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深港物流货代多渠道应对贸易战 开源节流开拓新市场降低冲击

深港物流货代多渠道应对贸易战 开源节流开拓新市场降低冲击

阅读量:3723830 2019-10-23


大公网10月21日讯(记者 李昌鸿)日前,由深港物流和货代企业等组成的富达会在深圳举行“富达论坛”和“富达圆桌会议”等,共同商讨应对贸易战和促进行业合作。许多深圳和香港的物流、货代企业均使出浑身解数多方式应对贸易战,有的通过开源节流减少了贸易战损失,有的增加了其他市场的收入来源降低贸易战的影响。
 深港物流货代多渠道应对贸易战,纷纷采开源节流开拓新市场以降低冲击
大公报 记者 李昌鸿 摄
尽管中美最近经贸谈判停止了新一轮贸易战,但是美国9月对中国3000亿美元出口产品加征15%关税影响仍然巨大,此举对大量中国出口企业和物流货代企业带来了大量冲击。记者日前在“富达论坛”采访多家物流和货代企业发现,有的受贸易战冲击十分巨大,业务下降四五成,许多中国出口商均表示观望。
 唐毅表示,其服务出口美国企业的物流业务因贸易战下滑很大,但多方补救较好降低贸易战冲击 大公报 记者 李昌鸿 摄
深圳市中进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创始人、富达会常委唐毅表示,他们公司有350人,网络遍及全球,包括美国、德国和东南亚等,他们主要业务是海运,其中美国业务占比为三成。此番中美贸易战,他许多大出口客户持观望态度以及美国进口客户减少订单等,其货代物流业务下滑巨大,比例高达50%。他们帮客户发货的包括卫浴、水管、洗脸盆和浴缸等,其以往数量很大,一个订单就是几十个货柜运往美国,如今已经出现大幅下降。为了应对贸易战冲击,他只得在寻找更多中小型出口美国的企业,以降低贸易战影响,同时他要做前端和后续服务,通过与美国第三方公司合作,将商品派送到客户手中,从而增加业务收入。此外,他还大力拓展越南业务,因贸易利好,他们越南业务今年有望实现成倍增长。
 汪海光表示,他逆市进入美国市场争夺物流业务,以期分得市场一杯羹 
大公报 记者 李昌鸿 摄
富达会会长、海光物流集团董事长汪海光表示,去年他们代理承运20万标箱出口货物,今年预计增长10%,达22万标箱。因为他美国业务占比仅5%,60%业务来自东南亚,因此贸易战对其影响并不大。反而他受惠贸易战。因贸易战导致物流运输市场动荡,有许多人在观望,他则逆市正准备在美国开设分公司,拓展别人放弃的市场机遇。
富达会执行会长、港商、东捷运通集团董事长黄鹏表示,贸易战让他们加速寻求全面转型,将以“互联网+物流”的方式,寻求突破。他们现联合“一带一路”当地做的较好的本土货运代理企业,搭建一条完整的供应链,为客户提供一站式、一条龙的服务。只要内地客户下单,从货物出厂,到目的港清关派送,他们全程营运。此举让客户省去了时间、精力和费用。客户可以实时地在他们内联网上查到货物行程。公司员工可在内联网上,下单、制单、订舱、结算和货物流程跟踪。他们连接电商客户推出产品,同时加大全国各机场的航线固定收发货,以谋求进一步的发展。
为了帮助中国企业拓展“一带一路”市场,GLA (国际物流联盟)创始人孙文芳表示,他们在150个国家有数千家会员企业,通过他们的会员网络合作关系,可以帮助许多中小型出口企业将中国出口商货物更顺畅地交付给目的地国家市场客户手中,有利降低贸易战对许多物流货代企业的影响。
责任编辑:李政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