马乡陈庄村人。她初中没有读完,一直在家务农。
当年8月份,经亲戚介绍,32岁的陈红与吕德彬相识。陈红愿意照顾吕父,两人即按农村的风俗订了婚。
此后,陈红便搬到了鄢陵县城吕父租房处居住,在此照顾吕德彬重病缠身的老父亲。其间,吕德彬经常回来探望。吕德彬每次到来时,老父亲都对陈红赞不绝口,称刘就像自己的亲闺女一样细心、体贴。
对此,吕德彬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1999年底,在照顾吕父一年多之后,吕、刘二人正式结为夫妻。此后不久,吕父因病辞世,陈红也终于搬到了郑州与吕德彬团圆。
2000年底,陈红为吕德彬生育了一子。因当年系龙年,喜得龙子的吕德彬当然是高兴异常,心里也产生了对陈红的感激,对她格外宠爱。
一年多后,吕德彬荣升河南省副省长,吕家一家三口也搬往东明路200多平方米的住房里,生活也由保姆照料,出入车接车送的,好不风光。2003年初,经吕德彬介绍,陈红进入河南农业大学资料室工作。
陈红此前伺候人惯了,到如今丈夫地位日见显赫,身边有那么多人把她捧着供着,她的“尾巴”渐渐翘了起来。她对家里人开始指指点点,对人一有不如意的地方,便是一顿难听的骂。
对妻子的这些变化,吕德彬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还是感到很痛心。他苦口婆心给妻子讲了很多道理,陈红根本听不进去。陈红很清楚丈夫拿她毫无办法,就更加骄横起来。
妻子的恃宠而骄让吕德彬备受打击。这时他经一位老部下介绍,认识了新乡市某林业部门负责人的妹妹张红梅。
年过四十的张红梅最初只是来找吕德彬帮忙办事的,没想到几次交往下来,吕德彬对女人味十足又善解人意的张红梅动了心思,两人遂秘密交往起来。
尽管吕德彬认为自己处事低调隐秘,但2003年底,陈红还是发现了丈夫偷情的蛛丝马迹。
据陈红在河南农业大学的同事介绍,获悉吕德彬“情事”的当天,陈红回到家后怒不可遏,任凭副省长吕德彬跪地求饶,她在几次用力掴打吕德彬耳光后,仍然不肯原谅吕德彬。
此后,吕德彬不能断绝与张红梅的往来,陈红也一直没有停止与吕德彬的家庭战事。
2004年4月的一天晚上,吕德彬的一位朋友到吕家看望吕德彬,在吕的家里,他看见陈红全然不顾及有外人在场,手持一把锋利的水果刀,到处追刺吕德彬,直吓得吕副省长四处逃窜。
随着吕德彬“情事”的败露以及家庭矛盾的升级,陈红对吕德彬及其家人的态度也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相比吕德彬,无论在哪方面都明显处于弱势的陈红对吕情感的背叛行为虽然恼羞成怒,但也担心吕德彬会抛弃自己,因为她不想失去副省长夫人这个身份给她带来的一切。
在这种复杂而畸形的心态作用下,陈红开始控制吕德彬8小时之外的活动以及吕的经济收入。
陈红要求吕德彬下班后要赶快回家,稍微晚了一点,便与吕德彬闹个没完;工资及其它收入要一律交给她保管,支出须经她同意;不能再与张红梅来往,否则要将吕的丑事以及吕的其它事情向省委、省政府反映,让吕德彬身败名裂。
作为副省长,外面的应酬很多,吕德彬在老家的亲友等有什么难处,也免不了要来郑州请吕德彬帮忙,这些都遭到了陈红的坚决反对。
从此,吕副省长在家便再没有好日子过了。说来令人难以置信,相比于前妻叶婧与吕的“文闹”,陈红的“武闹”要凶猛多了,一吵起架来,陈红对吕德彬又骂又打,有时还打耳光,让吕德彬下跪,非把吕德彬折腾个颜面尽失不可。
在家中受了老婆的欺负,有时吕德彬便向自己的司机、下属以及省政府的多位领导倾诉,借以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因此,吕副省长家庭不幸的事实,在河南省委机关内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闻听吕副省长的不幸遭遇后,许多人私下竟异口同声地说:吕副省长过得也够窝囊的!
