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财经新闻丨老年化危机

财经新闻丨老年化危机

阅读量:3761039 2019-10-25


老年化危机
老年大学一座难求,养老护理员新“国标”出炉,2050年老年人口或超总人口的1/3……多个与老龄化密切相关的话题“屠”下热门榜,今年金秋十月,也成了“老年话题月”。
  10月21日,《中国经营报》和赛迪顾问联合举办的“《2019中国养老产业企业竞争力百强研究》报告研讨会”在中国经营报社举行,会议同样聚焦老龄化热点话题,关注新产业趋势动态。
  养老产业研究如何更具参考价值?老龄化带来考验的同时又带来哪些机遇?千万级养老护理员缺口如何填补?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供需错配的问题怎样解决?缺乏规范究竟是企业机会还是行业雷点?就养老产业多维度问题,与会专家与企业代表畅所欲言,争鸣不断,共享前沿思考,直击产业痛点。

专家:产业研究应观照需求、严谨务实
研讨会上,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研究中心总经理宁玉强简要介绍了《2019中国养老产业企业竞争力百强研究》主要内容,多维透视养老产业发展现状,多重指标评估养老企业竞争价值,并从企业、投资等视角提供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对养老产业的未来趋势进行了大致判断。

专家:更多行业标准待定 
就在本次研讨会召开前不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联合颁布《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根据养老护理员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围绕增加职业技能要求、放宽入职条件、拓宽职业空间、缩短晋级时间等方面,对2011年版职业技能标准做了重大修改,同时提出“确保到2022年年底前培养培训200万名养老护理员”的目标,并直接将从业人员的“普通受教育程度”由“初中毕业”调整为“无学历要求”。
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近2.5亿人,失能老年人超过4000万人,老人照料需求巨大,但目前我国的养老护理员仅约30万人,若按照国际上失能老人与护理员3∶1的配置标准推算,我国至少需要1300万名护理员。
这也是展开此次研究的一大背景: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相关从业人员的培养,以及从业资格、行业标准等方面的制定,是重中之重。
专业人才培养:找准定位 完善机制
面对养老专业人才匮乏的现状,乌丹星直言,目前人才急缺的核心问题不在于年轻人不愿意进入行业,而是在政策制定、顶层设计、培养路径等方面还需深入完善。
乌丹星透露,目前国内养老服务人员仍以40后50后的妇女为主力军,专业人才就业对口率低,某院校37名养老护理专业毕业生中,仅2名进入对口行业。她认为,眼下养老产业应该以中端人才培养为定位,即从中层的职业技能学院开始,而非本科、研究生等高层培养。
图文转自:新浪财经
编辑:沈苗
审核:朱雨晴
扫码关注我们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