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宏瓴资本”,订阅市场最新消息。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Neib3zHvRiby8fdh0gdDUX8FZe47hDuq6E8piaxLdPyHSib1NTLGvn6SmX2xiastPNbHR6onzK9SnEw4PElBeTvPFicA/640?wx_fmt=png)
本日新闻概要
宏观事件方面:
10月23日,银保监会网站发布了《关于印发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补充规定的通知》。《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83号,以下简称《条例》)于2017年10月1日开始实施,而此次《补充规定》的印发是为了实现融资担保机构和融资担保业务监管全覆盖。
在10月18日刚被宣布“面值”退市后,沪市首只面值退市股*ST大控又出事了,此次是因信披违规,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
医疗领域:
10月22日,渤健与卫材联合宣布,计划在2020年初向美国FDA提交aducanumab的上市申请文件,消息发布后,渤健股价在盘前交易中暴涨近40%,市值激增150亿美元达到560亿美元,身价恢复至今年3月份。
日本药企第一三共制药(Daiichi Sankyo)近日宣布,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用医药产品委员会(CHMP)已针对口服靶向抗癌药Vanflyta(quizartinib)治疗复发性/难治性FLT3-ITD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成人患者的营销授权申请(MAA)发布了不推荐批准的意见。
Oyster Point Pharmaceuticals日前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了纳斯达克上市申请,拟IPO募资8500万美元。这是一家致力于开发治疗干眼症及其他眼表疾病first-in-class疗法的生物技术公司。
TMT行业方面:
核桃编程近日完成了 5000 万美金 B 轮融资,由华兴新经济基金与老股东高瓴资本联合领投,众源资本、微影资本、源码资本、XVC跟投,泰合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新零售生态企业 「KK馆」今日宣布完成了 1 亿美元 D 轮融资,同时也正式升级为「KK集团」。本轮领投方为 eWTP 科技创新基金,五岳资本跟投,同时原有资方经纬中国、黑藻资本等参与跟投。
数起科技已于近日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分别为中科高科和中经合鲁信。2018年6月,数起科技还曾获中科创星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北京数起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政府数据服务的提供商,帮助客户对数据进行资产化,形成数据资产清单后归档入库。
资本市场方面:
进口品集合店KK馆今日宣布完成了1亿美元D轮融资,本轮领投方为 eWTP 科技创新基金,五岳资本跟投,同时原有资方经纬中国、黑藻资本等参与跟投。
在线少儿编程教学服务和课程产品商核桃编程近日完成了 5000 万美金 B 轮融资,由华兴新经济基金与老股东高瓴资本联合领投,众源资本、微影资本、源码资本、XVC跟投,泰合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1
宏观事件
银保监会:住房置业担保公司等机构应当纳入融资担保监管
来源:
澎湃新闻《银保监会:住房置业担保公司等机构应当纳入融资担保监管》
沪市首只面值退市股*ST大控又出事:因信披违规被公开谴责
来源:
澎湃新闻《沪市首只面值退市股*ST大控又出事:因信披违规被公开谴责》
2
医疗行业
渤健AD药物aducanumab将申请上市 公司市值暴增150亿美元
