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第三季度经济数据出台引发讨论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第三季度经济数据出台引发讨论

阅读量:3766533 2019-10-25


上周,国新办发布我国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成绩单,这份成绩单引发了大家的很多讨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1%分季度看,
一季度增长6.4%,二季度增长6.2%,三季度增长6.0%。在此之前,与米国的贸易摩擦出现新动向,双方互有让步,达成了一定谅解。民间对此产生了一些忧虑:中国经济是否在放缓呢?与此同时,特朗普这个“大嘴巴”也在发话,称中国经济出现负增长。对此,就在昨天(10月23日),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和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不约而同地回应了特郎普的这番“胡言乱语”。据北京青年报的报道,宁吉喆表示——对于三季度6%的经济增速,“我想强调一个事实,我们第三季度6%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全世界范围内1万亿美元以上的经济体中,是最高的增速。美国、日本、欧洲大都徘徊在百分之二点几,印度也只有五点几。6%的增速在我国被定义为中高速增长,但在全世界范围内其实就是高速增长。”而在昨天的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据报道,21日,美方领导人在内阁会议讲话中称,中国想达成经贸协议,中国的经济表现是57年来最差,可能是负増长,这有利于谈判达成协议。中方如何看待上述评论?如何评价自身的经济状况?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势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2%,这个速度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首屈一指。在内外风险、困难、挑战明显增多的情况下,中国取得这个成绩来之不易。中国经济增速略放缓,符合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发展方向。个别人质疑中国经济数据,显然是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没有道理,也站不住脚。如宁吉喆所言,中国经济的宏观经济没有问题,未来也不会有问题。其增速虽然放缓,但在全世界范围内仍属高速增长,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从个人理财角度,我需要提醒大家,中国宏观经济没有问题,但是中国宏观经济有变化,这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家庭,必须有所应对。
——我们这一代人肯定会在很长的周期内,与中美贸易战相伴随,人民币贬值是一个大的趋势;这必将影响到我们出国旅游和孩子留学的成本;
——低息时代,无风险收入会下降,想着余额宝就是理财,这么简单的思路已经不行了;
——温和通胀,生活成本必将上涨。所有的经济形势分析,都首先要从宏观入手。目前我们面临的两大现实是:一、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已坐实虽然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但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6.4%,二季度增长6.2%,三季度增长6.0%。看一下趋势图,可以清晰看到下行路线。国家统计局的新闻发言人也说:“下一阶段世界经济大概率还会延续放缓的趋势,我们看一些先行指标和国际机构的预测都不太乐观。”
我们都知道,拉动经济前进的三驾马车分别是投资、消费、出口。在投资上,以往我们靠的是房地产开发以及大型基建项目,自从国家设定了“房住不炒”的基本口径后,房地产开发被限制,热度下降,房地产业就已经进入了冬歇期。近期又有地方在寻求解绑房地产限购政策的机会,说明地方政府的压力真的很大。再看看房地产大鳄们在干什么:万达老板疯狂出售自己手上的地和资产,李嘉诚也抛售在内地的资产被指要逃跑——这些业内人士的动向才是行业风向标。在消费层面,从去年以来,消费降级的传言就不断刷屏,同时,消费品价格持续上涨,这只带来一个结果:大众消费意愿不断降低。虽然今年又出现了消费下沉的趋势,说大众消费市场向四五线城市及农村地区深入,但从数据上来看,这部分市场还没有形成足够的影响力。
