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学们好!这是珠影talk的第一期,也是我们推出的第一个固定栏目。
未来,我们会邀请一系列的业内大咖加入珠影talk,畅聊影视圈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他们中,会有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网剧编剧,也有象牙塔内的知名教授,或者是某个国内知名演员。
今天请来两位,是来自北京影视业的前辈们——一位是国内某知名演员,今年将在卫视登陆一部古装戏。另一位,是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剧理论与实践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也是国内多部网剧的幕后作者,同样是一位剧本审查者。由于话题的原因,我们无法给他们具名。
话题有些硬核——中国电视剧审查的逻辑。据《2018中国电视剧产业报告》显示,2017年生产完成并获准发行的国产电视剧数量为313部,创下了2011年以来的新低。而这个数字自2003年至2014年间,一直维持在每年400部以上。
数量的减少只是影视剧生态的一个侧影。一些剧目如何消失、另一些剧目又如何诞生,鲜少有人说得清背后的逻辑。
对于艺考生的我们来说,这篇文章与影评、故事写作一样重要。它帮助我们认清当下中国影视业的生态,讲清了一个符合政策、市场规范的影视人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更规范了我们的认知,我们由此看清了中国影视剧演进的脉络。
以下内容为受访者口述:

国内某知名男演员:
“不能拍第三者、争房产、未婚先孕”
如今的影视圈都是以 “弘扬时代主旋律” 主导整个影视行业,内容上,都以新时代创业、祖国蓬勃发展,人民积极向上、社会和平安定为主。而一些相对消极的内容,都已经退出历史舞台。比如第三者、争房产、未婚先孕。
刚才你提到今年“禁古令”的管控,准确的说并不是禁止所有的古装戏。只要拍摄内容不太“帝王将相”,能够表达清楚是哪个朝代都可以,但涉及到争权夺位内容就不行。
除此之外,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也不能拍。比如穿越、鬼神——它们不够马克思主义,不符合现在中国发展的时代主旋律。
但我想说的是,关于“上面”的禁令,其实很多东西都是外界谣传,实际上管控并没有那么严厉。只要你没有触及到“红线”,还是可以播的。
比如由汤唯、朱亚文主演的《大明皇妃》,就是明年湖南卫视的开年戏。由王凯、江疏影主演的《孤城闭》也要播。所以对于古装剧的管控,还没外界说得那么严。是有空间可以拍摄的。不过明年过后,又是建党一百周年,就不好说了。

《大明皇妃》汤唯海报

《孤城闭》王凯、江疏影海报
事实上,目前的影视圈噤若寒蝉。其实,这并不完全是“上面”的压力所带来的,主要是下面——包括艺人、制作人、投资方,大家都很紧张。另外,艺人的作风问题、资本已经进入一个非常规范状态,以至于大家都会保有相对谨慎的态度。
坦白说,拍影视剧肯定要赚钱。但资本为了降低风险,都选择带有目的性、针对性地做项目。举个例子,我的一个朋友拍过这样一部戏,讲的是非常励志的创业故事。剧中的主人公要和不正确、不道德的爱情说再见,去寻找真爱,这符合主流社会价值观,今年也会在卫视上线。对主人公如何相爱也有明确的规范,比如:两个真心相爱的人在一起了,就不能分手,最后的结局还是要在一起。