在经历了无数挫折之后,渤健迫切需要恢复投资者的信心,但绝对没有人会预料到,该公司竟然会将一款本已被宣判死刑的β淀粉样蛋白单抗aducanumab推向监管之路。10月22日,渤健与卫材联合宣布,计划在2020年初向美国FDA提交aducanumab的上市申请文件,消息发布后,渤健股价在盘前交易中暴涨近40%,市值激增150亿美元达到560亿美元,身价恢复至今年3月份。
今年的3月,渤健对外宣告,一项无效性中期分析显示,aducanumab在2项关键III期研究EMERGE和ENGAGE均不大可能达到主要终点。但昨日,渤健披露了自3月份以来该公司对aducanumab项目的运作细节,并表示“回想起来,我们之前的无效性分析结果是不正确的。”
渤健表示,公司并没有把aducanumab扔进历史的垃圾堆里,过去几个月来一直忙碌于对aducanumab的临床数据进行细致分析。今年6月,公司与美国FDA举行了一次“C类”会议,讨论可能的推进路径。之后,就是昨日,举行了第二次这样的会议,会上与FDA讨论了一份新的分析数据。根据会议讨论结果,公司做出了于2020年提交aducanumab上市申请的决定。
问题的关键在于,针对上述两项关键III期研究进行的一项新的长期分析,其结果据称是EMERGE研究获得阳性结果,ENGAGE仍然是阴性结果,但后一项研究的亚组数据支持了EMERGE研究的阳性结果。至关重要的是,渤健声称其与FDA的互动表明分析结果支持aducanumab的上市申请。
虽然问题看起来很复杂,但渤健和卫材开展的这项新的分析指出了一个之前已被广泛认同的简单事实:如果一种抗β淀粉样单抗治疗剂量足够高,治疗时间足够长,并且没有不可逾越的毒性问题,那么它应该能够在足够早期的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显示出一些效果。
渤健表示,对EMERGE和ENGAGE研究数据的分析方式在事后看来是不正确的,汇总数据的无效性评估仅考虑到了在2018年12月已完成18个月治疗的受试者。根据统计分析计划,这是正确的,但事后看来却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即最高剂量10mg/kg aducanumab治疗的长期随访效果促使EMERGE研究获得了积极的数据。在无效性分析时,EMERGE研究表现出积极的趋势,ENGAGE研究并没有,但两项研究的设计是相同的。渤健表示,当时我们还不了解导致出现这些不同结果的驱动因素。
如果这个逻辑成立,那么两次临床协议修订似乎破坏了无效性分析。第一次是在2016年7月,受试者由于血管性水肿(ARIA-E)副作用而暂停给药;这些受试者被允许可恢复至最初指定的剂量下给药。第二次是在2017年3月,允许先前接受6mg/kg或10mg/kg剂量治疗的ApoE4携带者滴定至10mg/kg。这使得更多的患者暴露于10mg/kg剂量下,但关键问题是,无效性分析的截止时间2018年12月太早,高剂量aducanumab的治疗效应无法显现出来。
因此,只有随着更长时间的随访,EMERGE研究才显现出10mg/kg剂量对主要终点——痴呆评定量表(CDR-SB)名义上的积极作用,但这种作用在ENGAGE研究中并没有观察到,尽管两项试验中低剂量反常地显示了对CDR-SB的类似作用。此次最新分析的全部数据将于12月举行的老年痴呆症临床试验(CTAD)会议上公布。
除了这一分析的统计严谨性,美国FDA咨询委员会也可能将注意力集中在aducanumab的毒性谱上。渤健表示,2项研究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淀粉样蛋白相关的影像学异常水肿(ARIA-E),发生在35%的受试者中。然而,大多数(四分之三)的ARIA-E患者在ARIA-E发作期间没有出现症状,并且ARIA-E发作一般在4-16周内消失,通常无长期临床后遗症。
根据BioPharmaDive的报道,在III期项目分析中失败通常意味着药物开发命运的终结,诸如aducanumab死而复生的情况很少发生。不过,之前有FDA忽略混合试验结果而批准一种“无效”药物,或是看起来像是临床失败但在额外分析中被证明更为成功的药物。其中一个例子是Dendreon公司的Provenge,这是一种早期的免疫肿瘤学药物,与安慰剂相比并不能阻止前列腺癌患者的病情进展速度,但却莫名其妙地帮助患者存活的更久。另一个是阿斯利康的PARP抑制剂Lynparza,该公司之前几乎就要放弃了这个新药项目,直至一项回顾性分析显示,该药与安慰剂相比可以推迟BRCA突变卵巢癌患者的死亡或疾病复发时间。
渤健此次公布的aducanumab监管计划,无疑为全球AD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同时也为β淀粉样蛋白理论的复兴带来了希望。如果获得批准,aducanumab将成为第一种可延缓AD患者认知临床下降的药物,同时也将是第一种将改善的临床结果与清除β淀粉样蛋白联系起来的药物。
