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hnCJ63fLSgSeEeXhuUVuWlfepAagicnJzVJ2VzBaHvmgssGofN2j7jnu8TqZ7AdIhxQXV7b319ErJJDWDVEUZNw/640?wx_fmt=gif)
1
近日,北京大学第四届“十佳导师”评选活动在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圆满落幕。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孙祁祥教授荣获北京大学第四届“十佳导师”荣誉称号,这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师队伍收获的又一份喜报。让我们向孙祁祥教授表示热烈的祝贺!
一
师者风采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g0KTj6BV3BrTHw6cSCT8fbtTC4S8IAsxozldEdmBGK7f1xzYHLbKbsLXic4Gy4ZZtq27GkdQdtSjL6DyYmI7uLg/640?wx_fmt=jpeg)
孙祁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美国C.V. Starr冠名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曾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亚太风险与保险学会主席、美国哈佛大学访问教授。
她曾荣获北京大学最受学生爱戴的“十佳教师”、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师德榜样、中国经济女性年度人物、中国保险年度人物、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国际保险学会“约翰?毕克利创始人奖”等奖励和荣誉称号。
育人
孙祁祥教授恪守为人处事的八项原则,并对学生也要求之:
第一,正直善良、磊落坦荡;
第二,自律谦逊、坚毅勇敢;
第三,欣赏他人、感恩惜福;
第四,言而有信、一诺千金。
第五,脚踏实地、放飞梦想;
第六,坚忍不拔、持之以恒;
第七,敢于尝试、永不放弃;
第八,关注细节、追求卓越。
2010年,孙祁祥教授在就任院长致辞中阐述了她的育人观:“我们首先要培养的是具有健全人格的‘大写的人’……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带着独立、求新、质疑精神来到经济学院学习,全方面地培养自己的生存能力、适应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成为‘基础厚、视野宽、素质高、能力强、修养好’的优秀毕业生,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成为情商优秀、智商超群、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北大人。”这一育人观在德才兼备方面对学生提出更高、更系统的要求,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与心胸气度提出明确的要求。
孙祁祥教授始终强调对学生四大能力的培养,即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曾经有学生在做职业规划时请她预测2020年后的就业形势,她答道:“可以预测的是,科技的变化会比现在更快。但对个人而言,万变不离其宗的是你自己的能力。要在这个竞争的时代立足,你就要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有这几个能力,不管时代怎么变,你都能不断地去学习,不断地去改变自己,从而跟上这个时代,并建设和改造这个社会。”
对学生四大能力的要求,也体现在孙祁祥教授的具体教学上。她为研究生开设的《风险管理与保险》和《国际保险理论与实践》课程从一开始就采用全英文教学,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成为北大保险专业研究生阶段的品牌课程。她一贯践行“全人教育”理念,一方面注重课堂教学,在内容安排上学科基础与研究前沿并重,另一方面也非常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科学素养和自我发展能力,通过多种形式言传身教,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孙祁祥教授倡导学生拥有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表了许多启人心智的演讲。特别是以 “珍惜”、“精神”、“笃行”为主题的三部曲演讲,不仅是孙祁祥教授处世为人的真实写照,也是她言传身教、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见证。互联网阅读量超3亿人次的“珍惜”演讲,不仅被誉为8000新生来北大的第一堂最生动的教育课,而且引发了全国各行各业的强烈反响,为社会输送了极强的正能量。
桃李芬芳
自1994年以来,孙老师已培养出了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共计150余人,他们遍布世界各地和政、产、学、研各界,许多已成长为各自领域的杰出人物和顶尖人才!
二
教师语录(节选)
1、“做学问,要有对学术研究的:挚爱之情;敬畏之心;坚韧之力;质疑之能;超越之愿。”2、“为师者,要担得起使命,扛得起责任;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要不辜负学生,对得起良心;要胸怀全天下,甘愿做人梯。”3、“三十年的从教生涯,让我感到很幸运:因为人民教师这个神圣的称号,因为教书育人这份神圣的职业,让我有幸得以享受‘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乐趣,看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我自知自己做的还很不够,因此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像许多教育界的优秀前辈那样,努力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4、“把学生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培养成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是最令我欣慰的事情。”5、“虽然到目前为止,我这一辈子有过许多做其他事情的机会,但骨子里那份对校园的喜爱、对学生的喜欢和对那种相对来说无拘无束生活状态的喜好,让我拒绝了一些在许多人看来很不错的‘诱惑’。但实际上我应当说,正是自己的这份‘清醒’”、这份‘坚守’与这份‘执着’,让我有幸能在北大度过与无数优秀学生相伴的岁月,让我有一份宁静和独立对专业问题进行自己的思考,由此为自己的人生带来许多的感动和感悟。”
三
学生们眼中的孙老师(节选)
孙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对人对事极度认真的态度,以及她在面对荣誉时的淡然处之。……孙老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向我们传达的品德操守、文化理念、思辨精神和价值观铸就了我们一生的财富。
——黄雪昀,1998届本科毕业生,2001届硕士毕业生,美国明德精算咨询公司(Milliman)中国寿险业务精算咨询总监
回想起来,很多年前作为孙老师的学生的我,折服于孙老师在课堂上和治学中的个人魅力,单纯想让自己成为她那样的人。……做为导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孙老师更传达了她的人生的态度和智慧,是我一直尊敬的人生导师。
——任亚媛,2002届硕士毕业生,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副教授,终身教授
20多年前,孙老师的一门研究生课程把我引入风险管理与保险学这个领域,不曾想这竟然成了我长期学习研究的领域。孙老师是一位极其优秀的老师,不仅课讲得好,研究做得好,而且对学生特别好……孙老师是一位充满超级正能量的导师,是无数学生崇拜的实力派偶像师长!
——郑伟,2003届博士毕业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教授
来源: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微信公众号(内容有删减)
编辑: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西南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