副省长杀妻,新乡市副市长甘为马前卒
正当吕德彬被家庭问题折磨得焦头烂额之时,2004年6月,新乡市副市长尚玉和登门造访了。
时年43岁的尚玉和,曾任河南省农业厅副厅长等职。上世纪90年代末,干部交流时他被下派到新乡市做副市长,分管农业工作,与吕德彬是对口的上下级关系。
2004年6月15日下午,尚玉和以汇报工作为名,在郑州市未来路与维五路交叉口的金堂鲍鱼酒店请吕德彬吃饭。
席间,二人推杯换盏,边谈工作,边唠家常。几杯酒下肚之后,吕德彬便将自己家中的烦心事如实相告。
见副省长如此信任自己,尚玉和受宠若惊。他当即建议吕德彬能过就过,不能过离婚算了。吕德彬表示,自己是二婚,又是省领导,离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见副省长对离婚顾虑重重,尚玉和马上就明白吕德彬肯定是另有苦衷,便再不谈让吕德彬离婚之事。
这之后,尚玉和便经常与吕德彬通电话,或汇报工作,或关心吕德彬的家事而问长问短,两人的关系迅速拉近。
2004年下半年,根据中央决定,省政府准备成立某机构,负责协调有关经济部门的工作。尚玉和闻讯后,想去该单位做党组成员、纪检组长,便于一天下午专程赶到吕德彬副省长办公室,向吕说明来意,请吕德彬出面打听一下情况并从中帮忙,吕德彬欣然同意。
他为此事专门给分管的省政府某领导打电话,询问人员配置事宜,后得知该职位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尚玉和并不是适合人选,而没有办成。
但经过此事,尚玉和认为吕副省长为人厚道,体恤下属,是一位可深交的领导。
2004年10月份的一天,吕德彬在老家的哥哥一家来郑州看望吕德彬,晚饭时,陈红对吕兄一行态度冷淡,让一向爱面子的吕德彬十分难堪。
当晚吕德彬想留哥嫂一家在家同住,又遭到了陈红的坚决反对。最后,迫不得已的吕德彬只好把他们安排到了外面的宾馆住宿。
当晚,吕德彬夫妻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吕德彬不会打人,不会骂人,气得他老泪横流。
第二天刚好尚玉和又请吕德彬吃饭,吕便将自己这几年来受到的委屈和盘相告,并恶狠狠地说:“与其与这样的悍妇过一辈子,倒不如找几个人把她打残算了,我情愿一辈子养着她。”
见副省长如此气愤难平,尚玉和即投其所好,马上献计说:“如果吕省长真有这个意思,我倒可以找人帮忙。”
当晚,二人商定: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找人把她“打发走”算了。
2004年10月至11月间,吕德彬、尚玉和两人或在吕的办公室或通过电话联络,多次预谋杀害陈红。
2004年底,尚玉和找到了自己的唐河老乡张松雪,并许以重金请他经办此事。现年38岁的张松雪当年在新乡打工时,经熟人介绍认识了副市长尚玉和。尚玉和见张松雪重义气,便张罗着替他找活干,后在新乡市某生态农业公司为张松雪谋了个职位,任副经理。为此,张松雪感激涕零,对尚玉和言听计从。
接受副市长交代的“任务”后,2005年春节前后,以送花和探望为由,张松雪在尚玉和的带领下先后三次来到吕德彬的家中,辨认吕妻陈红,为日后作案作准备。
为安全起见,自始至终吕德彬、尚玉和与张松雪三人均单线联系,即吕只联系尚,尚联系张。吕从不与张松雪直接联系。
在如何杀害陈红的问题上,吕德彬、尚玉和等人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案。其间,由尚玉和出资,张松雪购买了仿“五四”和仿“六四”式手枪各一支,以备用。
2005年4月份的一天,吕德彬在老家的一个侄子结婚,吕德彬为侄子送了1000元的贺礼。没曾想,此事后来还是被陈红知道了,两人为此事又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争。
争吵中,陈红竟持水果刀猛刺吕德彬的腰部及下体,并扬言要与吕德彬拼个鱼死网破。吕德彬当即鲜血直流,并差点伤及要害部位。
经过这次流血事件之后,吕德彬更加坚定了除去陈红的想法。此后几天内,吕德彬多次给尚玉和打电话,要求他赶快动手。
2005年5月底,尚玉和与张松雪商议后,又提出了两套杀人方案:一是在吕德彬农大的一套住房内,冒充劫匪杀死经常在此居住的陈红;二是利用陈红近期想买一部私人轿车的机会,以买车为名将陈红骗出杀害。
吕德彬认为可行,并趁陈红不在家时,从家里的保姆那要回了农大家中的钥匙,并让司机配了一套交给尚玉和,后尚又转交给了杀手张松雪。
6月初,已拿到钥匙的张松雪带着自己的另外一个同伙、无业游民徐小桐,两人开车从南阳赶往郑州,伺机作案。