来源:
新浪医药新闻《渤健AD药物aducanumab将申请上市 公司市值暴增150亿美元》
第一三共第2代FLT3抑制剂Vanflyta欧盟监管传不利消息
日本药企第一三共制药(Daiichi Sankyo)近日宣布,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用医药产品委员会(CHMP)已针对口服靶向抗癌药Vanflyta(quizartinib)治疗复发性/难治性FLT3-ITD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成人患者的营销授权申请(MAA)发布了不推荐批准的意见。在美国监管方面,FDA在今年4月将Vanflyta的新药申请(NDA)审查时间延长了3个月,至2019年8月25日。根据当时发布的声明,FDA需要时间来审查第一三共提交的与FDA要求相关的额外数据。但在今年6月,FDA发布了一封完整回应函(CRL),拒绝批准Vanflyta。
Vanflyta于今年6月获得日本卫生劳动福利部(MHLW)批准,这也是该药在全球范围内的首个监管批准。本月初,Vanflyta已在日本上市销售。此次日本批准,基于全球性关键III期临床研究QuANTUM-R以及一项在日本复发性/难治性FLT3-ITD AML患者中开展的II期临床研究的数据。
值得一提的是,QuANTUM-R研究是评估一种FLT3抑制剂作为口服单药疗法相对化疗治疗复发性/难治性FLT3-ITD AML患者显著延长总生存期的首个随机III期研究。在该研究中,与挽救性化疗相比,Vanflyta口服单药疗法使死亡风险显著降低24%(HR=0.76,p=0.0177,95%CI:0.58-0.98)、总生存期显著延长(中位OS:6.2个月[双边检验95%CI:5.3-7.2] vs 4.7个月[双边检验95%CI:4.0-5.5]);Vanflyta治疗组估计的1年生存率为27%,挽救性化疗组为20%。安全性方面,接受Vanflyta治疗的患者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是恶心(33.2%,80/241例)、心电图QT延长(24.9%,60/241例)、贫血(24.9%,60/241例)和血小板减少(21.2%,51/241例)。来自日本II期研究的数据显示,在中期分析时,已经达到了预先指定的符合完全缓解率的主要终点。该研究中Vanflyta的疗效和安全性与QuANTUM-R研究中一致。
第一三共肿瘤研发执行副总裁兼全球负责人Antoine Yver医学博士表示:“虽然我们对CHMP的意见感到失望,但我们将评估从CHMP收到的反馈,以确定Vanflyta治疗欧洲复发/难治性FLT3-ITD AML患者的下一步措施。尽管面临这一挫折,我们仍然相信Vanflyta对FLT3-ITD AML患者的潜在益处,我们期待着全球关键性III期QuANTUM-First研究的结果,该研究正在评估Vanflyta联合化疗治疗新诊断的FLT3-ITD AML患者。我们仍然致力于将Vanflyta作为一种潜在的治疗选择,用于美国、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这种侵略性的、难以治疗的AML亚型。”
Vanflyta的活性药物成分quizartinib属于第二代FLT3抑制剂,该药是一种口服小分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选择性靶向抑制FLT3。在美国,quizartinib已获FDA授予治疗复发性/难治性FLT3-ITD AML成人患者的突破性药物资格、治疗复发性/难治性AML的快速通道地位。此外,quizartinib在美国、欧盟均被授予了治疗AML的孤儿药资格,在日本被授予了治疗FLT3突变AML的孤儿药资格。
AML是一种侵袭性血液和骨髓癌症,导致患者体内功能失常的癌变白细胞不受控制地增生和积累,并影响正常血细胞的生成。FLT3基因突变是AML最常见的基因异常改变之一,其中FLT3-ITD是最常见的FLT3突变,影响约1/4的AML患者。FLT3-ITD是白血病高负担、预后差并对AML患者疾病管理有显著影响的一种驱动突变。与未携带FLT3-ITD突变的AML患者相比,FLT3-ITD AML患者总体预后更差,包括复发率增加、复发后死亡风险增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可能性更高。
