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金秋十月,五谷飘香。种植在西山脚下,距今300余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再从多到少,从少到精多个过程的“京西稻”今年又迎来了丰收季!
京西稻,是指在北京西郊万寿山、玉泉山周边地带生产的优质粳型稻米,它最开始是由清朝乾隆皇帝亲自选育和推广,用天下第一泉灌浇,以园艺般技艺在三山五园区域种植的;它的米粒圆润,晶莹明亮,吃起来细腻,清香可口,据说当年慈禧太后只吃京西稻。随着时代和环境的改变,京西稻在专家的保护下,现在已经成为了北京为数不多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北京海淀上庄附近仍有部分种植。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次守敬讲坛,我们邀请了“京西稻的守护人”——京西稻文化研究会杜振东老师,为我们讲述京西稻的前世今生。
活动基本信息
主题:北京味道—玉泉山下稻花香
主讲人:杜振东
时间:2019年10月27日(周日)10:00-12:00
地点:北京西单图书大厦三层报告厅(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17号)
费用:免费
主讲人介绍
杜振东,1955年生于海淀,中共党员,在职研究生学历,助理研究员,在海淀区机关10多个部门工作过,正处级退休,现任海淀区京西稻文化研究会会长。牵头主编《星耀海淀60年》、《海淀赋》、《情系京西稻》、《海淀碧水情》等著作十余本。
讲座大纲
历史悠久的京西稻原是是由清朝乾隆皇帝选育和推广,用天下第一泉灌浇,以园艺般技艺在三山五园区域种植,具有政治、经济、景观、技术、生态、文化等多重价值特征且不可复制的稻作系统。
随着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北京市农田面积急剧减少,特别是由于近几十年干旱缺水,京西稻面积迅速减少,据了解,解放初期,北京曾经有5.81万亩水稻田。进入21世纪,北京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京密引水不再供应农业灌溉,京西稻面积急剧减少。
现代社会人们对于食品健康等愈发关注,京西稻现在已经成为了北京为数不多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并传承下去,我们势在必行!
报名方式
长按下方二维码,填写报名表。
每位观众都需要填写报名表哦~
名额有限,快来填写参加吧!
注意事项
1. 请报名观众至少提前10分钟到达现场,务必不要迟到;
2. 请大家在活动现场不要大声喧哗,活动期间手机静音;
3. 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北京郭守敬纪念馆所有。
如有其他问题请在微信后台留言,或咨询纪念馆电话:010-83224626
?「实用信息」
? 周二-周日 9:00-16:00,15:30停止入馆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甲60号
? 门票:免费,凭有效证件入馆
预约:“北京郭守敬纪念馆”公众号底部“预约参观”
闭馆:每周一,法定节假日照常开放(除夕除外)
导览:志愿者免费志愿讲解时间:每日10:00、14:00
路线:地铁2号线积水潭站C出口向南50米,公交27,特13,专31路积水潭桥南站
我知道你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