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紧扣追赶超越定位,坚持做好“无中生有、有中生新”两篇文章,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勇于攻坚克难,主动担当作为,全市经济持续向好,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01.35亿元,同比增长7.8%,较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3.54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738.07亿元,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409.74亿元,增长7.4%。

一、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秋粮苹果丰收在望
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完成产值96.78亿元,增长4.4%;实现增加值55.92亿元,增长4.5%,较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种植业回升明显。前三季度全市园林水果产量74.53万吨,增长8.0%,其中苹果产量71.87万吨,增长7.0%。畜牧业整体小幅回落。猪存、出栏分别下降3.0%和1.6%,牛存栏增长2.7%、出栏下降1.1%,羊存、出栏分别下降1.7%和2.9%,家禽存、出栏分别增长3.3%和2.4%;肉类总产量3.19万吨,下降0.7%;奶类产量0.45万吨,下降35.7%;禽蛋产量1.84万吨,增长2.4%。
二、工业生产持续向好,转型升级成效显现
全市规上工业完成产值1268.68亿元,增长13.7%;实现增加值678.46亿元,增长8.3%,较上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能源工业实现增加值606.13亿元,增长5.9%,较上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工业增加值401.94亿元,增长4.8%;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147.22亿元,下降0.7%;天然气开采业增加值34.89亿元,增长95.1%。非能工业实现增加值72.33亿元,增长33.2%,较上半年回落8.8个百分点。其中卷烟工业增加值23.55亿元,增长27.1%;合成材料制造业增加值14.38亿元,增长1.8倍;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3.70亿元,增长93.3%。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五增两降”。“五增”:前三季度全市生产原油1153.65万吨,增长0.3%,其中长庆油田下降0.9%,延长油田增长1.2%;加工原油712.59万吨,增长3.7%;生产卷烟25.12万箱,增长2.1%;生产LNG 80.94万吨,增长40.6%;生产天然气41.60亿立方米,增长34.5%。“两降”:生产原煤3618.11万吨,下降1.3%,降幅较上半年收窄0.7个百分点;发电48.37亿千瓦时,下降6.6%。
转型升级项目取得一定成效。新投产的延安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液化空气工业气体和大唐热电联产项目累计实现产值40.07亿元,拉动全市工业总产值提高3.2个百分点。
建筑业增速加快。全市资质内建筑企业完成产值94.15亿元,增长19.9%;实现增加值53.0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0.5%,较上半年提高3.3个百分点。从签订合同情况看:签订合同额1627.00亿元,增长5.1%;其中上年结转676.45亿元,下降34.8%,本年新签950.55亿元,增长86.4%。
三、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
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09.74亿元,增长7.4%,较上半年回落0.8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51.60亿元,增长5.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0.95亿元,增长4.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9.88亿元,增长2.5%;金融业增加值42.16亿元,增长2.9%;房地产业增加值30.32亿元,增长12.4%;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98.76亿元,增长11.5%;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120.47亿元,增长7.8%。
四、投资增速持续放缓
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1%,较上半年回落2.5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4.4%,第二产业受石油工业投资回落影响下降17.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0.9%。
民间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在延长至黄龙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拉动下,民间投资增长52.6%,其中该项目拉动增长32.7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快。全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9.1%,较上半年提高8.1个百分点。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下降0.8%,较上半年回落8.2个百分点;交通运输邮政业投资增长89.7%,提高33.6个百分点;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下降13.1%,降幅收窄7.0个百分点。另外,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增长28.3%,文化产业投资下降17.7%,高技术产业投资下降31.4%。
房地产市场供需两旺。在新区建设持续加快的背景下,新区综合体、吾悦广场等房地产项目基本竣工建成,房地产各项指标均保持较高增速。全市房屋施工面积1259.73万平方米,增长34.7%;竣工面积72.59万平方米,增长9.4倍;商品房销售面积99.57万平方米,增长51.5%;待售面积64.28万平方米,增长28.0%。
五、消费市场稳定增长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4.90亿元,增长8.1%,与上半年持平。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额123.87亿元,增长7.0%,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0.6%。
分行业看:全市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增长16.0%,较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长8.8%,回落0.2个百分点;住宿业营业额增长7.0%,回落1.0个百分点;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2.4%,回落0.6个百分点。
分消费类型看:限上餐饮收入6.59亿元,增长7.9%;商品零售117.28亿元,增长7.0%,其中吃类增长22.2%,穿类下降5.9%,用类增长4.7%,用类中的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2.2%,汽车类下降2.9%。
六、全社会用电量持续快速增长
全市全社会用电量80.38亿千瓦时,增长17.4%,较上年同期提高6.4个百分点,较上半年回落2.5个百分点。第一产业用电0.31亿千瓦时,下降0.1%;第二产业用电59.79亿千瓦时,增长21.8%,其中工业用电57.89亿千瓦时,增长22.2%;第三产业用电12.52亿千瓦时,增长9.1%;城乡居民用电7.77亿千瓦时,增长2.2%,其中城镇居民用电下降2.9%,乡村居民用电增长11.9%。
七、市场物价保持平稳上涨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累计上涨2.3%,当月上涨2.1%。其中,城市上涨2.6%,农村上涨1.8%。整体上,服务价格上涨1.0%,消费品价格上涨3.1%。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5.2%,衣着上涨0.6%,居住上涨1.3%,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1.3%,交通和通信下降1.8%,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2.3%,医疗保健上涨2.5%,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4.3%。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0.1%,鲜菜价格上涨3.7%,畜肉价格上涨15.7%。
八、市场活力持续增强
前三季度全市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356.18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9.6%,较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全市新增“五上”企业53户,较上年同期多增9户,其中工业3户,建筑业13户,房地产业9户,批发零售业18户,住宿餐饮业5户,规上服务业5户。新经济发展取得新进展,8月当月新入库5户批发业新经济企业,累计纳入统计18户,其中工业1户,批发业13户,规上服务业4户。
九、财政收支快速增长,金融存贷款平稳增长
全市地方财政收入139.69亿元,增长10.1%;其中税收收入82.54亿元,增长2.7%,非税收入57.15亿元,增长22.9%。全市财政支出360.92亿元,增长13.2%。截至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73.56亿元,增长1.9%;各项贷款余额1291.24亿元,增长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