来源:
新浪医药新闻《第一三共第2代FLT3抑制剂Vanflyta欧盟监管传不利消息》
惠及3.4亿患者新药有望明年申报上市 新锐拟IPO募资8500万美元
Oyster Point Pharmaceuticals日前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了纳斯达克上市申请,拟IPO募资8500万美元。这是一家致力于开发治疗干眼症及其他眼表疾病first-in-class疗法的生物技术公司。
Oyster Point成立于2015年,今年2月完成了B轮9300万美元的融资。其主要在研产品OC-01(varenicline)是一种高度选择性的烟碱乙酰胆碱受体(nAChR)激动剂,目前正在作为鼻喷雾剂开发,用于治疗干眼症(DED)。
OC-01的活性药物成分(API)是高度选择性的nAChR激动剂,对α7受体具有完全的激动剂活性,对α3b4,α3α5b4,α4b2和α4α6b2受体具有部分激动剂活性。OC-01的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激活三叉神经副交感神经通路并刺激自然泪膜产生的腺体和细胞,来重建泪膜平衡。Oyster Point说,无论何种病因,增加泪膜的量和重建泪膜的平衡,都可以治疗DED的基本病症,并且具有治疗整个干眼症患者群体的潜力。
干眼病是一种多因素眼表疾病,会导致患者眼部产生干燥感、刺痛感、烧灼感、视力模糊和眼睛疲劳等症状,严重的干眼病会造成角结膜病变,影响视力。据估计,全球有超过3.4亿人患有DED。虽然干眼病的患病率很高,但是治疗方式有限,亟需新的治疗方案。
Oyster Point在其上市文件中表示,根据OC-01的临床试验结果及其迅速起效,我们认为OC-01如果获得批准,就有可能成为新的护理标准,并重新定义如何治疗数百万DED患者。我们已于2019年7月启动了该药物的3期临床试验,预计将在2020年中期公布试验的顶线结果。根据该试验的结果,我们计划在2020年下半年向FDA提交新药申请(NDA)。
此外,该公司还认为,通过局部施用胆碱能激动剂具有治疗多种疾病和病症的潜力,其已经确定了几种眼科以外的适应症进行研究。
来源:
新浪医药新闻《惠及3.4亿患者新药有望明年申报上市 新锐拟IPO募资8500万美元》
3
TMT行业
核桃编程获 5000 万美元 B 轮融资,将投入 1.5 亿元升级 AI 教育产品
36氪获悉,核桃编程近日完成了 5000 万美金 B 轮融资,由华兴新经济基金与老股东高瓴资本联合领投,众源资本、微影资本、源码资本、XVC跟投,泰合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完成融资后,核桃编程计划在未来一年投入 1.5 亿元用于 AI 教学产品建设与技术升级,结合人脸识别技术与智能知识切片,打造AI老师系统,同时建设智能教学系统与智能师训系统,并继济南和西安之后建设新 7 所师资基地。
核桃编程的产品于 2017 年 9 月正式上线,主打 AI 人机双师课。在本轮融资之前,核桃编程已经完成了三轮融资。值得注意的是,核桃编程本轮的融资金额是编程赛道迄今为止的最大值。在产品正式上线两年之际,核桃编程的学员已经覆盖了含英美在内的 30 多个国家,同期在读学员超 65 万,学员规模成为行业第一,2019 年暑期营收超 1 亿,完课率为 98%,复购率达 91%。
关于本轮融资,高瓴资本创投业务合伙人王蓓表示:“随着更多中国家庭关注素质教育、注重思维培养、认识编程重要性,少儿编程将会成为未来全球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其AI人机双师模式不仅破解了行业根深蒂固的师资问题,更赢得了口碑效应,短短两年时间在规模、融资、技术上连续创造了新的记录。
华兴新经济基金管理合伙人杜永波表示:“少儿编程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赛道,正处于高速发展中:80、90后父母对人工智能的爆发及其对生活的影响有沉浸式的感知,越来越多的家长认可少儿编程作为一项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目前核桃编程的精品课付费学员量已经处于行业领头羊位置,除了模式原因,其在教研、产品、服务、市场品牌等各环节都具备强大的竞争力。”
