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太平洋固收】注重制度改革而非行政手段降成本以稳预期——10月LPR报价不变点评

【太平洋固收】注重制度改革而非行政手段降成本以稳预期——10月LPR报价不变点评

阅读量:3720417 2019-10-23


事件:
2019年10月21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4.2%,5年期以上LPR为4.85%。两种期限LPR均与9月报价保持一致。 
 
点评:
MLF利率与报价基差均未变化,LPR利率不降低于市场预期。
LPR报价分为MLF基准利率与基差报价,由于在10月16日投放2000亿MLF时并未调整MLF利率,10月LPR下降就寄希望于商业银行报价基差收窄。但是21日报价结果出来,1年期报价基差仍然是90BP,LPR并未下降,低于市场预期,国债期货当日大跌,而现券收益率有所上调。
10月商业银行无动力下调基差报价。
而基差报价是基于模型得出,在考虑资金成本、风险等因素后报价基差并未收窄,这体现了银行自身的意愿。作为商业机构,银行本身并不愿意让渡自身利润于实体经济。8月份首次改革,必须将实际执行的最优贷款利率上报,基差收窄6BP;9月份央行降准,资金成本有所下滑,基差收窄5BP。10月份,通胀预期抬升,商业银行自然没有动力收窄基差。
10月16日MLF加量不降价,注重预期管理。
10月份并没有MLF到期,但是央行在16日投放2000亿MLF,主要是银行间流动性紧张导致短端货币利率大幅抬升——R007从10月12日至18日提高了30BP,达到2.8%,高于逆回购的政策利率2.55%。央行加量不降价,仅仅是熨平流动性的常规操作。
那么央行为何不调降MLF利率,助推LPR利率继续下行。从央行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看,预期管理是重要的原因。在通胀预期明显抬升的背景下,央行为了稳定预期,更希望向市场传导这样一个信号:降融资成本需要靠制度改革来实现,而不是央行的行政手段。
CPI高位运行数月,LPR可能较长时间内难降。
我们预测11月至明年2月CPI都有可能在3%以上运行,通胀高位运行长达四个月,这段时间央行顾及市场预期稳定性,可能继续放手让市场自主定价,银行出于自身利益不会主动下调报价基差。
而MLF利率也是央行通过招标方式投放流动性形成的市场化招标结果,受到流动性的影响。截至10月18日,1年期SHIBOR为3.05%,1年期股份制行同业存单利率为3.1%,均低于1年期MLF利率3.3%,说明长端资金并不紧张,银行不会提高报价。
11月中美贸易谈判不确定仍然较大,或是利率债转多的关键时点。
由于经济表现预期、政策预期空间以及贸易谈判形势等三个方面的差异,我们认为当前利率债调整的幅度不会高过2019年一季度。据此推算,10年国债较难突破3.3%,10年国开不会突破3.8%,而当前10年国债收益率在3.2%附近,10年国开收益率为3.7%,调整空间不足10BP。而触发利率债再次转多的变量可能是贸易谈判的反复,当前中国要求美国取消全部关税,并在实际上仍然自巴西进口大豆,特朗普回应难以预测,11月中美两国再次谈判时不确定性仍然较大。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摩擦充满不确定性;
 经济数据表现超预期。
免责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为金融专业研究交流平台,内容包括研究心得、随笔、知识储备、答疑解惑、以及转发研究报告或摘录研究报告部分内容。关于研究报告,本订阅号不是官方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官方渠道以及WIND上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及相关研究团队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本订阅号对所载研究报告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者对本订阅号所载所有内容(包括文字、音频、视频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本资料仅面向太平洋证券客户中的机构投资者,若您非专业机构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请勿使用本报告,敬请理解。
喜欢我们的文章请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哟~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