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面“广东政当时”关注我们
世界“大咖”云集
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为共建“一带一路”建言献策
进一步凝聚了国际共识
促进了共商共建共享

10月22日上午,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三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广东)国际传播论坛在广东省珠海市开幕。论坛主题为“大湾区建设助力‘海上丝路’交融”。
我们一起来看看部分海内外嘉宾“大咖”献策湾区建设,助力“海丝”发展的精彩观点
↓↓↓


大湾区建设
助力“海上丝路”交融

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安格斯·迪顿:中国的成功给世界带来启示
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要惊人。世界上的大部分脱贫成就都是中国取得的,中国使得数以亿计的人们脱离了贫困,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
中国市场机制对于经济发展来说是有益的,相比其他国家也是好的,一系列重要指标皆有所改善。越开放越能带来有效的市场,越能让市场机制有效发挥作用。在当前一些老牌市场经济体举步维艰的现实下,中国的成功可以带来一些思考,例如经济发展不能只让小部分人富裕,而应该惠及更多的人,要让年青一代看到希望。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新阶段,广东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重在构建包括23个国家和地区在内的“泛南海经济合作圈”,粤港澳大湾区有条件在其中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应该加快推动粤港澳服务贸易一体化进程,在此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基础上,粤港澳大湾区有条件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并在推动全球经贸规则重构中发挥重要作用。广东在改革开放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广东在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
中国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北京大学汇丰管理学院教授樊纲:协同工业化助“海丝”国家自我造血
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协同工业化。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多分布于非洲、南亚等区域,处在早期工业化的发展阶段,亟须向更高层次的工业化迈进。中国与这些国家合作,不仅要共同建设基础设施,而且要特别重视建设工业园区;不仅修路,还要建工厂,让材料和产品在路上“跑起来”,协助当地建立自我造血的发展机制。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工业化也可以迈向更高水平。
中欧论坛创始人高大伟:广东是中国新经济发展的样板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都是中国复兴的例证,中国文化、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将在世界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如果说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1.0版本,那么粤港澳大湾区则是2.0版本。在中国不断扩大开放的宏观背景下,才能更好地理解大湾区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科技发展与创新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核心内涵之一。广东是中国新经济发展的样板,华为、腾讯等企业具有全球影响力。粤港澳大湾区应当成为中国的实验室、全球的实验室,有条件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引领者。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对外传播

香港科技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齐晔:大湾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需同步推进
生态环境保护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要问题。目前粤港澳大湾区GDP总量已超过俄罗斯、韩国等经济体,但如果生态环境做不好,在建设世界级大湾区的征程上难有感召力和说服力。
澳门凤凰天空出版社社长、澳门文化创意经济协会会长欧阳泽光:粤港澳三地需协力提升大湾区国际知名度
建设一流的湾区,媒体是担当。媒体就像催化剂,可以扩大湾区的国际影响力;媒体也是融合剂,有助于促进湾区城市间的合作沟通与交流。因此,在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媒体应积极贡献智慧,全方位展示大湾区建设的实践与成效。粤港澳三地可联手培育更多传媒人才,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力提升大湾区的国际知名度。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弗雷德里克·威廉·杜·普莱西:打造智慧城市群,提供更好生活质量
粤港澳大湾区实际上是一个超大城市群,未来可以通过智慧城市的形式强化大湾区城市的连接。比如,当越来越多人的居住地与工作地不在一起时,以技术手段等更智慧的方式加强人们之间的联系,以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这方面,大湾区可以作为智慧城市发展的引领者。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国际合作局局长瓦西里·普什科夫:让国外受众更加理解“一带一路”内涵
如今,“一带一路”倡议获得了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但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和领域非常丰富,还有很大的让国外受众了解的空间。我和中国伙伴,一直致力于让更多人了解“一带一路”倡议。未来,希望邀请更多国家的媒体朋友参与,交流对某个新闻事件的刊发,探讨如何生产吸引国际受众的新闻产品。这些事要坚持做下去。


“一带一路”建设中
城市形象塑造

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莫纳什大学教授汤华燊:珠海有条件打造创新高地
珠海有一种海纳百川的气质,尤其适合从事科技创新的精英、人才,可以吸引他们来珠海进行学术研究和科学创新。珠海的人才政策,不仅有直接的资金补贴,还有很多关于住房、子女就学等人性化福利。此外,港珠澳大桥的开通让珠海与外界沟通更加便捷,相信越来越开放的珠海会吸引更多企业、研究中心在这里落地,继而打造创新高地。
西班牙中国问题专家、ESADE商学院教授苏傲古:以城市交流交往为支点,推动“一带一路”合作
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西班牙与中国的交流日益密切。西班牙积极参与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出口欧洲的货物,有40%都在西班牙转运。不仅如此,西班牙还制定了地中海走廊计划、建设高速铁路,努力成为连接中国和中、北欧的重要节点。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提出后,大湾区城市发展提速,不仅有先进的科技、金融企业,还拥有众多港口。多种利好叠加下,在可预见的未来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将与西班牙和欧洲产生更紧密的合作。
英国邓迪大学商学院学者基思·丹尼:城市品牌塑造要因地制宜
Integrated(整合)、Contextualized(因地制宜)、Organic(变化)、New(创新)——这是城市品牌塑造的必要因素。珠海可参照多伦多、巴塞罗那、阿姆斯特丹等城市,作出长期规划。此外,也要学会借力,“一带一路”倡议本身就是强大的品牌,要加强珠海与该品牌的联系。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信息传播要更注重个体的情感和态度
立足大湾区讲好中国故事,是大湾区对外传播的重点。粤港澳地区的发展极具包容和多元性,我们要在包容和开放当中寻找自己独有的特色。澳珠两地应开展更多、更深层次的合作,寻找双方的“共情之处”;更要发挥毗邻港澳的优势,在与世界交流的过程中,展示更全面、复杂、真实的城市形象,让世界听到大湾区城市的声音。同时,随着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信息传播要更注重个体的情感、态度。
意大利拉斯佩齐亚市代表、欧洲雕塑家艾丁·塞纳洛夫:建立友城关系,促进两地交流
《马可·波罗游记》在欧洲广为流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用动人的笔触建起了中欧之间的无形纽带。今天,中欧两地的交流日益频繁,友好城市关系不断建立。珠海和拉斯佩齐亚最快将于今年建立友好城市关系,一座连接历史的马可·波罗雕像也将在珠海海滨公园立起,期待两地交流能更加密切。
除了大咖演讲
“海丝论坛”上还有
图书展、图片展、5G成果展!
走入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一排波浪形的书架映入眼帘,《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带一路”广东要览》《海丝寻梦录》《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经济整合研究》等图书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翻阅。


第三届“海丝论坛”同时设立了三大展区,分别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图书展”、“5G+4K/8K+AI”成果展、“一带一路”文化旅游图片展,以科技走廊的形式展示了媒体融合发展最新成果及“一带一路”文化旅游优秀摄影作品。


“这里的景色真美”“抓拍得真好”……论坛展出了100多幅与“一带一路”文化旅游相关的优秀摄影作品,拍摄地涵盖老挝、迪拜、南苏丹、孟加拉国等国家和地区。走廊的另一端播放着中国多语种影视译制作品集锦。俄语版《红楼梦》、法语版《欢乐颂》、西班牙语版《外科风云》,证明着中国影视作品逐渐走向世界舞台。
本文内容来源于南方日报

动动手指 扫码关注

喜欢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