“一个演员的片酬可能开到一亿八、一亿五(人民币),甚至更离谱都有人给。”
你说这样的规范是不是突出之前整个圈子的状态很混乱?是的。
影视从业人员高收入、高片酬,灰色地带的确让大家看到了金钱上的问题。以前,只要有钱、有剧本就能拍,购买收视率、找人搞关系,总之就是很混乱。一个演员的片酬可能开到一亿八、一亿五(人民币),甚至更离谱都有人给。这最直接的坏处就是,影片后期只能简单制作。再加上背后可能有人在里面洗钱,制片人在里面营私舞弊等等。
影视圈已经逐渐进入一个规范状态。因为戏还得拍,但不是你想拍什么就拍什么,会有相关的拍摄限制。这就令当下的影视圈陷入了题材较为匮乏的状态,比如一些实话实说,展现真实社会形态的题材都不能拍了,因为影视作品只能有正能量的东西。
另外,这种管控令影视圈的投资也变得非常谨慎,投入力度不会像往常那么大了。毕竟在风险增加的情况下,有限的资本只会投到更稳定的地方。
这对我们这些做演员的有什么影响?影响就是戏变少了,片酬降低了呗。现在,很多演员都在改行,或者就在家呆着,市场不像前几年那么膨胀了。
当然,你有资源和作品又是另一回事。毕竟哪个时代都需要好演员,这实际上也在变相倒逼演员好好演戏,改善行业生态,把戏演好。
另外,一些好的电视剧,也都是市场上的一线演员来演。和之前不一样,以前很多不知名的演员都能演一号、二号。比如现在拍摄的很多大项目,男二、男三放在以前的戏里都能演男一。而如今大部分人的状态却是:好好拍戏,演一个男二号,拿一个“不上不下”的片酬。
事实上,如果现在还想靠拍戏一夜暴富,已经不可能了。税这块儿就给你抽走50%。当然,这也不完全是因为之前的“范冰冰事件”。当下整个行业都进入了规范的状态,很多演员确实不敢再拿这些钱了。这才是一个科学的市场逻辑。

2018年涉及偷税逃税案,10月3日中国国家税务总局指案件事实已经查清,范冰冰需要缴交8.8亿余人民币漏税金、滞纳金和罚款,
这样的管制会导致什么?市场沉闷。不过,现在拍的剧肯定够播,但是没有那么地膨胀了,应该也算是好转的迹象。

北京一线编剧、剧本审查人员 :
“拍涉案剧,不能认认真真地讲述这个案子是怎么破的,看电视的可不都是好人。”
首先这个审查的人群范围是灵活机动的。人群的构成随机,包括普通观众、各行各业工作者,具有相当的复杂性。
谁能够进入这个审查的圈子?除了专业的导演、制片,有时候会邀请一些普通观众。他们可能是身边的亲近之人,也可能就是朝阳区的大爷大妈。可见,这个审查者的随机性特别强。
这些年,我们看到一类又一类的题材从荧幕上消失了。但从审查者的角度来说,广电总局也不希望把某一个领域给彻底封掉。
在它的官网上,有一个政策叫《电视剧内容制作通则》(下称:《通则》),这是对电视剧内容规定的一个大框架。而广电总局出来的总政策,都是在这个内容审查通则的基础上来进行增删,或者进一步地紧缩、放宽。
因为《通则》说得特别的宽泛,比如不能涉及封建迷信、不能涉及暴力、不能危害国家安全,范围都特别大,所以它会在这个总则上给你进一步地规定。
我们拿前几年的青春校园剧来讲。之前,青春校园剧就规定了不能有爱情,因为孩子未成年。你去看青春剧,一般都是按朦朦胧胧来演。不能说以影视作品的形式去鼓励未成年人谈恋爱,这绝对是不正确的。
当然,这几年又有变化,今年上映的《小欢喜》又出现了青少年谈恋爱的内容,这说明审查的边界正在随着时代流动。

《小欢喜》海报

《小欢喜》乔英子一家剧照

《带着爸爸去留学》海报

《带着爸爸去留学》孙红雷剧照
所以青春题材的电视剧没有明确的恋爱关系,婚姻也一样。如果说两个人是男女朋友,没结婚,就一定不能同居,不能出现”两个人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桥段。这个东西其实特别细致。
为什么大家会觉得如今影视圈在不断地紧缩,是因为它在细节上不断有规定。所以,我们感觉审查制度变严了。
但这背后是一个文化影响力的问题。要知道,文化产品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大。在经济上,它的影响可能无法和其它产业相比,微不足道。但它作为一个广泛传播的精神文化产品,对于孩子、成人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影响都非常大。
大家会认为,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到的作品都是“伟光正”,是因为社会上出现太多奇奇怪怪的事了。如果用影视剧把它们再现,那久而久之,大家会觉得这个事没什么不行,这是很可怕的。
另外,价值观也是未来要关注的方向。《我的前半生》就是一个太不好的例子,里面的两个女性唐晶和罗子君的就代表了社会的两种女性。《我的前半生》里,罗子君一个啥也不会的家庭主妇,依靠男人就成长了,进取了,凭什么?

