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全省高校红十字会2019“博爱青春”项目评选 我市喜获佳绩

全省高校红十字会2019“博爱青春”项目评选 我市喜获佳绩

阅读量:3728311 2019-10-24


10月22-23日,江苏省高校红十字会2019年“博爱青春”暑期志愿服务项目展示评选活动在南京农业大学举行。本次活动由江苏省红十字会、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省卫健委、团省委、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共同主办。

今年,全省共有来自80余所高校的项目参评,省红十字会遴选了40个项目作现场展示。经过网络投票、专家评审,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生命之约,大爱传递”项目脱颖而出。荣获2019年全省高校红十字会“博爱青春”暑期志愿服务最高奖项“十佳优秀项目奖”、“最具网络人气奖”,这也是全省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高校。

(最具网络人气颁奖)

(优秀项目奖颁奖)

博爱青春项目开展的这六年以来,我们始终都秉承着“生命之约,大爱传递”的志愿服务初心,坚定地走在博爱青春的路上。


今年,我们团队186名志愿者,历时38天,走过连云港市三区三县,走过南京市东水关社区,走过盐城市福才社区、走过常州市华胜社区等153个社区、街道。也走过成都春熙路、贵州红花岗区,足迹在遍布江苏省十三市的同时将爱的声音传向了更远的地方——四川、贵州、云南等西南部地区,向更多的人传递“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讲述那些平凡而伟大的捐赠者的故事。项目累计服务时长7267小时,直接受益人数34792人。


同时,我们的活动受到江苏省红十字会、中国江苏网、团学苏刊、省委宣传部《理论之光》、交汇点等众多媒体的报道,影响广泛。

将创新创意
融入在志愿服务最微小的细节
今年,我们博爱青春项目有三个“新”,分别是:项目服务基地新、项目志愿者团队新,项目文创产品新。
首先和大家分享一下新的项目活动基地—生命科学馆。在这里,我们志愿者还有一个新的身份—生命科学馆讲解员,通过对生命科学较为系统地介绍,让各个年龄层次的市民对生命的成长和发展有较为直观的感受。活动形式,由过去的科普类宣传,转向科技化知识普及。让大家了解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

第二个“新”志愿团队新,今年我们组建新的志愿者团队,在新的起点上,继续踏上博爱青春志愿服务的道路。我们制定志愿者培训手册、开展“博爱青春”每周一堂课,对志愿者进行“三献”知识、志愿服务文明礼仪、“生命之约,大爱传递”项目历史等方面的培训,打造一支专业的博爱青春志愿者队伍。



其中,我们志愿者团队拍摄的快闪视频《今天是你的生日》、《我和我的祖国》被“学习强国”转载报道。今年,我们举办了“江苏省青春健康一堂课”活动。本次活动由省教育厅、省卫健委共同主办,呼吁更多的大学生志愿者加入我们。


第三“新”文创产品新,今年我们通过采取创意漫画的形式,让不同年龄段的人都看得懂我们的宣传理念。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器官、遗体、造血干细胞”捐献科普漫画。漫画以一种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三献”的意义所在。


我们准备了定制的钥匙扣、清凉冰贴、为小朋友们准备了漂亮的双层气球,希望用这些小小的礼物,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让更多的人认识我们。

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同学们对人体器官、造血干细胞的认识,我们还举办了首届“博爱青春”解剖绘图大赛,其中,护理专业李佳同学的作品《不忘初心》描绘的是人体重要器官——心脏,寄语每个医学生都不要忘记自己的使命,不要忘记“救死扶伤,不辞艰辛”的医学生誓言。


将暖心瞬间
铭记在大学生志愿者的心间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青年志愿者。这其中有面对病人突发病情,果断处理的“最美医学生”临床专业李宜霖同学;有见义勇为,救助路人的全科医学专业冯缘同学;也有“永远把自己留在母校”为母校捐献遗体的程凯学姐。这些优秀志愿者的事迹被中国江苏网、现代快报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同时我们也收到了许许多多的来信和鼓励。

将青春之花
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作为博爱青春志愿者,这些鼓励让我们有了足够的力量去面对未知的挑战,让我们坚定地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对志愿服务的新要求,“希望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我们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讲着不同的方言,听着不同的故事,却做着同样的志愿服务,而我们将会努力,在每一位同学的心里播下一颗小小的“三献”的种子,让他们将这颗种子带回自己的家乡,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生命之约,大爱传递”项目展示)
我们青春的意义,不在当下
而在于收获一份份真情尽绵薄之力,创造更好的世界“生命之约,大爱传递”我们永远在路上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