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ldFaBNSkvHiaVcYFOFId6sHyBS7CAdA4WqC7PzEibJ0CZ4E48qNotZSOWVhq407kbN9M8GgnrM7CQ6TiaB9GVFn2g/640)
由于LPR挂钩的政策利率——MLF利率最新一次的操作也维持不变,市场对此已有预期;主要因为银行负债成本没降,银行的让利空间有限。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GBos8L59rS7pLbtd5y6xOzIWNUVtDiaVFwIVjhj351QUpxA358icVBWicj7wDuib86ytJQY8clgJTSTiaADJiaMuRNug/640?wx_fmt=jpeg)
10月21日,央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发布新LPR,1年期LPR报4.20%,5年期LPR报4.85%,均与上月报价持平。图/视觉中国
![]()
改革完善后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第三次报价出炉。
10月21日,央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发布新LPR,一年期LPR报4.20%,五年期LPR报4.85%,均与上月报价持平。作为目前被要求作为银行新发放贷款的主要参考利率,LPR报价将是逐步影响信贷市场实际利率的重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与8月、9月一年期LPR分别下调6个基点(BP)和5BP不同,10月一年期LPR的报价与上月相比保持不变。
由于LPR挂钩的政策利率——中期借贷便利(MLF)最新一次的操作利率也维持不变,市场对此已有预期。“这次因为最新MLF的操作利率也没有调整,所以对银行来讲,动(LPR报价)的概率或者意愿自然就降低了。”华泰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张继强说道。
“主要是因为银行负债成本没降,银行的让利空间有限。”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也表示,从新LPR形成机制来看,是银行根据MLF利率加点形成,如果MLF利率不降、或者不降准以及银行揽储压力还在,LPR的定价就很难降下去。
作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畅通货币政策传导路径的重要一步,央行8月启动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即由18家银行通过以MLF为基础加点报价综合形成,央行要求其他银行应在新发放的贷款中主要参考LPR利率定价。
作为新LPR挂钩的政策利率,10月16日央行开展新一期MLF操作2000亿元,期限为一年,中标利率维持在了3.3%。
从新一期LPR报价来看,MLF与一年期LPR的点差维持在了90BP。这个点差某种程度上代表银行的收益。LPR报价降低,可以理解为银行将让利给实体经济。此前有分析认为,目前两者的点差还有较大的压缩空间。
不过也有银行业分析师表示,目前LPR改革的重点还是在推广银行使用LPR定价和建立政策利率引导的机制。“压缩利差空间,对银行来说肯定是没有动力的,政策层面也可能并不会强求压缩。”他说道。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此前指出,现在还在LPR形成机制改革的初始阶段,大部分贷款还未有以LPR定价,此时的重点应该是推进贷款采用LPR定价,辅之以LPR的小幅调整,而非一次性的大幅下调。
目前,央行认为推广银行运用LPR作为新发放贷款参考利率的速度“超过预期”。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近日公开表示,9月末,银行新发放的贷款中LPR运用的占比达到了56%,其中大银行占比更高一些,中小银行因为系统改造、合同修订等进展稍慢,后期也会加快。
不过由于目前主要是着力于增量信贷市场的改革,不少实体企业对LPR改革的影响感受还不深。社融口径下的数据显示,9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有148.58万亿元,相较而言,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是1.69万亿元。孙国峰表示,央行也在研究存量贷款定价基准的转换问题。
目前使用的贷款产品都还没有根据LPR定价,所以还没有体会到新机制的作用和影响。
其中,有一家龙头民企的财务人士推测,运用新贷款定价机制以后,银行对企业收取的综合费用可能还是会还原测算到原来的价格水平。“说白了,银行也是一家要经营效益的企业,让银行让利给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是很难的事情,而我又有什么筹码去跟人家谈这个东西?”她说道。
(文章来源:财新网,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GBos8L59rS7pLbtd5y6xOzIWNUVtDiaVFggLOKXbzibBtyL3tBBTLrgjvg15BRvKQ2Qs7icdCA5ce6HkyfxmWqPYw/640?wx_fmt=png)
我就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