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演说集原题《闽南佛学院学僧修学纲宗》;学僧之路作《现代学僧修学的纲宗》,本文为演讲的结尾部分。
此外还有四点,可以做大家日常内心反省的工夫:
一、信心充实否?我们在这里学佛法,我们每日就要在内心中问我们自己,是否对于佛法的信心有所增加。如对于佛法的信心有所损失,觉到佛法淡薄寡味,那就不对了!倘使一天一天的觉到佛法有趣味,对于我们有实际的利益,那就有了进步和效果了。学佛,是以信心为本的。学的一般知识,并非完全是好的,譬如世界上有那种邪识恶见,做出那种荼毒生灵、残害人民的事实,也是由学得来的结果。故为学非漫求智识,而要有佛法上信心的充实。换言之,如果信佛,就不失去学佛的资格;不信佛,就是智识丰富,也是于实际毫无裨益。
二、见解正确否?自己的见解,也应天天去省察,看他是否一天一天的明确而正当。倘能一天的正确一天,那末、虽学世界上各种学术,但遇到各种的思想义论当前时,菩萨须在内心中省察,是否我的心为他所引动和诱惑?能否用佛法来判断他和摄化他,将他的不好底渣滓排去而将他的好底精华吸进?于是对于佛法正当明确的见解,就能日日焕发。倘不能如此,觉得佛法沉闷而枯寂,时为通俗学说思想所牵引,则你的根本被他摇动,也更无见解正确之可言了!
三、护教热烈否?凡为正真的僧伽,对于爱护佛法的心,应当比爱护个人的生命还要紧些。要立愿将个人的身命,为建立正法、昌明佛教而牺牲,以此为精神上最大的安慰!因为、虽牺牲个人之身体,却创造成美善的大乘法身慧命,而又能使正法得久住于世以饶益有情。诸学僧亦应以此常常自省!如对于佛法有热烈而诚恳的爱护,这就是对于修学上有了进步。不然,虽同是求知,所得者或反与佛法远离了;只图个人目前的生活,或暂时身心的安逸,毫无佛法的精神,而与所立之志亦不相合。大家能爱护佛法,不惜身命,才合作住持现代佛教的现代僧伽!
四、济世恳挚否?不是以道德自修、随顺环境就能了事的,还要有大悲救世心,恳挚地去做济世利人的工作,才算是大乘菩萨的精神。倘使不能宏扬佛法、利世济人,自觉但为个人而忙,而于为众人谋利益之心一点也没有,那就应当生惭愧心,知道自己于求学是退步了。如觉到济世救人之心一天天的高涨,而实际上也能拿佛法来适应社会需要,使众人得沾佛法之益,这就是求学有进步了。这就是小乘大乘的分别关头,这是应当好好注意的!
这四点,各人要常常置诸心头,仔细考察。若能这样去做,久之就有很大的功效。不然,虽学也无利益,且可以因学反生出毛病来。……四点是各人内省的依据,合集起来可以作在本院修学的纲宗。我不久将要他往,希望院众能使我于今年回院的时候,见到已将这种精神在事实上表现出来!
二十年三月十六日(默如记)
公众平台声明
来源:太虚之光
本平台所有影音图文,都各自注明来源及作者,如有缺漏,敬请联系本平台及时增补。重编录用者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以尊重著作劳动,否则将被视作侵犯著作权及版权。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