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熙金新时代】不数字,没未来:数字经济,经济增长新引擎

【熙金新时代】不数字,没未来:数字经济,经济增长新引擎

阅读量:3715657 2019-10-23



本文作者:
【熙金新时代】特约撰稿人 十哲

▲在5G时代,中国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更新和终端普及在世界上遥遥领先。看看为什么中国可以在数字经济中领先。

从2000年算起,中国从不知数字经济为何物的鸿蒙时期,到互联网产业经济位列世界先列,创造了惊人的经济成就。
眼前的镜子成为常伴身边的“保健医生”,智能机器人按照主人指令灵活地掌管着客厅,“智能家居”可以自动开启家用电器;“聪明”的汽车行驶在“智能”的路上……

在20日,乌镇召开的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一大波正在照进现实的“黑科技”,为与会者带来智能生活的新体验,也展现着数字经济的未来愿景。
网络购物、在线外卖、手机支付等数字化消费场景,早已像柴米油盐一样,进入老百姓日常生活;信息化、智能化改造等数字化融合场景,持续产生着“化学反应”,助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

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分析,我们的数字经济规模在去年底达到3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约1/3,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推动着产业发展不断升级,就业格局更加优化,消费需求持续增长。

在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中,北京和上海占比均超50%。广东、天津、浙江、江苏的数字经济GDP占比超40%,福建、山东、湖北、重庆、辽宁、四川的数字经济占比超30%。
2018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1.6万亿元,比2017年增长8.5%;电子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规模为3.5万亿元。
2019年上半年,中国网上零售交易额达4.82万亿元,同比增长17.8%。

另外,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领域就业岗位达到1.91亿个,占全年总就业人数的24.6%。
超过90%的中国宽带用户使用光纤接入,数量已居全球首位。
截至2019年6月,中国光纤接入用户规模达3.96亿户,占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的91%。
《报告》认为,中国持续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网络性能已显著提升。目前,中国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持续向高速率迁移,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732万个,其中4G基站445万个,而随着今年6月5G商用牌照的发放,中国正式进入了5G商用元年。

在这次发布的报告中有一个数字特别值得关注----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
截至2019年6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2.25亿人,占网民总数的26.3%,较2018年年底增长305万人,半年增长率为1.4%。

2018年,农村电商超过980万家,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交易额达2305亿元,同比增加33.8%。
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推广数字经济,可实现对农产品质量的提高,为公众快捷、实时查询农产品追溯信息提供统一的查询入口,实现了农产品全程可追溯。

从工业文明到数字文明,人类正在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革。
在工业经济诞生初期,国富论、资本论等一系列伟大的著作,从理论制高点上,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从而使人类走出了文明更迭时的迷茫。
时至今日,我们又一次面临着文明更迭,人类社会所发生的基础转变更是历史上从未遇到。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数字文明下的人类社会?数字文明下的数字经济有什么基本特征呢?
数字经济的社会基础----网民。
数字化时代,当人群开始向数字空间(Cyber space)聚集的时候,人类文明必将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你是 GG 还是 MM?”这句古朴又真诚的问候曾在十多年前花花绿绿的大脑袋显示器屏幕上此起彼伏,那些第一次即时连接了天南海北网民的聊天室,成为当时中国互联网中人声最鼎沸的场所。
“不同意斑竹的观点……”这当然不是在跟一株植物锱铢必较。当即时聊天的属性无法满足网友们对全民讨论的需求时,论坛开始风靡网络,那里聚集了百花齐放的声音,也孕育出具有强大社会影响力的网络事件。

网络渗入到每个个体的日常行为之中,人类突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转而可以在数字空间中聚集在一起。随着这个聚集规模不断扩大、影响深度不断加深,人群形成了一种新的聚集形态:虚拟社会(Virtual Society)。

虚拟社会中的人群聚集规模是工业时代无法比拟的。
2019年,微信的活跃用户数过10亿,Facebook的活跃用户15亿,WhatsApp的活跃用户数15亿,淘宝的活跃用户数10亿。
这些用户就如同生活在同一座现实城市中的人,生活在同一个网络空间里,用一种不同于城市生活的方式沟通、交易、学习、成长,从而在这个空间中形成新的文化、新的共同价值取向、新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模式。于是,新的市场在虚拟社会中诞生了。