为确保安全,6月3日上午张松雪在郑州购买了3个联通手机卡,自己要了一个,另外两个交给了尚玉和,尚玉和又把其中一个交给了吕德彬,专门供3人作案时通讯联络用。
6月6日上午,张松雪和徐小桐二人尾随陈红进入农大家属院附近伺机入室杀人。但因当时吕德彬家的保姆不离陈红的左右,一直没有找到下手的机会。信息反馈给吕德彬后,吕
尚二人决定转而实施第二套杀人方案。
2005年6月7日,尚玉和给吕妻陈红打电话说,在征求吕副省长同意后,有人愿意出资15万元为陈红购买一部轿车,并说第二天便可带陈红看车和购买。
陈红此前刚刚考取了驾照,闻听此言,十分高兴,当即答应第二天随来人一块去购车。
因当天工作忙乱,无意当中尚玉和竟是用他日常工作所用的手机卡打电话给陈红的。尚玉和没有想到,这点疏漏为日后公安的迅速破案留下了线索。
2005年6月8日一早,尚玉和从自己的存款中拿出15万元交给张松雪。这15万现金一为骗取陈红的信任,消除其戒心,二者也是给张、徐作案后的酬金。
上午10点左右,张松雪利用其事先购买的联通手机卡和陈红联系,将陈红从东明路家中骗出,三人乘坐尚玉和事先准备好的帕萨特轿车外出买车。
张松雪驾车从东明路到金水路转花园路后向北,后又拐往北环路向东。车刚刚拐上北环路不久,见四下无人,一直坐在车后排与陈红同座的徐小桐突然掐住了陈红的脖子直至其昏迷,后徐小桐又用仿“六四”手枪砸其头部,致陈红死亡。
此后,张松雪下车返回新乡,徐小桐把陈红的尸体放入车后备箱中,驾车回到老家唐河县。当晚,徐小桐用刀将陈红的尸体肢解,装入编织袋内,并压上巨石沉入南阳虎山水库内。
身陷牢狱,杀手倒戈牵出案中案
陈红死后,为给吕德彬一个向公安机关报案的借口,当日下午2时许,按照尚玉和的授意,张松雪在新乡市利用他专门作案用的手机卡,向吕德彬平时所用的手机上发了一条短信:“你夫人在我这里,要想活命,请速准备50万元”,制造吕妻被绑架的假象。
吕德彬接到短信后,知陈红已经遇害,遂让省政府工作人员以陈红被绑架为名,向公安机关报案。
副省长的夫人光天化日之下遭人绑架,案件立即引起了河南省公安机关的高度重视,有关领导指示要限期破案。
公安人员经侦查发现,案发当天,除一些未知姓名的电话外,新乡市副市长尚玉和在受害人被“绑架”前一天内曾与陈红通过话。很快,尚玉和便被公安机关控制。
经讯问,尚玉和供认了他伙同张松雪和徐小桐杀死陈红的事实,并交代出了幕后主谋——河南省副省长吕德彬。
在不到两天的时间内,张松雪和徐小桐先后在新乡市和南阳市被抓获。随后,公安人员在虎山水库的湖底,打捞出了陈红的尸骨。
11日,吕德彬被公安机关传讯。在铁的事实面前,吕德彬也很快承认了自己杀妻的事实。
因吕德彬是河南省第十届人大代表,河南省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迅速作出决定,依法撤消吕德彬的副省长职务,并罢免终止其人大代表资格。
6月15日,有关机关将吕德彬依法逮捕。7月8日,全国政协十届第十次会议也作出决定,通过了《关于撤消吕德彬政协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的决定》。
2005年7月8日,郑州市人民检察院对吕德彬、尚玉和、张松雪、徐小桐等4人杀人,尚玉和贪污一案,正式向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受害人陈红的父母及其儿子也同时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2005年7月22日,吕德彬、尚玉和等人故意杀人一案在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判。
在庄严的法庭上,吕德彬、尚玉和等人完全没有了以往身居高官时的威风派头,特别是吕德彬,讲话时激动异常,经常语无伦次,多次抽泣。
但当被问及杀人问题时,吕德彬等人均思路清晰百般狡辩,妄想推脱责任。吕德彬虽然承认犯罪,但辩称自己只是想找人打残陈红,从来就没有想过让尚玉和去杀死陈红,而是尚玉和等人误会了他的意思。
另外吕德彬还说,平时陈红经常打骂自己,让其下跪,打耳光并扎伤自己的腰部,如果法庭允许的话,他可以当庭脱下裤子,以查验其伤疤。
而尚玉和辩称,省长交代的事,作为下属,他只好去努力完成,但自己并非主谋,又没有去杀人,请求法庭从轻处罚。
杀手张松雪则说,从小到大他最害怕当官的,副市长让他去杀人,他便去杀了。徐小桐则说,来郑州杀人前他连杀谁都不知道,只因平时张松雪对自己够意思,为此张松雪让他杀谁,他便杀谁。四人的辩护律师均认可了被告人的故意杀人犯罪行为,但均辩称不是主犯,要求从轻处罚。