未来少儿编程教育行业的市场处于快速增长期。根据亿欧智库的估算,我国少儿编程目前的参培渗透率约为 1.2%,少儿编程市场规模约为 31 - 40 亿元,未来 5 年预期市场规模将达到 80 - 400 亿左右。
由于编程赛道的品类特性,稳定的师资供给一直是整个行业的难题;同时新品类的扩张需要更低的接受门槛;所以在编程赛道崛起的早中期,AI人机双师成为了最快起量的模式,同时解决了师资供给瓶颈和尝试门槛两个问题。
此外,今年 6 月核桃编程成为了中国电子学会“全国青少年软件编程等级考试”的首席战略合作伙伴,为少儿编程行业的规范与标准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来源:
36氪《核桃编程获 5000 万美元 B 轮融资,将投入 1.5 亿元升级 AI 教育产品》
「KK馆」升级为「KK集团」,获 1 亿美元 D 轮融资,为 2019 年新零售领域单笔最大
36氪获悉,新零售生态企业 「KK馆」今日宣布完成了 1 亿美元 D 轮融资,同时也正式升级为「KK集团」。本轮领投方为 eWTP 科技创新基金,五岳资本跟投,同时原有资方经纬中国、黑藻资本等参与跟投。
据了解,本轮融资完成后,KK集团的估值超 10 亿美元,成为新零售独角兽,这笔融资同时也是 2019 年新零售领域的最大一笔融资。
2014 年,KK集团首个品牌「KK馆」通过零食、美妆、个护等进口快消品类进入实体零售领域,供应链端,KK馆主打通过标准化店铺和货品直采,同时在渠道层面进行线上线下之间打通和配合。KK集团创始人及 CEO 吴悦宁告诉36氪,近一段时间以来,团队主要在以下三方面进行了布局和投入,同时也会是融资完成后的重点:
持续投入多品牌矩阵战略升级:今年 5 月以来,KK集团先后推出了 “KKV” 和“THE COLORIST调色师”两个新品牌,分别面向家居生活和时尚彩妆两个领域;
进一步加强海外供应链和渠道体系的建设;
线上板块发力社交电商,但总体上,KK集团的重点仍旧在线下,线上布局在于帮助经营用户进而反哺线下进而形成正循环。
一直以来,和KK集团联系在一起的一个关键词是“新零售”,吴悦宁提到,在他看来,新零售其实本质上和过去的零售变化不会太大,“但对于管理和运营的颗粒度要求会更加细致,要远高于传统零售体系带来的滞后反应,体现在结果上是体验和效率的问题,优质体验给到消费者,效率则反馈到内部运营层面”。
关于体验在36氪过往对于KK集团的介绍中已经有过比较细致的介绍,这次重点来看一下效率,尤其是当KK馆的多品牌矩阵开始在今年落地时,其实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对吴悦宁所说的效率体系的最直接反馈。
KKV
KK馆已经是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品牌,前期以直营为主,在 2018 年开始开放加盟,目前已经在全国开设了有数百家门店,门店的投资回报周期在12-14个月,10% 的门店月营收过百万。今年 5 月以来,团队陆续推出了生活方式的主力店铺“KKV”以及纯彩妆集合店“THE COLORIST调色师”。
无论是社交媒体的话题传播度还是店铺的实际收益,这两个新品牌都已经超过团队预期:
KKV 定位生活方式集合店,标准店型在 1000 平方米左右,看准的是 Shopping Mall 一楼的主力店铺品牌老化、优质新品牌稀缺的空白。
团队透露,从 5 月至今,KKV已经开了十几家店,单店平均能够做到 250 万/月的收入,最高的收入可以达到 400~500 万/月,在武汉、东莞等多个城市,KKV都位于大众点评的品类内容榜的第一名。
彩妆集合店“THE COLORIST调色师”在今年国庆同时在广州和深圳推出,和其他 CS 渠道不同,THE COLORIST舍弃掉护肤,只经营彩妆类目,标准店面积在 300㎡~400㎡左右。
通过买手买断制,THE COLORIST 已经和 70 个彩妆品牌合作,提供超过 6000 个 SKU,包括已经有一定话题度的国际新兴品牌、优质国货品牌以及团队主动挖掘的一些小众品牌这几大类。广州和深圳两家店的日均入店人流量在 1.4 万人次,坪效可以达到 1.2 万,同时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
THE COLORIST调色师
从 KK馆到 KKV、 THE COLORIST,这三个零售品牌其实面向的是不同的品类和市场。通常来说,传统零售商对于新品类的尝试其实是相当谨慎的,原因在于品类跨界其实意味着必须在新领域再走一遍从 0 到 1 的过程,同时也必须承担较高的试错成本和风险。
那么,KK集团如何确保“新品牌开业即爆”?
