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障碍影院
亲爱的轮友们,受伤后你去看过电影院吗?你有多久没有去看过电影了?
昨天在邹平红十字甘霖志愿服务队的帮助下,我和十几位轮友一起去银座影城观看了《我和我的祖国》。
刘彬队长组织这次活动的时候,我还担心又要辛苦志愿者们背上背下了 ,让人高兴得是银座影城全程无障碍。
银座电影院都是小厅,容纳几十个观众,而且座位很舒适,以前的电影院的座位是光滑的木板,扶手是铁的,冬天感觉冰凉冰凉的。
和我印象里的“看电影”已经不一样了,其实我应该想到,怎么会一样?那已经是27年前的电影院了,那个场景只能是存在于记忆中了。
2镇上最雄伟的建筑
我对影院的记忆还停留在小时候,镇上的影院是一个大厅,大概能容纳一两千人。
70后,80后出生的孩子们,如果你出生在农村的话,如果有人问你们乡镇上最雄伟的建筑是什么?我想大家会异口同声的回答:电影院。
对,就是电影院,别的省我不知道,在山东省80年代的时候,各个乡镇陆续都建了电影院。
我们明集镇也是这样,大概在85年的时候,镇上盖起来一座高达3层的电影院。
那时候觉得电影院真高真雄伟!里面的空间真大!
之后的一二十年电影院就是一个乡镇最热闹、最繁华、整个乡镇的衣食住行都围绕着电影院。
也是最受年轻人欢迎的地方,月上柳梢头,人约电影院,不领着未过门的媳妇看电影, 能叫谈恋爱?
妙龄的男女哪是为了电影?偷偷地拉手手,砰砰乱跳的心,血直涌到脸上,人就这么醉了。
喝醉了酒的、打架的、为了姑娘争风吃醋,一决高下也都是在电影院。
3时光的天幕
一张电影票两毛钱 ,即便是两毛钱,那时候小孩子也拿不出来。
影院的墙上贴满了电影的预告海报,孩子们瞪起眼睛盯着花花绿绿的图片,看看电影简介就算解解馋了。
所以周末我们就骑着自行车,去镇上电影院的墙上看海报就成了必修的节目。
那时候能有两毛钱买一张电影票,那个兴奋,那个舒坦,过年都比不了,再买上一毛钱的瓜子,人生简直就是到了巅峰。
记得有一次看一场电影,好像是叫《绝处逢生》,武打片孩子们的最爱。
电影七点开演,村子离镇上有两公里。吃了晚饭,天就黑了,孩子们把旧棉絮缠在树枝上,浇上柴油,点着火把……
漆黑的夜里,一长列星星点点的火把跳跃着,孩子们兴奋的喊叫声此起彼伏。
当然更多的时候是没有钱,也许一年才能有一次花两毛钱看一场电影的机会。
更多的时候怎么办?就是逃票。怎么逃票呢?除了想方设法从影院的两个大门那儿爬进去,还有一个办法影院的西边是镇上的卫生院,之间的院墙很矮。
好了,这就有办法了,可以从卫生院翻墙过去,翻过来,正好是影院的厕所。所以很多的孩子都会采取这种办法,进去蹭电影看。
蹭电影看的都是男孩子,从没有见过女孩子蹭电影。
后来,受电视以及VCD的冲击,观众越来越少,乡镇的电影院都改变不了被弃用的命运。
大概是在十年前吧,镇上最雄伟的建筑电影院拆除了,镇上的电影院 ,一个时代的印记,几代人的回忆,就这样消失在历史里,在时光的天幕上,浮现出两个字:剧终。
4岁月的渡船
《我和我的祖国》很精彩,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为了收看女排夺冠的比赛,冬冬爬到屋顶上去转天线一幕。
在有线电视未出来之前,转天线是每一个孩子都经历过的吧?
如果有好的节目,比如武打、打仗的电视剧,信号不清楚怎么办?只能爬到树上、屋顶上,转动天线的角度。
你要收看更多的台,也需要加强天线的威力。用废旧的铝电线,让天线变得更长,更大,或者绑上一个或者几个铝质的锅盖、篦子甚至几个易拉罐都可以,只要是铝制的东西绑上去,都可以增强天线的功能。
我家的天线在高高的大榆树上,父亲用旧铝线做的,电视是父亲骑着自行车去县城的百货大楼买来的。
那时候《看西游记》、《康德第一保镖》、《血溅津门》……看着看着就得上树,有时候没声有时候没影。
上树的一般都是我,爬到树上,边转动天线边吆喝“收到了吗?清楚了吗?……”
弟弟会紧盯着屏幕,扯着嗓子喊“快行了……还不大行……再转转……”
岁月的渡船,一驶而过30年,树上的少年还历历在目,飘在风中的呼应犹在耳边。
5愿望实现
我的老师非常希望我去看一场电影,让我看一场电影的想法她甚至比我都要强烈。
老师喜欢看电影,只要有时间就会陪着孩子去看电影。每一次去影院,她会仔细观察影院的无障碍情况,结果她很失望,几个影院都没有无障碍设施。
她觉得看电影是一种享受,所以非常希望我也能体验一下观影的快乐。
对于我们轮友,看一次电影真的是奢望,记得以前有个女轮友,伤后3年没有看过电影,她非常喜欢看电影,伤之前每周都会去看一次。
每当有什么好的电影要上映了,她心里都会有去观影的冲动,但是又很矛盾,影院不是无障碍,她不想让老父亲背来背去。
我27年没有去看走进影院了,昨天终于实现了愿望。
希望更多的轮友能有机会走进电影院,感受电影带来的快乐。
6有你们更温暖
感谢邹平红十字甘霖志愿服务队的每一位志愿者,感谢刘彬队长,帮助我们这些轮友实现了观影的愿望!
甘霖志愿者杨海忠兄弟负责接送我,他到我家的时候还不到六点半,我们是第一个到新玛特甘霖志愿队雷锋岗亭的。
到了新玛特,他帮我转移到轮椅上后,就拿起扫帚打扫岗亭附近的卫生。
他虽然话不多,但是以他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志愿大爱!
再次感谢邹平甘霖志愿服务队所有的志愿者们,有你们更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