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来,P2P每一年都会大规模降一次息。从18%,接着15%,最后无奈的10%。当然,过去降息,有其存在合理性。特别是行业平均收益超过12%以上的时候。不降低运营压力有点大,大部分平台基本不盈利或者亏损。
而真正健康、风险较低的放贷区间,一般放款利率要压缩到30%以内才能获得优质借款人。所以降息的同时,也是降风险的一个过程。
但行业平均收益率一旦跌破10%以下,降息就纯粹变成了平台跟投资人“零和游戏”的博弈。
为什么这样说?举个例子,如某金融这类平台风控、经营能力没问题,综合收益率15%左右是不太可能因为亏损而爆雷的。
简单点说,多出来的都是利润。一个P2P平台年化收益率低于10%,每低于一个点就是多一个点利润。每多一个点就是给投资人多一点实惠。
而现阶段,P2P平台的年化利率,主要是由两个决定的:一个是投资人对于P2P的风险和收益预期决定的,另一个是市场竞争和资金需缺程度决定的。
首先谈投资人对于P2P的风险和收益预期。13年的时候,P2P的平均收益率一度达到20%以上。当年P2P十分的危险,投资人阵亡率非常高。可就是这样环境下,没有高收益,根本没人投资。
而这些年之所以能降息,原因在于整个行业风险在下降。投资人觉得拿着10%-12%左右的年化收益率,风险依然较小。而觉得P2P风险小了的投资人越多,平台降息也就越没压力。当投资人觉得P2P已经稳稳的时候,P2P的市场竞争力就上来了。
在中国,甚至全世界,适合普通人的低门槛,较高收益的投资理财产品本身就不多。
目前中国,100万以上,风险相对较低的固收,也就银行活期定期、货币基金,P2P。先看下银行活期收益,大部分银行的活期年化利率是0.3%,惨不忍睹。而定期,牺牲流动性存5年,也就3%左右。银行存款,再怎么努力,再怎么牺牲流动性,都很难破5%。
再看货币基金。货币基金并不能算固收,但风险极低,收益相对稳定,所以一般当固收看待。那么,现在多少呢?余额宝2.26%。
当然,如果强插一个银行理财,年初因为钱荒,银行理财纷纷破5%。但依然只是5%左右徘徊。总体来讲,即便钱荒,依然收益低的令人看的荒。
最后就是P2P了。目前P2P行业的综合收益率9.68%。即便是现在很多头部已经降息到7-8%了,依然是高收益。在固收领域依然找不到更好的替代性产品。
很多时候,并不是P2P有多好,而是其他理财产品都太差。所以今年P2P依然有较大的降息空间。
特别是今年上旬备案过程中,整个P2P市场,供给被限制,需求则依然旺盛。既然大家都抢不到标,稍微降点息就没关系喽。
当然,回头讲,2019年下旬的P2P收益率还是比较乐观的。
1、在钱荒环境下,即便P2P平台掉到7%,也会比其他竞品收益高。
2、备案结束,通过备案的平台等业务量上来的时候,市场的资金需求就水涨船高,各个平台难免因为争夺资金搞点加息什么的。
最后切记一点,在降息这种难熬的岁月里,不要盲目逐利。时刻记住先保住本金再考虑收益,做一个稳稳的投资人。