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上午,秀美的淮南八公山下,一片绿油油的山芋地里,一群红衣人忙的不亦乐乎,砍秧的,扒刨的,捡拾的,装袋的,称重的,搬运的,收款的……3个多小时,4亩地山芋抢收一空。这是淮南市红十字会“好人”朱士兵志愿服务队在帮残疾贫困户、志愿者王士兵抢收和义买山芋。
家住寿县八公山乡郝圩村的王士兵自幼因患小儿麻痹症造成双腿残疾,两个孩子住校读书,还有年已七旬的老母亲,王士兵无法外出打工,夫妻俩靠种几亩薄田养活全家,是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但王士兵有一颗火热的心,不畏自己的困难,加入了市红十字会“好人”朱士兵志愿服务队,经常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其他困难的残疾朋友,还荣获市红十字会优秀志愿者。他的乐观和善良深深打动了同是残疾人的队长朱士兵和队员们。大家总是想方设法帮助王士兵一家,逢年过节,大家登门慰问;每学期资助孩子上学;朱士兵把他的老母亲安排到自己的小饭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还能照顾在县城上学的孙子……缓解全家的经济困难。为了帮助他家尽快脱贫,2017年底在大家的努力帮助下,通过贷款、政府资助和志愿者的慷慨解囊,筹得了20多万元,王士兵流转了上百亩山地,搞起了荷塘湾生态园合作社,种特色农作物、搞水产养殖。但对于王士兵夫妇来说,最难最关键的是忙收季节,自己没有劳动力,找人干活工钱贵,还往往找不到人,眼看着到手的收成没办法到手,到手后销售也是问题,真是急坏了夫妻俩。
土生土长的朱士兵深知抢收对一个农家多么重要,对一个没劳力的残疾困难农家又多么难。“老王,不要愁,啥时候收种说一声,我们都是农村出生的,啥活没干过,大伙一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看着同样也是残疾人靠自己坚强打拼事业有成又奉献社会的队长朱士兵,王士兵鼓足勇气干了起来,但也还是担心,到时候真的有人能帮自己种、收、卖吗?
2018年,王士兵的生态园开始见效益了,夏天西瓜熟了,王士兵正愁着自己怎么把这满坡的西瓜弄下去、卖出去?朱士兵和队员们来了,一车车西瓜运走了,一笔笔款打到王士兵账上了,是队员们把他的西瓜全部义买掉了,自己吃不掉的送给亲朋好友,送到敬老院和精神病院。鱼塘里的莲藕、菱角、芡实、鱼虾长大了,朱士兵和队员们又来了......大家在朋友圈转发,动员亲朋好友一起来买,销售不了的朱士兵的小饭店就成了代销点。
今年王士兵种了近百亩的山芋,眼下早山芋已成熟了,若能及时卖出去,能还银行贷的10万元贷款,还有志愿者们借的好几万元,自己很快就能脱贫了。同样默默惦记的还有朱士兵和队员们,10月20日晚,忙完一天的朱士兵惯例看看天气预报,一听近日有强冷空气来袭,将大幅度降温,朱士兵立即与王士兵联系,要不要在降温前把已成熟的山芋收掉,王士兵求之不得,于是朱士兵立即在队群里发布消息。
虽然是周一,大家都比较忙,很难脱身,但还是有20多名队员赶来了,朱士兵拄着双拐艰难地来到坡地里,大家一下忙活开了,镰刀、抓钩、?头……各种家伙操起来,砍的砍、扒的扒、捡的捡、整的整、装的转、扛的扛,一串串红彤彤的山芋扒出来,一堆堆红灿灿的山芋散满坡,一袋袋红润润的山芋搬下山,大伙流水作业,你来我往,好不热闹,边干边有说有,欢声笑语满坡飞扬,王士兵夫妇看在眼里乐在心头,旁边的农家好奇羡慕地瞅着这边,不知道王士兵请来了哪路神仙。
临近中午,三四亩山芋全部收掉了,收工时,队员们你一袋他两袋,按照比市场价高出近倍的价格、一块钱一斤,把2000多斤山芋义买掉了,一笔笔付款消息“滴滴”地发到了王士兵的手机上,王士兵满脸笑开了花,不住地和大家打招呼。余下的山芋放在了朱士兵的小店门前代销,一会得知消息的人们纷纷前来购买,当晚,剩下的2000多斤山芋也卖掉了。这样,几天里,大伙帮助王士兵已销售掉山芋一万多斤。余下的晚山芋,大伙还将继续帮助收、售。这个消息在淮南市红十字会志愿者群里发布后,立即出现了志愿者们“抢”山芋的情景。双休日,淮南市红十字会将组织更多的志愿者去帮王士兵收山芋、义买义卖山芋,让这小小的“红心”山芋甜透王士兵夫妇的心底,也滋润大伙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