吕德彬还在其最后陈述中说,自己读了20多年书,为国家作出了一定贡献,现在他牵头培养出的几种小麦新品种,已通过了国家有关机关的评定,即将在全省全国推广,希望法庭给其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让自己在有生之年再为社会作出贡献以赎罪。
庭审中,由于吕德彬与情人张红梅的来往一事直接牵涉到本案的定罪量刑,且系个人隐私,法庭在下午1点钟再次开庭前对这一事实作了不公开审理。后法庭又恢复公开审理。
庭审结束后,又有一条惊人的消息从郑州市某看守所传出:本案的杀手之一张松雪此时已不再害怕自己的恩人、原副市长尚玉和了,而是主动检举揭发了尚玉和指使自己和徐小桐爆炸杀害新乡市常务副市长范某的犯罪事实。
经有关机关查证属实后,郑州市人民检察院再次向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补充起诉。
2005年9月30日,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开庭审理,法院认为,吕德彬因夫妻矛盾,即多次与尚玉和预谋杀害妻子陈红;尚玉和为能得到吕德彬对其工作调动上的帮助,而纠集、授意、指使张松雪杀害陈红;张松雪为报答尚玉和对其平时的关照,而纠集被告人徐小桐参与作案;徐小桐为报答张松雪的“人情”,而与张松雪共同将陈红杀害,并由其直接碎尸、沉尸。四人结伙实施的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并致一人死亡的行为,均构成故意杀人罪。
四人分工明确,犯意联系紧密,配合积极主动,均起主要作用,均系主犯。
吕德彬身为省级领导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本应遵纪守法,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但却目无国法,密谋策划,积极配合,执意杀妻,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其虽为国家作出过一定贡献,归案后认罪态度较好,但所犯罪行极其严重,社会影响极其恶劣,仅此尚不足以对其从轻处罚。
尚玉和身为市级领导干部,本应奉公守法,廉洁从政,但却利欲熏心,排除异己,纠集劳改、劳教释放人员,实施杀人犯罪,并利用职权贪污公款,所犯罪行极其严重,社会影响极其恶劣,依法应予严惩;
张松雪曾因故意伤害、流氓、诈骗被一次判刑和两次劳动教养,但仍不思改悔,出于私情私利而积极纠集他人连续实施故意杀人犯罪,作案手段残忍,后果特别严重,人身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性极大。归案后虽有较好的认罪态度、主动交代杀害新乡市常务副市长范学贵(另一犯罪)的犯罪事实及该起犯罪系中止,但仅此尚不足以对其从轻处罚;
徐小桐曾因流氓被劳动教养,但仍不思改悔,出于私情而积极连续实施杀人犯罪,直接杀死一人,作案后碎尸、沉尸,作案手段极其残忍,所犯罪行极其严重,人身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性极大。归案后虽有较好的认罪态度,并在杀害范学贵过程中具有中止情节,但仅此尚不足以对其从轻处罚。
根据上述四人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对所犯的故意杀人罪,均应在“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法定刑幅度内从严惩处。
判决结果:上述四被告人犯故意杀人罪,全部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吕德彬提出上诉。10月17日,二审法院河南省高院经审理认为,四人所犯罪行极其严重,社会危害性极大,依法均应严惩。原审判决事实楚,适用法律正确,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各上诉人的上诉理由及其辩护人、代理人的辩护、代理意见均不予采纳。裁定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10月18日,四名犯罪嫌疑人被执行死刑。
注:文中除犯罪嫌疑人外为化名
- END -
?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
长按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法培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