汽车行业的表现具有典型性。像汽车这样的大宗耐用消费品,在经济下行压力大的时候,本来计划换车的人就会往后推迟计划,汽车销售萎缩直接影响汽车制造,又连锁辐射到整个汽车产业链,比如钢材加工业,运输业等等,所以今年基本上被业界评价是近20年来汽车行业最消沉的一年。
再说出口问题。为什么美国要跟我们打贸易战?这就是他们想掐住我们发展命脉的致命招。但他们威胁要加我们关税,本来我们可以通过人民币兑美元贬值来应对,可是只要人民币一贬值,美国又说我们操纵汇率。这是个很微妙的问题。看一下去年贸易摩擦以来,我们汇率变化上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策略:可以说虽然我们有汇率这个工具,但也不是能随心所欲地运用的,所以出口承压还是很大的。
这需要更详细地分析中美关系问题——二、中美关系将更深刻影响世界经济格局国庆之后,中美双方在华盛顿进行了最新一轮中美经贸的高级别磋商,双方互有让步:中国承诺将购买价值400亿至500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承诺不会用控制汇率的方式来作为贸易战的武器;美国表态暂停对中国加收关税,考虑取消对中国汇率操纵国的认定。等等。可以看到,其实这一轮磋商的结果有积极一面,极大缓解了此前双方的紧张局势,市场给予了最大热情的反馈:A股大涨、美股再攀新高、人民币汇率升值,但是远未走到彻底结束贸易战的地步。中美关系可能会进入一个较长时间周期的起伏,10年,20年,说不定。双方在更高阶的斗争中反复磨合拉锯,完成重塑世界格局的过程。
世界经济和国内经济均呈下行趋势,以及中美两国更深刻纠葛在一起,这两者决定了已经/正在/即将面临的市场趋势:一、人民币汇率长期承压,会持续适度贬值从去年中美贸易战开始,到目前摩擦缓和,人民币贬值的幅度已经高达 12.62%,过程中最高贬值幅度曾经去到14.55%。虽然在此次谈判中,中国承诺说不会用控制汇率的方式来作为贸易战的武器,但从长远来看,中国经济增速放缓,面临转型阵痛期,在实体经济还看不到起色的情况下,贸易战又造成出口萎缩,所以起码未来二三十年内,对中国宏观经济最有利的选项之一就是人民币的持续贬值,以可控的速度缓慢贬值可以确定是未来趋势。二、温和通胀会持续,货币购买力将下降大家都知道,春天时,苹果涨价刷了我们一轮屏,夏天时,猪肉涨价又刷了一轮屏。在全世界的银行都在拼命印钱时,生活成本上涨早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一点我就不多说了,大家在生活中都能体会到。三、无风险收益率持续下降,全面进入低息时代因为全世界都在印钱,所以全世界也都在减息。 从 2008 年开始,在十年连续加息之后,今年美联储终于进入了减息通道。随即全世界的央行都忙不迭跟进,尤其是欧洲央行,本身息口就已经很低,从 2014 年 6 月开始,更是引入了负利率政策,首次将存款利率降低到-0.1%。当然,我国也在不断降息。最直接的一个表现就是,像余额宝这种的无风险理财产品收益已经从最初的4%下降到目前2%。四、人口红利即将耗尽,养老靠人不如靠己今年上半年,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保精算报告 2035~2050》指出,“中国的社保养老基金,在 2035 年将耗尽”,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也讲了又讲,可以找相关文章来看看(相关文章:养老金还有16年耗尽?别慌!美国社保18年后可能也耗尽)。综合以上这些因素——人民币汇率继续贬值,生活成本在增加,靠国家发养老金靠不住,无风险收益越来越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生活这份答卷,难度在不断增大,要想取得好成绩(持续保持高质量的生活品质),做好个人理财规划,绝对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同时,我也想提醒一下粉丝朋友,在全球经济下行的情况下,也要适度调低自己对收益率的期许,不要动辄期许如P2P、前些年房价那样的暴涨机会,否则很可能又陷入别人给你挖的大坑。对于养老金和教育金的规划而言,平均每年6-8%的收益,是合理的水平,而且6%~8%也要承担相应的风险和波动。如果大家对这个话题有兴趣,也可以听听我十一后的一个直播讲座,可以点击“阅读原文”收听。
本文编辑:小猪本公号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金融产品广告??特此声明? 
  点击“阅读原文”收听讲座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