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县
10月24日,2019年下半年全市协同发展督查评议来到宁津县,现场察看新河水系综合治理项目、大柳镇家具绿动能共享园区项目、宝德龙年产20万套医疗康复设备项目、东部新区路网工程项目。
今年以来,宁津县扎实开展“七赛七比”活动,全力推进“1335”工作部署落实落地,奋力书写“富强活力美丽幸福”宁津新篇章。1—9月份,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亿元,增长22%,增速居全市第1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润分别增长8.7%、14.97%、12.35%。
宁津新河水系综合治理项目
宁津新河水系综合治理项目: 宁津新河水系及临河管线、道路、绿化(西环一路至津泉路长度2.6公里),宁乐大街道路两侧5公里的雨污水管道和硬化、绿化、亮化及路牙石安装、道路路基、油面工程、桥梁(穿越引黄干渠)。项目总投资5.2亿元。
随着宁津县绕城水系流域水环境的改善及城区基础设施的完备,将大大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可以有效削减绕城水系小流域的污染负荷。
项目特点:
宁津新河水系项目是宁津县绕城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改善县城北部城市环境、居民生活环境的重大民生工程。项目建成后,将集防汛排涝、水系治理、风景园林、文化休闲等功能于一体,成为宁津县城区重要的水生态景观廊道。
大柳镇家具绿动能共享园区项目
项目占地150亩,总建筑面积15.6万平方米,其中建设生产车间8个,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维修车间1个,建筑面积1868平方米;研发中心1个,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
项目建成后,整合白茬家具企业300多家入驻,可吸纳务工人员4000名,年产白茬家具130万套,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税收2000万元。
项目特点:
该项目是在大柳镇原有家具产业园区基础上向东拓展,同时带动老园区提升改造,将成为大柳镇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重要载体,让大柳镇白茬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方向发展,更为生态、环保,也便于加强税源管控,推动税源建设规范化方向发展。
宝德龙年产20万套医疗康复设备项目
项目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主要新建生产厂房4栋,多功能办公楼2栋,实验专家楼5栋,库房及其他附属配套设施,并购置生产设备209台套。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0亿元,利税3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150个。
项目特点:
针对老人关节功能退化,帕金森、术后肌肉运动记忆恢复具有良好效果,远程医患结合控制系统,让训练目视化、可量化更科学。由于各种疾病而引起的肢体运动性障碍的病人也在显著增加,该公司生产的KF601康复跑步机0.05km/H起步,针对下肢功能训练特点,全跑步机特设激光感应装置,只在控制区间训练,超出范围后自动停止,在整个亚洲处于领先水平。现有的通过人工或简单的医疗设备进行的康复理疗,已经远不能满足患者的要求,该公司生产的STB004多功能护理床,通过机械转动,可让被看护人在平躺状态,转换为侧体位,大大增加看护效能。
东部新区路网工程项目
东部新区路网工程项目:对宁津县东部新区内的阳光大街、辽河东街、黄河大街、香江东街、胡苏路、乐亭路、新乐路等7条道路,实施道路、桥梁、管网、绿地等工程及道路实施改造提升工程。其中,道路工程设计道路总长25718米,道路面积59万平方米,桥梁面积1716平方米、防护绿带面积45万平方米,管网工程总长度62273米。
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将有效改善宁津县东部新区交通状况,提高该区域交通网络的效率,从而有效改善区域交通环境,提高宁津县经济开发区东区投资环境。
项目特点:
通过对规划区内主干道实施道路、管网及绿化工程,通过该工程的实施,提升宁津县开发区东区道路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宁津县城区路网系统,提升区域道路基础设施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
陵城区
10月24日, 2019年下半年全市协同发展督查评议来到陵城区,现场察看晶创年产5万吨超强细旦高分子纺粘复合新材料项目,中兴路西延、西关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宏祥3万吨智能自锁式防排水垫层项目,北汽年产5万辆新能源乘用车项目、丽驰年产5万辆新能源商用车项目。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陵城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七赛七比”为着力点,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着力转换发展动能,积极培育新增长点,全区经济社会保持健康平稳发展。1-9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15亿元。