数字经济的推动力----数字消费
与传统工业时代的消费和现今时代的互联网消费不同,数字消费更强调人群网络的属性,具有如下特点:
从功能型消费到数据型消费;
从一次性消费到持续性消费;
从单一产品消费到联网型消费;
从个体消费到社群消费。

数字经济所面对的是一个由虚拟和现实两部分构成的人群,这个人群形成了一个二维的市场结构。
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需要兼顾实体和虚拟两个市场,在实体市场上延续并创造新的实体消费,同时辅以在虚拟层面释放大量的数字消费。在虚拟空间每个参与者的平等性,从而能最大限度调动每一个参与者的潜力,让每一个参与者都能为社区贡献价值,并且在贡献价值过程中实现每一个参与者自身的更大价值。
对于数字经济时代的网状人群而言,他们的新行为特征创造了大量新的消费模式,其中数字消费成为了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数字消费大大改变了传统市场,并进而成为了诞生大量新经济企业的土壤。
同时,释放数字消费,也就必然成为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目标。

今年是互联网诞生50周年,下一代互联网----IPV6,已经悄然来到身边。
截止今年5月份,我国IPv6活跃用户数达3.11亿。包括2.5亿4G移动用户、5500万固网宽带用户。

今年也是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25周年,如果放到当前中美两国在经济、科技等领域全面竞争的大背景下,这个节点也可以作为瞭望塔,从中回望两国相差一半的时间里,在互联网发展尤其是下一代互联网IPv6方面的竞争和反转。
于我们而言,其中既有后来居上的振奋,也有错失良机的叹息。

1973年美国的Vint Cerf(温特·瑟夫)和Robert Khan(罗伯特·康)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向世界奉上了奠定互联网基础的TCP/IP协议。
当IPv4协议在1981年问世的时候,工程师们总共设计了43亿个IP地址,这一数量对于当时的寥寥用户来说完全是个天文数字,绝对可以满足所有需求。当时,只是设计给美国军方用的,根本没有考虑到它会变得如此庞大,成为全球网络。

然而从现在的眼光看来,时代的确是限制了想象力:
今天,仅中国自己就有8亿多互联网用户,按照一个中国人有三个联网终端(笔记本、手机、PAD)计算,就会占据全球所有IPv4一半还多的地址,由于地址无法实现“按需分配”,实际上中国仅有3.38亿IPv4地址,人均还不到0.45个。

IPv6会带给我们什么?
——340282366920938463463374607431768211456
简单说,是2的128次方。就是给地球上每一颗沙子都分配一个IP,也是妥妥够用的。
这个数字放在5G时代的物联网就显出格外意义。配合5G网络,每台汽车、路灯、摄像机、手机、垃圾桶、消防栓都可以有独立的IP地址。

IPv6丰富的地址,所有的设备都能分到独立无二属于自己的ip地址,让“物联网”成为可能,各行各业都会受益,只要给任何设备分配了独立的ip地址,那么就可以随时随地的控制,一切尽中连接之中。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万物连接。

IPv6能大大降低网络延迟,可以从现在普遍100ms左右,降到个位数。低网络延迟不光对打游戏有帮助,它让远程无人机、无人汽车变得可行。
IPV6规避在共享IP条件下的连带风险,也就是如果同一服务器上的其他虚拟主机用户因遭受攻击(比如DDOS)、违规(比如黄赌毒)或政策性处置被屏蔽,不会受到牵连,而共享IP是如果一个用户出现问题,整台服务器上的所有用户几乎都会受到影响,这样的问题也只有独立IP才能解决。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全球数字经济仍将以高速增长态势驱动经济增长,ICT 技术产业创新演进升级,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大有可为,发达国家将通过强化技术创新巩固数字经济先发优势,发展中国家则将通过深化融合应用努力实现赶超,数字经济领域的竞争将愈发激烈。

数字经济既要壮大电子商务、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数字产业,也要通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造出产业互联网、智能制造、远程医疗等数字化产业新业态,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站上数字化高地。例如,经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一家企业的生产线生产效率提高10%以上,能源利用率提高20%以上,企业的竞争力大为提升。只有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互为依托、齐头并进,才能真正驱动产业跃向高层次、经济迈向高质量。

5G通信将打破信息传输的带宽限制,数字技术的驱动引领效应将更加明显,数字经济将不断开辟新赛道。积极抓住全球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发挥制造大国和网络大国的优势,不断提高数字技术研发能力和产业创新能力,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作用就会更加强劲。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
智能互联,让我们一起改变未来。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