《我的前半生》海报
左:唐晶,右:罗子君

《我的前半生》剧照
左:唐晶,右:罗子君
《虎妈猫爸》也是,里面董洁饰演一个非常优秀的中国当代女性形象,她优秀的特质是集中华传统于大成的,也有现代女性的独立、进步。但她在这个剧里,她是个啥?是小三。这就是恶了,怀有很大的恶意。

《虎妈猫爸》董洁剧照
再说今年上映的《都挺好》,当时大家为什么骂姚晨又回到了原生家庭里去?这不能说回到原生家庭不正确,因为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你说,我和我家里人达成了和解,我回去,这没有什么不对。但她在剧里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就回去了,是屈服于道德和情感才回归家庭的。事实上,一个独立的女性就不该回去这样的家庭。但这又跟我们中国的大团圆思想有所背离。

《都挺好》海报

《都挺好》姚晨、倪大红剧照
还有一个是“尺度和恶”的问题。这些年,涉案剧在创作上出现了内容偏差,实际上,背后是一个影视圈内创作瓶颈的问题。
所谓的“创作瓶颈”,说的是讲述的故事、角度很有限,一个题材能够去挖掘的多面性很少了。毕竟中国的电视剧有六十年的历史了,演到现在,很多东西快要挖完了,所以说到一定程度之后它会走偏,而政策的存在,就是在纠偏。
这些年,不少涉案剧都存在“过度放大恶”的问题。拍涉案剧的时候,不能说我给你认认真真地讲述这个案子是怎么破的,(因为)看电视的可不都是好人。你把这个侦破过程,原原本本的放在电视上讲,那些心怀恶意的人会从剧里学到很多反侦察的东西,比如当年的《红蜘蛛》(编注:2000年播出,由张军钊执导,张雪菲主演。讲述女性为金钱、私情堕入深渊,记录她们在临近生命终结时忏悔的故事),它最大的问题在于刻画了女性犯罪。

《红蜘蛛》海报

《红蜘蛛》剧照
再有一个剧就是《黑冰》(编注:以女公安鲁晓飞化名卧底为主线,打入海州药业集团,与集团董事长郭小鹏多次接触,试图查清集团制造走私毒品,以及海州市多起凶杀案件的内幕)。它的问题是——过分放大反面人物身上的优点。你不能用“众生皆苦”的理由去合理化犯罪者的“恶”。这里要说到《黑冰》的结局,王志文演的这个角色郭小鹏(编注:贩毒集团大毒枭,后被执行死刑)。

《黑冰》海报
剧中,他就是回家后给他妈洗脚,人民公安才把他给抓住,人民公安利用的是啥?是他的孝心。是因为这点,警察才把他抓回来的。但这事儿你不能这么讲啊,因为社会不能形成这样的价值观。当然,也不能说他是一个孝子,就抹掉他是毒枭的罪恶。他制毒、贩毒,危害了多少人的生命?而为了打击毒贩,把这个毒品挡在国门外,多少警察牺牲了,他们也是“丈夫”。

《黑冰》王志文给母亲洗脚
但你过度地去放大恶人身上的一丁点儿善,这本就是一个错误。当然,可能有人要说,你要挖掘人性的多面,人性的深度,这根本说不通,这是歪的、偏的,应该制止。
这种剧从什么时候就消失了?2004年,涉案剧禁止在黄金档播出。直到《清网行动》、《刑警队长》的出现(编注:2015年播出,由来赫、张睿执导,于和伟主演,讲述刑警队长顾铭连破奇案的英雄事迹)。《清网行动》是广电总局发布相关禁令的十年之后,涉案剧第一次在黄金档亮相。《刑警队长》第二年也播出了,由SMG(编注: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出的。