晶创年产5万吨超强细旦高分子纺粘复合新材料项目
项目总建筑面积58805平方米,新上设备263台套。项目五条生产线全部投产后,年可生产超强细旦高分子纺粘复合新材料5万吨。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4.9亿元,利润3.5亿元,税收4.8亿元,新增就业岗位千余个。
项目特点:
一是科技含量高。是国内唯一能采用牵伸一步成型技术加工聚丙稀的全自动智能化设备,是全世界范围内技术最先进的生产线,该技术可将生产速度由原来的3000米/分钟提高到6000米/分钟,提升一倍。二是产品高端环保。产品采用聚丙烯做原料,耐酸碱腐蚀,使用寿命长,是绿色环保、耐久可持续的新型高端建材材料,填补了国内产品空白,将对新型建筑材料领域产生革命性影响。三是带动能力强。该项目可有效解决国内重点基础材料产业面临的同质化、低值化、环境负荷重等共性问题,将有力提升国内基础材料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整体竞争力。
中兴路西延、西关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
中兴路西延工程全长1200米,宽45米。建设道路、排水、路灯、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绿化等。西关片区棚改项目占地82.5亩,总建筑面积155796.99平方米,总户数897户。将进一步改善城市景观和城市形象,唤醒沉睡的土地资源,改善群众居住水平和居住环境。
项目特点:
一是体量大。以西关片区为代表的棚改工程,总投资27.5亿元,建设3000套、60万平方米的安置房,腾空土地近2000亩,为城市发展拓展了广阔空间。二是群众满意。项目建设以人民满意为目标,切实改善了群众的居住条件,让百姓实现了安居梦。三是打通城市路网堵点。中兴路西延及综合管廊项目将彻底解决困扰周边群众多年的“断头路”问题,进一步畅通城市“微循环”。四是路廊一体建设。道路工程与地下综合管廊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实现城市管理科学化、立体化、一体化,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
宏祥3万吨智能自锁式防排水垫层项目
项目规划建设面积30万平方米,改造提升旧设备130台套,新购置设备106台套,建设具有复合粘扣带功能的熔融挤出吸附防排水板生产线等23条,主要产品为自粘布、自粘防排水板、自粘防水板。建成后可具备年产3万吨智能自锁式防排水垫层的能力。达产后,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税收1.1亿元,可解决就业1200人左右。
项目特点:
一是动能焕新。宏祥集团作为陵城区既有的骨干企业,依托该项目,将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产业的提档升级,2019年6月列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成为全省存量动能加快换新的典型。二是产品高端。该项目技术为企业自主研发,处国内领先水平。项目产品由原来的扣状吊挂式改为自粘式无缝链接,可有效解决同行业材料的漏水、渗水等痛点,弥补了同类型材料的空白和短板。三是前景广阔。产品主要用于重点铁路、公路隧道等工程领域,以隧道工程为例,周长按30米计算,每公里需要30万平方米,市场前景广阔。
北汽年产5万辆新能源乘用车项目
丽驰年产5万辆新能源商用车项目
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德州分公司利用原有厂房8.3万平方米、原有工艺设备110台套,新增工艺设备2129台套,项目建成后可年产5万辆新能源乘用车。山东丽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利用原有厂房14万平方米、原有工艺设备358台套,新增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新购置设备137台套,形成年产5万辆新能源商用车生产能力。项目已投产,10月8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京豹200”首车成功下线。
项目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55.5亿元,利税4.17亿元,新增就业1430人。
项目特点:
一是示范作用强。富路集团实现了“腾笼换鸟”,由低速电动车领域成功迈进新能源汽车领域,成为全省唯一一家同时拥有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摩托车全资质的企业,是全省产业提档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标杆和典型。二是发展前景广。新能源乘用车项目与商用车项目齐头并进、双翼齐飞,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千亿级产业集群,成为全省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三是建设速度快。从合作谈判、签约、落地到建设投产,仅用1年的时间,充分彰显了陵城担当精神和建设速度。四是科技含量高。60%以上大型冲压设备为美国及德国原装进口设备,综合技术水平先进。攻克了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技术路线增程式混合动力系统VCU、GCU、ECU、BMS四大关键技术,并实现量产4万多台,是目前国内自主品牌中唯一全面掌握该核心技术的企业。
经济技术开发区
10月24日, 2019年下半年全市协同发展督查评议来到经济技术开发区,现场察看有研集成电路用大尺寸硅材料规模化生产项目,华创融盛创意设计服务及展示道具研发、生产基地项目,三英建科建筑工业化集成设备及产品中试生产基地项目,盛邦体育高分子复合材料、体育制品及拼装式游泳池项目。
今年以来,经济技术开发区紧扣“以有为政府促进有效投资、推进高质量发展”工作主线,以“四抓四促”推动“四新四化”,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1—8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3.26亿元、居全市首位;外贸进出口总额51.8亿元、列全市第2位,占全市22.7%,同比增长20.7%。1—9月,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5亿元、列全市第2位,同比增长5.27%,其中税收收入18亿元、列全市第2位,同比增长6.17%,税收占比89.37%、列全市第3位。
有研集成电路用大尺寸硅材料规模化生产项目
项目由有研科技集团、日本RST株式会社控股的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出资,山东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建设。有研科技集团是国资委管理的96家央企之一和国内有色金属行业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研究开发机构,在国内唯一掌握18英寸硅单晶技术、12英寸硅片技术,率先实现8英寸硅片商业化,12—18英寸硅单晶产品可满足全球最先进的半导体设备应用要求。项目一期占地326亩,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建设直拉车间厂房、硅片厂房、动力中心等,搬迁北京现有的6英寸、8英寸硅晶圆、8英寸单晶硅生产线并扩大产能,形成年产8英寸硅片276万片、6英寸硅片180万片、12—18英寸大直径硅单晶300吨的生产能力。二期项目建设12英寸硅晶圆中试线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年产360万片12英寸硅片。
项目将从北京转移500余人高技术团队,引进日本专家队伍和国内优秀高端人才,解决当地2000余人就业,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税收3亿元。
项目特点:
项目是东部城区创新组团的龙头项目,瞄准我国重大战略产业短板,填补省内相关领域空白,对全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具有重大意义,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已出具“条件成熟后,国家将其纳入《集成电路产业重大生产力布局规划》”的指导意见。
华创融盛创意设计服务及展示道具研发、生产基地项目
项目建筑面积6.47万平方米,主要包括综合生产车间、成品库房、办公楼、研发中心,购置德国瓦格纳尔涂装线、德国通快激光切割机、日本AMD数控设备等先进设备390台套。
达产后,可形成年产80000套高端展示道具的生产规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吸纳本地就业500人。
项目特点:是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在北京成功引进的高端优质项目,属于山东省十强产业中的文创产业。项目自2018年11月开工建设到目前部分试生产用时不到一年,是“东部城区速度”的一个缩影。正式运营后,华创公司企业研发中心、制造中心、结算中心及北京朝阳、河北固安两个工厂统一搬迁至德州,形成华创公司在国内最大的高端展示道具研发、生产、销售基地。同时华创公司位于京津冀地区的部分配套和外协企业也将陆续进驻德州及周边区域,形成完整的零售商业展示行业产业链。
三英建科建筑工业化集成设备及产品中试生产基地项目
项目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主要包括生产车间、办公楼、科研楼,购置切割机、喷丸机等先进设备147台,达产后形成年产1000条装配式建筑生产线的生产规模,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利税2.3亿元,提供就业岗位700余个。
盛邦体育高分子复合材料、体育制品及拼装式游泳池项目