在方向选择上,因为KK首先是一个数据驱动型团队,背靠目前 1 亿人次的服务曝光,以及在云端对于这些用户的经营,团队能够通过数据最直观地感知到趋势,进而再去判断趋势后的市场空间容量、最终确认新品牌的品类方向。
吴悦宁认为,虽然不同品牌所面向的品类不同,但是对于一些能力的需求是共通,“后台供应链做得足够重、再通过中台赋能新品牌运营,前台自然能够做轻、跑得更快。”例如 THE COLORIST 调色师在品牌筛选过程中就参考了 KK集团的品牌资源数据库来保证店内的品牌足够优质,在体验上,THE COLORIST 又主打全比例试用、去 BA 化无打扰。
所以KK集团所讲的新零售本质上是将传统以人为纽带的零售组织架构变成对内的一套标准化体系,基于这样的一套系统,孵化新品牌更多是一个从 0.5 到 1 的过程。
对于KK集团来说,多品牌战略并不是一个资源分散的过程,更多起到的是 1+1>2 的效应:在中台的支持前提上,从供应链、品牌配合、用户运营以及后期的商业地产权益等都能够实现成本的边际效应递减。
在吴悦宁看来,“大量线下零售赛道值得重新做一遍”,新人群、新商品、新场景正带来全球零售消费市场的重构与变革,在这个大背景下,KK集团希望借助数据化、全渠道化来推动进口品乃至泛零售行业的重构。
来源:
36氪《「KK馆」升级为「KK集团」,获 1 亿美元 D 轮融资,为 2019 年新零售领域单笔最大》
政府数据服务提供商「数起科技」获A轮融资,资方为中科高科及中经合鲁信
36氪获悉,数起科技已于近日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分别为中科高科和中经合鲁信。2018年6月,数起科技还曾获中科创星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
北京数起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政府数据服务的提供商,帮助客户对数据进行资产化,形成数据资产清单后归档入库。目前数起科技的业务已经由审计、交通、林业拓展至涵盖政府、银行等13个大类的19个行业,掌握数据清单和算法数量几千个。
根据私募通的报道,数起科技李明国将政务大数据领域分为对内和对外:
对外包括两个方向,一个是公共服务,如公安、交通、旅游大数据等,这些是政府对外的公共服务,一类是市场监管,如个人征信、企业征信、政府信用平台等,这些属于市场监管大数据。
此外,对内也包括两个方向,一类是政府决策大数据,指的是政府经济运行监测等用以辅助政府决策的大数据,一类是政府监管大数据,分为:政府资金监管、公务人员监管、国有资产监管、国有资源监管四个方面。
李明国分析了这四个领域的行业发展现状,对比公共服务、市场监管、政府决策大数据、政府监管大数据这几个领域,传统大厂商和互联网新贵都盘踞在这个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说,很难取得竞争优势。
因此,李明国将数起科技业务准确定位在政府监管方向,除了国有资产监管,政府资金监管、公务人员监管、国有资源监管均有涉足。
数起科技引入的“数据清单”的概念,目的是便于客户企业经营中对数据进一步的管理和分析,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以审计行业为例,传统的数据服务供应商常采用的是在数据预处理后引入数据标签体系的做法。而数起科技的“数据资产清单”则会在数据预处理前,通过专业的数据分析师团队,将客户数据分门别类地予以命名,赋予其可描述、可计量等最基本的资产属性。
数起科技的核心技术是搭建LDP大数据平台。该平台是以分布式计算框架为基础,通过引入机器学习、NLP、知识图谱等技术,增强预测性分析能力,实现数据采集、管理、应用的功能。从2017年上线以来,LDP大数据平台主要为客户提供行业审计、政府资金审计、政府经济运行在线监测、林业大数据资产管理等多个行业的数据应用产品,解决数据拿不到、读不懂,用不好等问题。
在市场方面,数起科技注重与各地政务云厂商的合作。通过将产品部署到各地政务云上来拓展市场,数起科技已与浪潮云、楚天云等政务云厂商开展合作。2018年,数起科技签约订单累计突破1亿,在专注在政务监管领域的服务商中属于头部公司。
在团队方面,数起科技创始人李明国,硕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曾任国内知名软件公司副总裁,从事政府数据服务行业十五年以上。副总经理李金兰,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大学。公司团队有数十人,其中80%为技术人员。
来源:
36氪《政府数据服务提供商「数起科技」获A轮融资,资方为中科高科及中经合鲁信》
4
投资事件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Neib3zHvRiby8fdh0gdDUX8FZe47hDuq6E9qXekcYHRJkzpzF2Ts3QwORA1H51l6icpWrxpvW5aicMP7z0wTlJIQ8Q/640?wx_fmt=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