《刑警队长》海报

《刑警队长》于和伟剧照
涉案剧的问题,总的来说就是因为过度地还原破案的过程,再有就是过度地说坏人是好的这一面。加之一些比较过分的(血腥暴力)镜头。最激烈的时候,各类涉案剧在荧幕前比谁更血腥。
但在涉案剧移出黄金档的这些年,只有央视能保留涉案剧,比如带有破案情节的英模专题剧《营盘镇警事》(编注:2012年播出,由马进执导,张嘉译主演。讲述一个扎根基层的派出所所长范党育的工作点滴)、《任长霞》(编注:2005播出,由沈好放执导,刘佳主演,真实再现任长霞公证执法的光辉形象和崇高品质),国家并没有把他们全部切掉,只是规范化。

《营盘镇警事》海报

《营盘镇警事》张嘉译剧照

《任长霞》海报

《任长霞》刘佳剧照
还有一种是刻画现实的剧——《蜗居》(编注:2009年播出,由滕华涛执导,海清、张嘉译主演,反映在房价飙升的背景下,普通人在都市生活中历经的种种波折)。它太写实了,而且价值观上也不适合宣扬,比如它刻画的小三,再加上宋思明是一个官员的形象,这就很难把握尺度。
除了尺度大,它太强调阴暗的东西了。我个人觉得,要求积极、向上、正能量,可能听起来特别扯淡。但积极向上、正能量不等于就是“唱赞歌”,不等于粉饰太平。谁都想看一点轻松的东西,这些影视作品你看了都抑郁了,你图啥?

《蜗居》海报

《蜗居》张嘉译剧照
而且,影视作品也不是提供解决社会问题办法的路径,谁也没有这么规定过。但像韩国《素媛》(编注:2013年播出,由李俊益执导,薛景求主演,讲述一个未成年少女在遭遇性侵后如何走出心灵的阴影的故事,获第34届韩国电影青龙奖最佳影片)。这种写实类的电影出现以后,它直击了韩国的社会问题,展现了韩国社会的共识和良知,引发了公众讨论,也是很好的,我们对标要远一点。

《素媛》海报

《素媛》剧照
国内也有这样的作品——《药神》。影视作品没有非要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但如果真的有这个作品出现,那是我们要竖大拇指的好作品。但也不能要求所有作品都这样,这也是不对的,要有严肃、轻松的;有古装,就要有现代,影视作品应该是百花齐放的。
但这仅仅只是理想状态,实际情况就是审查非常严格,无法做到百花齐放。

《我不是药神》海报

《我不是药神》剧照
其实,审查者从来都没有告诉过你,我不能拍这个,没有明确的要求。其实,审查者也不希望“一刀切”的,我得被逼得多无奈才切了你?切掉了,说明这其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比如《人民的名义》,它播出后引发了剧烈的社会影响,是一部非常好的剧。但不允许以它为原型进行二流创新。因为这里面涉及的尺度比较大,里面的角色都涉及到副国级官员了,创作上很难把握。

《人民的名义》海报

《人民的名义》达康书记剧照
至于这个东西是不是要全面禁?我们还要先看中国有没有高级的政治剧,还是有的。比如周梅森(编注: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2017年第8届澳门国际电视节最佳编剧奖《人民的名义》) 和陆天明(编注:中国内地作家、编剧。2019年长篇小说《省委书记》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为什么说现在这个口缩得紧,是因为谁都想去碰。但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写,并且能够掌握好的。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因为本身这个门槛儿就特别地高,需要真正优秀、功底深的影视人才能做。
但大部分时候,我就不懂现在创作的人脑子里在想啥。有时候,我们审片、审剧本的人也很无奈的。(完)

注意:加群时,请注明是哪个班哪个专业,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