德州盛邦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是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健身器材安全通用要求中SMC体育制品技术标准制定核心企业之一,并与奥运会、国际泳联世锦赛设备指定供应商“西班牙亚士图”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成为SKYPOOL拼装竞赛泳池全国唯一供应商。项目主要包括三个生产车间、办公楼、原料仓库及相关辅助设施,购置全自动SMC片材生产线1条、全自动生产喷塑线1条、包装流水线1条及机加工设备等。达产后,可年产SMC体育制品6万副,高分子复合材料3500吨,乒乓球台支架、篮球架、拼装式游泳池主体框架等体育器材2.33万套,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税收3500万元。
项目特点:
项目由盛邦公司收购盘活闲置近10年的意克生物公司土地和厂房实施,是开发区抢抓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机遇,打造“法治、诚信、高效、包容”营商环境,“腾笼换鸟”引进培育新动能的样板工程。项目打造的智慧游泳馆及“互联网+”融合、智能化全方位防溺水系统等,可实现第一时间救援、对游泳人员体质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等功能,填补国内空白,引领行业发展。
德城区
10月24日, 2019年下半年全市协同发展督查评议来到德城区,现场察看实华化工无汞新工艺改造40万吨/年PVC装置节能减排项目、金盛科技200万平方米高端铝制装饰材料项目、堤岭池口棚户区改造房屋征收项目。
1—9月份,德城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8亿元,税收占比90.2%,居全市第2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9%,居全市第3位。
实华化工无汞新工艺改造40万吨/年PVC装置节能减排项目
项目改建现有PVC生产系统,并建设配套公用工程及相关辅助设施,建设氯乙烯和聚氯乙烯生产装置及其他设施等4.8万平方米,购置生产设备276台套。项目年产氯乙烯40万吨、聚氯乙烯20万吨。达产后,形成40万吨/年氯乙烯和20万吨/年聚氯乙烯的生产能力。预计本项目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3亿元、利税1.5亿元。
项目特点:一是项目技术国际领先、国内首创。本项目技术是由实华公司与中科院共同研发的无汞催化技术,在目前PVC生产行业属全国首创,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二是节能环保。该项目技术彻底消除从汞矿、有汞催化剂制备、PVC生产装置现场、废催化剂处理及回收等过程的汞污染和排放,消除了对日渐枯竭的汞资源的依赖,促进PVC行业可持续发展。三是具有引领示范作用。本项目的成功运行为传统PVC项目的技术升级和革新提供示范先例。
金盛科技200万平方米高端铝制装饰材料项目
德州金盛科技有限公司是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北京招商项目,2018年4月成立,注册资本3008万元,公司引进德国、日本、加拿大全新数控加工和全自动氟碳喷涂系列设备和生产线,生产工艺处于行业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产品已应用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北京市委市政府新办公楼、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外墙装饰、阿尔及利亚奥兰体育中心、安哥拉机场、阿布扎比金融中心等100余个国内外大型工程项目。项目年产氟碳铝单板130万平方米、水性涂料烤瓷铝单板80万平方米、蜂窝铝板50万平方米。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2.4亿元,解决就业600人。
项目特点:
一是生产工艺先进。项目引进国外先进设备,采用进口全自动喷枪,底漆采用旋转式喷枪,面漆采用4枪型直喷式,光漆采用2枪型直喷式,生产工艺国际先进、国内领先。二是满足个性化定制。可根据客户色样要求精准加工、调漆,产品底漆的膜厚和均匀性远超同类产品,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三是引领带动作用大。将有效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集聚效应。
堤岭池口棚户区改造房屋征收项目
项目占地438亩,征收房屋6211间、面积11.3万平方米,涉及居民665户、市场经营业户75户。改善辖区居民居住生活环境,解决业户经营安全隐患,促进城市经济,提升城区形象。
项目特点:将统一建设高标准安置楼,配套建设养老公寓、学校、幼儿园,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通过征收拆除,腾出老城区服务业发展空间,规划发展餐饮、商贸等传统服务业和医养健康、教育培训等现代服务业,在满足棚改居民生活服务需求的同时,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同时,做好做细安置区内外绿化景观、路灯、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先进物业管理,确保达到“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相关要求,促进该片区形象提升。
