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全球央行进入降息周期,为何大类资产价格仍不见起色?

全球央行进入降息周期,为何大类资产价格仍不见起色?

阅读量:3732474 2019-10-24


很高兴遇见你这里是大毛投资笔记点击“蓝字”加入我们吧ˇ▽ˇ

自2019年以来,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纷纷转向,开始不断降息。大家都知道,依据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如果货币政策进入降息周期,将有助于刺激需求,推动资产价格上扬,从而拉动经济复苏。
但是, 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全球主要经济体国家的经济基本面仍在不停恶化,大类资产价格仍不见起色。这是,为什么?
全球央行进入降息周期
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开闸放水”的宽松货币政策成了今年全球各国央行操作的主旋律。据WIND数据统计,2019年以来,全球央行共计宣布降息次数超过40次,其中印度连续开启5次降息,而美联储自7月以来已经连续2次降息。预计10月底,美联储还将继续第3次降息。

数据来源:Wind,大毛投资笔记整理
美联储即将重启量化宽松政策
近日美联储在一份声明中宣布,将自10月15日开始每月购买600亿美元的美国国库券,以增强对作为货币政策指导工具的基准利率的控制,“至少延续至明年二季度。”美联储在声明中强调,“这些行动纯粹是支持利率政策有效实施的技术性手段”,不代表货币立场“发生改变。
尽管美联储反复强调,这次购买美国国库券不代表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但是,随着美国的各项经济数据不断亮红灯,市场对降息的预期短时间内不会发生逆转,美国重启量化宽松政策只是迟早的问题。

数据来源:Wind
 
全球资产价格为什么仍不见起色?
从整体判断,尽管2019全球央行开启不断降息模式,但当前全球经济总体仍处在下行通道,经济未见明显改善,大类资产价格也未见起色。这充分说明,世界范围的货币政策宽松效力可能越来越弱。其实,导致全球资产价格不见起色,根本原因就一条:
需求不足。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需求不足?大毛分析,主要原因有四点:
1、贫富差距拉大,需求得不到改善
在美国,最富有的1%人口所拥有的净资产,约等于全美90%底层人口的净资产总和,相当于全美人口净资产总和的十分之一。
因此,即使在流动性泛滥的全球经济中,降息和减税等措施的动力正在慢慢失效,由于长期债务不断积累,贫富差距拉大,人口消费需求得不到释放,经济自然也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2、贸易摩擦不断,逆全球化趋势引发经济担忧
世界贸易摩擦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美国自2018年3月开始对向中国、欧洲、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发起了加征关税活动,世界贸易组织将2019年全球货物贸易实际增速预期调低至3.7%。
贸易摩擦打破了世界贸易组织营造的安全和可预期的贸易环境,给国际商业活动带来不稳定因素,降低了投资信者心,阻碍中间品贸易发展,从而阻碍国际分工扩展和全球生产率的提升,这对世界经济造成长期不利影响。
3、印度经济减速,需求引擎开始减弱
作为世界人口大国,同时也是全球经济需求主要引擎之一的印度,进入2019年,也开始逐渐显露疲态。据统计,印度本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由去年同期的7.9%暴跌至5.7%,为莫迪执政三年来的最低数据。
印度已经连续两个季度在GDP增长的数字游戏上落后于中国。印度经济减速,对全球大类商品需求与价格,产生重要的负面影响。
4、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实体经济需求减弱
目前,中国经济在经历结构转型调整的阵痛期,内部需求仍较疲软。
从消费来看,2019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和实际增幅均同比放缓1个百分点,而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放缓1.5个百分点,消费下行压力较大。从投资来看,三大支柱分别是制造业投资、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下滑。
首先,制造业投资承压最为严重,1-8月累计同比增加2.6%,同比放缓4.9个百分点。市场低迷、劳动力成本、资源成本、物流成本、资金成本和环境投入的成本等都拖累了制造业企业的效益。
制造业效益低下导致了制造业投资增长乏力。
其次是基建投资,尽管今年以来有所反弹,但1-8月仅增长4.2%,远低于前几年的水平。政府性基金收入大幅放缓,特别是土地出让收入仅增长了4.2%,远低于前几年20-30%的水平,基建投资资金来源不足。
最后是房地产投资,1-8月增长10.5%,看似数据较高,但其中土地购置费增长21.9%,占房地产投资的三分之一,剔除土地购置费后真正用于盖房子的投资仅增长5.8%。
小结
2019年,尽管全球央行纷纷开启“放水”模式,各国政府也推出各种降息、减税等措施,但是经济下行的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扭转。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世界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主要经济体仍处在转型过程中,需求疲弱,才是最终导致大类商品价格不见起色。
所以,对于专业的投资者而言,清楚地知道当前全球经济仍处于下行,投资仍需要保持一份谨慎和保守。耐心,会给你最好的回报。
 
本原创文章,发表于大毛微信公众号及微博头条:【大毛投资笔记】,欢迎添加关注,第一时间进行阅读!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大毛投资笔记
了解更多投资知识,
快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我们~~
欢迎添加大毛个人微信(mao_fund),一起聊财经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