运河经济开发区
10月24日, 2019年下半年全市协同发展督查评议来到运河经济开发区,现场察看华鲁恒升精己二酸品质提升项目、德化化工5万吨乙胺和2万吨聚氨酯助剂项目、华鲁恒升酰胺及尼龙新材料项目、航天炉制造基地建设项目。
今年以来,运河经济开发区围绕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截至9月底,全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6亿元,同比增长8.8%,完成全年预算的86.9%;其中,税收收入7.2亿元,同比增长9.4%,财税指标增幅位居全市第三位;税收占比达到94.3%,位居全市第一位。
华鲁恒升精己二酸品质提升项目
项目购置反应器、换热器、容器、泵、风机、压缩机、干燥设备和电气仪表设备约1000余套。项目年生产能力规模为精己二酸16.66万吨,环己醇7.75万吨,副产二元酸1.17万吨,环己烷4.4万吨,轻质油3950吨,重质油960吨。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19.86亿元,税金1.79亿元。可解决150人的就业问题,并可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染排放,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项目特点:华鲁恒升在己二酸装置技术掌握、产品品牌、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处于行业一流水平。但与英维达、罗帝亚、首诺等国际生产商相比,在总体规模、单线能力、产品高端化以及下游配套等方面仍处于劣势,发展提升空间较大。华鲁恒升在生产技术有保障、产品发展前景较好的前提下,进一步发挥技术和成本优势,实施精己二酸品质提升项目势在必行。
德化化工5万吨乙胺和2万吨聚氨酯助剂项目
年产5万吨乙胺项目计划新建一套年产5万吨乙胺生产装置,并配套建设液体化工品灌装线及其他生产辅助设施,新增设备100余台。年产2万吨聚氨酯助剂项目计划新建年产20000吨聚氨酯助剂装置,新增设备100余台。达产后,可新增销售收入8.4元,新增税收4309万元。
项目特点:德化化工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DEF生产工艺,在绿色环保、产品性能、附加值等方面已被市场认可,下游客户以点带面实现快速扩张,前景良好。该公司后期拟规划发展以乙胺等为原料的多种环保型有机溶剂,特别是用于电子行业的化学材料,打造电子新材料产业基地。年产2万吨聚氨酯助剂项目技术路线先进、成熟可靠,产品结构合理,且填补了国内对高端聚氨酯助剂生产方面的空白,对国内聚氨酯助剂生产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华鲁恒升酰胺及尼龙新材料项目
项目购置反应器、换热器、容器、泵、风机、压缩机、干燥设备和电气仪表设备约2000余套。项目年生产能力规模为液体己内酰胺30万吨,尼龙6切片20万吨,甲酸20万吨,甲酸甲酯3万吨,甲酰胺3万吨,副产硫铵48万吨。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56.1亿元,上缴税金3.4亿元。可解决850人的就业问题,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项目特点:投产后,可以进一步完善环己酮下游产业链,提高产业链综合附加值,实现与己二酸产业链的优势互补和柔性联产,基础原料(氨、氢气、环己酮等)一体化配套;同时,下游可同步配套尼龙6新材料,能够打造新材料产业基地,符合华鲁恒升的产业发展定位。
航天炉制造基地建设项目
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粉煤气化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专业从事煤气化技术及关键设备的研发设计。德州锅炉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研发、生产制造高端碳钢热媒体盘管和不锈钢热媒体盘管的企业。2019年前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1573万元,纳税153万元。
项目达产后,可年设计生产航天炉、螺旋盘管216台套,实现销售收入24000万元、纳税4000万元,新增劳动定员120人。
项目特点:
项目应用技术是我国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技术”,该技术是中国航天在运载火箭和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生产和实验等方面经验的转化应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属于煤炭洁净高效利用、清洁生产、节能领域。项目产品航天炉与常压炉相比,在同样生产能力下强度更高、设备尺度小、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燃烧效率高。
来源:奏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